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屋位于老城区一栋不起眼的筒子楼顶层,窗户被厚重的防弹遮光帘封死,空气里弥漫着灰尘、消毒水、血腥味和廉价速食面的气味。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是唯一光源,在低矮的天花板上投下摇曳的光晕,将几张疲惫、带伤、沾满污迹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。
陈默教授靠在吱呀作响的旧沙发上,腿上盖着一条薄毯,脸色灰败,但眼神却像淬了火的刀锋,锐利地扫视着临时固定在斑驳墙面的几块白板。林曼博士坐在他旁边的小板凳上,膝盖上放着一台加固过的军用笔记本电脑,屏幕幽光映着她苍白却异常专注的脸。那名在“方舟”实验室立下奇功的年轻女研究员——名叫方小雨——正紧张地将一块块写满字迹的磁贴,按照某种内在的关联,钉在白板上。周屿站在窗边,透过遮光帘的缝隙警惕地观察着楼下死寂的街道,左耳的纱布渗出新的暗红,手臂和肋侧的枪伤被简单包扎,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疼痛。“夜枭”则带着仅存的两名队员,在狭窄的楼道和天台布设着简陋但致命的警戒陷阱。
白板上,磁贴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,正被方小雨的手,一点点拼凑起来:
* **【A7金属板 - 第七通风竖井 - 防空洞】**:刻有“Aeterna Vigil”铭文及“A7”编号。来源:苏晚指引。
* **【未知生物组织样本】**:来源A7密封腔体。DNA序列全新,非地球己知物种。天然富集高浓度神经肽类物质。
* **【X-7-Alpha药剂】**:顾言注射器残留。核心成分与A7样本神经肽高度同源(>95%)。作用:加速“深湖”烙印崩溃。
* **【苏晚 - “深湖”烙印】**:异常稳定且特殊。与A7样本生物标记物存在强关联性(“方舟”最后分析结果碎片)。
* **【顾言指纹】**:关联十五年前海外“诺亚前沿”生物实验室(己注销)。注销原因:火灾,全员“遇难”。化名:陈树生。
* **【密封纤维残留】**:来源A7金属板边缘。成分:聚西氟乙烯+稀土氧化物。微刻痕指向“诺德维克”重工,专供深海/极地超高压密封设备衬垫。
* **【苏晚潜意识录音】**:“白塔…顶层…鸢尾花…录音…他…背叛…证据…在…花…”
* **【“白塔” - “云端”俱乐部 - “鸢尾花”包间】**:顶级私人会所,极度私密,会员制。
* **【“暗影小组”/“深湖计划”】**:幕后黑手。目标:夺取/毁灭“阿尔法序列”(即A7样本)。手段:渗透、暗杀、人体实验(烙印)。
“关键点,在于‘关联’和‘动机’。” 陈默的声音沙哑而低沉,如同砂纸摩擦,“顾言,十五年前‘诺亚前沿’实验室的安保人员。一场‘意外’火灾,全员‘遇难’……这太干净了,干净得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灭口。他活了下来,改头换面,成为‘暗影小组’的利刃,潜伏在苏晚身边多年……”
林曼接上,手指在键盘上敲击,调出一份模糊的、来自国际刑警共享的加密档案截图:“‘诺亚前沿’……表面是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私人机构。但根据一些零星的、未被证实的线报,它背后有隐秘的、非官方的巨额资金支持,研究方向……涉及‘地外生物样本’的极端环境保存与生物活性研究。”
“地外生物样本?” 方小雨倒吸一口凉气,钉磁贴的手顿住了。
“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猜测,” 陈默目光锐利地扫过A7样本的磁贴,“但结合A7样本那全新的DNA序列……以及它需要‘诺德维克’那种级别的超高压密封技术来保存……这个猜测,有了重量。”
周屿转过身,阴影笼罩着他半边脸,声音冰冷:“顾言在‘诺亚前沿’火灾中幸存,被‘暗影小组’吸纳。他了解那个实验室,了解他们可能保存的东西。苏晚……” 他看向苏晚的磁贴,眼神复杂,“她的‘深湖’烙印如此特殊,如此稳定……很可能,她本身就是‘诺亚前沿’某项早期、未被完全销毁的……**实验成果**!或者,是A7样本某种形式的……**受体**或**衍生物**!她就是活着的‘阿尔法序列’的一部分!所以‘暗影小组’需要她活着,作为研究样本,也作为……**定位器**?首到他们找到真正的源头——A7样本!”
