A | A | A

第54章 铜指环的密码

小说: 焚书之夜   作者:废墟造梦师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焚书之夜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G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莱拉坐在贡多拉的船头,看着月光在运河上洒下的银辉,感觉怀里的《古兰经》像是有生命似的,在随着水波轻轻颤动。贡多拉船夫是个留着络腮胡的老人,戴着顶红色的帽子,撑船的动作缓慢而优雅,像是在跳一支古老的舞蹈。

“夫人,您要去圣马可广场吗?”老人的声音带着威尼斯口音,柔软得像是浸了水的面包。

莱拉摇摇头,举起手里的船铃:“我要去地图上标记的地方。”她把从《神曲》上拓下来的地图递给老人,地图上用绿色的墨水画着条蜿蜒的水道,终点处画着个小小的钟楼。

老人接过地图,眯起眼睛看了看,突然笑了:“这是条秘密水道,平时很少有人走。”他指了指远处的一座小桥,“从那里穿过去,就能到钟楼脚下。不过要小心,那里的水底下埋着很多沉船,船桨很容易被缠住。”

莱拉点点头,将船铃挂在船头。铃铛在夜风中轻轻晃动,发出清脆的响声,像是在和运河里的回声对话。她低头看了看颈间的铜指环,月光照在上面,泛着温润的光泽,指环上的花纹在月光下格外清晰——那不是普通的花纹,而是用阿拉伯数字和波斯字母组成的密码。

“这指环很漂亮。”老人回头看了一眼,“是情人送的吗?”

莱拉摸了摸指环,想起老裁缝临终前的话:“这指环是米洛什让我打的,说要用您的指纹做模子。他说这样,无论您走到哪里,他的指纹都能和您的重合。”当时她以为老裁缝在说胡话,现在才明白,指环内侧确实刻着个模糊的指纹,和她的指纹形状一模一样。

“是一个很重要的人送的。”莱拉轻声说,“他说这指环里藏着回家的路。”

老人笑了笑:“威尼斯的每个指环都藏着秘密。我祖父说,以前的情侣会把彼此的名字刻在指环内侧,然后扔进运河里,说这样就能永远在一起。”他指了指水下,“说不定您的指环也在找它的另一半呢。”

莱拉低头看向水里,月光透过清澈的水面,照亮了水底的泥沙。她隐约看到泥沙里埋着很多金属碎片,像是无数枚指环在水底沉睡。她突然想起米洛什曾说过,爱情就像沉入水底的指环,平时看不见,可只要你用心找,总能在某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发现它的光芒。

贡多拉穿过小桥时,莱拉的头不小心撞到了桥洞。她下意识地护住怀里的《古兰经》,却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从书里掉了出来。她低头一看,是张用羊皮纸做的卡片,上面用盲文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。

“这是什么?”老人好奇地问。

莱拉拿起羊皮纸,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凹凸不平的文字。盲文的触感很熟悉,米洛什失明后,曾教过她如何阅读盲文。她认出开头的几个字母是“莱拉”,是他在叫她的名字。

“是一个朋友写的信。”莱拉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他看不见,只能用手指写。”

她继续往下读,指尖在羊皮纸上移动着,那些凹凸的文字像是有生命似的,在她的指尖跳动。信里写着1942年的那个雪夜,他在第七个书架前等她的情景:“我等了三个小时,雪落在书架上,像给那些书盖上了白色的毯子。我以为你不会来了,正要走的时候,突然听到你的脚步声,像小鹿一样轻快。我想告诉你我有多高兴,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‘你迟到了’。”

莱拉的眼泪掉在羊皮纸上,泪水浸湿的地方,突然有几个字母变得清晰起来。她仔细一看,是用隐形墨水写的阿拉伯数字:“1942”。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图书馆相遇的年份,也是米洛什被逮捕的前一年。

“这纸上有字。”莱拉惊讶地说,她用指尖蘸了点口水,涂在羊皮纸上,更多的数字显现出来:“3.15,7.22,12.25”。这些都是他们重要的纪念日——3月15日是第一次相遇,7月22日是他送给她《果园》诗集的日子,12月25日是他们在钟楼偷偷约会的日子。

“是用柠檬汁写的。”老人凑过来看了看,“我小时候常玩这个游戏,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,干了就看不见,遇水或者 heat 就会显形。”他指了指羊皮纸的背面,“您看看背面,说不定还有惊喜。”

莱拉翻过羊皮纸,发现背面是空白的。她把羊皮纸贴在自己的胸口,用体温焐着它。过了一会儿,果然有字迹慢慢显出来,是用波斯语写的:“我们的图书馆,从来不在人间”。

这句话让莱拉想起米洛什曾说过的话:“真正的图书馆不在建筑里,在人的记忆里。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那些书,图书馆就永远不会消失。”当时她以为他在安慰被炸毁的图书馆,现在才明白,他说的是他们之间的回忆,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瞬间,才是永不消失的图书馆。

贡多拉慢慢靠近钟楼时,莱拉注意到岸边有个小小的石阶,石阶上刻着个新月的图案,废墟造梦师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和她信笺上的印记一模一样。她让老人把船停在石阶边,抱着书跳上了岸。

“需要我等您吗?”老人问。

莱拉摇摇头:“不用了,我自己走回去。”她把船铃解下来递给老人,“这个送给您,谢谢带路。”

老人接过船铃,笑着说:“祝您找到想找的东西。”他撑着贡多拉慢慢离开,船桨在水面上划出一圈圈涟漪,像是在书写着告别的话语。

莱拉走到钟楼脚下,发现墙壁上有个小小的凹槽,形状正好能放下她的铜指环。她把指环取下来,小心翼翼地放进凹槽里。当指环完全嵌入凹槽时,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“咔哒”声,墙壁上竟然弹出一个小小的暗格。

暗格里放着一个锡制的盒子,盒子上着锁,锁孔的形状很奇怪,像是个微型的十字架。莱拉想起米洛什做的那个铜丝十字架,连忙从口袋里拿出来,插进锁孔里。果然,锁“啪”的一声开了。

盒子里放着一叠泛黄的信,信封上都没有写地址,只用红笔写着日期。莱拉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,日期是1943年9月12日,正是米洛什被逮捕的那天。她拆开信封,里面的信纸己经很脆了,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,是用她熟悉的茜草汁写的:

“莱拉,当你看到这封信时,我可能己经不在了。但请别难过,我只是去了我们的图书馆,在那里等你。记住,第七个书架的第三层,有本《果园》,里面夹着我们的第一封信。还有,钟楼的齿轮里藏着打开地窖的钥匙,用你的指环就能打开。我爱你,无论在人间还是天堂。”

莱拉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,掉在信纸上。茜草汁遇到泪水,竟变成了深红色,像是米洛什的血在纸上流淌。她拿起另一封信,日期是1945年5月8日,二战结束的那天:

“今天他们告诉我战争结束了,可我知道,我们的战争还没结束。我在集中营里学会了用盲文写诗,每首诗里都有你的名字。等我出去,就把它们都念给你听,在萨拉热窝的玫瑰园里,在威尼斯的运河边,在所有我们想去的地方。”

莱拉一封封地读着,那些信从1943年一首写到1965年,米洛什去世的前一天。最后一封信只有一句话:“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,就像我对你的爱,永远不会落下。”

她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回盒子里,突然发现盒子底部刻着一行小字:“用铜指环触摸盲文,真相会显形”。莱拉想起那张羊皮纸,连忙拿出来,戴上铜指环轻轻抚过那些盲文。

奇迹发生了——铜指环上的铜锈在盲文的摩擦下慢慢剥落,露出内层刻着的阿拉伯数字:“1942”。而羊皮纸上的盲文在铜指环的触碰下,竟然发出了淡淡的荧光,组成了一幅微型的地图,上面标着萨拉热窝地窖图书馆的秘密入口。

“原来你一首都在给我指路。”莱拉对着空气轻声说,仿佛米洛什就站在她身边,“你知道我会来,知道我能找到这些,你什么都算好了。”

就在这时,钟楼突然传来一阵钟声,午夜十二点了。莱拉抬头看向钟楼的顶端,月光下,钟楼上的齿轮缓缓转动着,像是在诉说着时间的秘密。她想起米洛什的话:“时间不是敌人,是朋友,它会帮我们记住该记住的,忘记该忘记的。”

她把锡盒放进披肩口袋里,抱着《古兰经》和《神曲》向钟楼的大门走去。门上着锁,但锁孔的形状和她的铜指环一模一样。莱拉把指环插进锁孔,轻轻一转,锁开了。

走进钟楼的瞬间,莱拉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——苦杏仁和茜草汁的味道,是米洛什的味道。她沿着旋转楼梯慢慢向上走,楼梯的木头在脚下发出“咯吱”的响声,像是在欢迎她的到来。

走到顶楼时,莱拉看到墙角放着一架旧曼陀林,琴弦己经断了,但琴身上刻着的字依然清晰:“献给莱拉,我的月亮”。她拿起曼陀林,轻轻拨动了一下断弦,竟听到一阵微弱的回声,像是米洛什在远处弹着同样的调子。

曼陀林的琴盒里放着一张乐谱,是《雅歌》的旋律,但在第七个音符的位置,多了一个降B音。莱拉突然想起以斯拉的话,这个降B音代表着她当年藏在裙下的波斯语诗集。她拿出那本《果园》,发现扉页上的玫瑰图案在月光下闪闪发亮,像是活了过来。

莱拉翻开《果园》,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小的地图,上面标着第七个书架的位置,旁边写着一行字:“当铜指环碰到盲文,图书馆就会打开”。她知道,是时候回去了,回到萨拉热窝,回到那个藏着他们所有秘密的地窖图书馆。

她把《果园》放进怀里,抱着曼陀林走到钟楼的窗边。月光下的威尼斯像一幅流动的油画,运河的水泛着银辉,远处的教堂钟声在夜空中回荡。莱拉知道,米洛什就在这月光里,在这钟声里,在这运河的每一滴水里,等着她去赴那个迟到了二十三年的约会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G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焚书之夜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G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