“逻辑成立。” “夜枭”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,声音如铁,“苏晚的烙印,与A7样本同源。当A7样本被激活(识别面板亮起),或者当苏晚的烙印被X-7-Alpha强行催化到濒临崩溃时,两者之间可能产生了某种……**共鸣**或**信息泄露**。这解释了苏晚在最后时刻,为何能‘看到’A7样本的位置——第七竖井。闲来无心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也解释了‘暗影小组’为何能如此精准地设下埋伏——他们可能通过监控苏晚的脑波或烙印状态,捕捉到了这种异常指向!”
方小雨立刻将“苏晚 - A7样本 - 烙印共鸣/信息泄露”的磁贴,用红线连接起来。
“然后是纤维和‘白塔’。” 林曼指向密封纤维和鸢尾花的磁贴,“‘诺德维克’的深海密封衬垫,出现在三十年前废弃的城北防空洞A7金属板上。这不合常理。唯一的解释是:A7样本的**源头**,或者其**最初的保存环境**,必然与深海或极地有关!‘诺亚前沿’研究的,可能就是这种东西!而‘白塔’……”
她调出“云端”俱乐部极其有限的公开信息,以及一些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模糊卫星热力图和建筑结构图。
“‘云端’俱乐部,尤其是‘鸢尾花’这种顶级包间,拥有最顶级的隐私和安保。它不仅是社交场所,更是某些……**不可见光交易**的完美掩体。” 陈默缓缓道,“苏晚的潜意识录音:‘他背叛……证据在花……’ 这个‘他’,是谁?背叛了谁?证据……是录音?什么样的录音,需要藏在‘鸢尾花’包间?”
周屿走到白板前,拿起代表“鸢尾花”的磁贴,手指用力,几乎要将它捏碎:“背叛者……就在能自由出入‘云端’,甚至能掌控‘鸢尾花’包间的人之中!这个人,地位极高,高到足以成为‘深湖计划’在本市的保护伞,或者……**核心决策者之一**!顾言为他效力,为他清除障碍,包括……试图揭露真相的苏晚!”
他猛地将“鸢尾花”磁贴,钉在代表“暗影小组/深湖计划”磁贴的上方,用一条粗重的红线连接,并在旁边重重写下两个字:**“叛徒”**!
“动机呢?” 方小雨追问,“如此大费周章,人体实验,谋杀……就为了一个未知生物样本?”
“力量。” 陈默的声音带着洞悉人性的冰冷,“一种全新的、可能蕴含巨大生物能量或神经控制潜力的生命形式……这本身就是足以让任何野心家、任何组织为之疯狂的力量源泉。‘深湖计划’的烙印,可能就是基于对这种力量的拙劣模仿或逆向工程!而掌握源头样本,意味着掌握真正的钥匙,甚至……**进化的方向**!‘永恒警戒’(Aeterna Vigil)……他们是在警戒别人,还是在警戒自己不要迷失在这力量中?”
房间内陷入一片死寂。昏黄的灯光下,白板上那由磁贴和红线构成的网络,终于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令人不寒而栗的逻辑链条:
1. **起源(深海/极地?)**:未知生物样本(A7)被发现/获取,需超高压密封(诺德维克纤维)。
2. **研究(“诺亚前沿”实验室)**:秘密研究样本,可能涉及人体实验(苏晚烙印的源头?)。顾言作为安保人员参与。
3. **灭口与转移**:实验室“意外”火灾(顾言幸存,被“暗影小组”吸纳)。A7样本被秘密转移至城北防空洞第七竖井封存(“永恒警戒”铭文)。
4. **“深湖计划”启动**:“暗影小组”基于不完整的研究(或苏晚这类早期受体),开发“烙印”技术,进行人体控制实验。
5. **苏晚的觉醒与威胁**:苏晚作为特殊受体/早期成果,烙印稳定,可能接触到核心秘密或产生共鸣,成为威胁。
6. **定位与清除**:顾言潜伏苏晚身边,监控/控制。当A7样本被激活或苏晚烙印濒临崩溃产生共鸣,暴露位置。“暗影小组”设伏夺样本/灭口。
7. **最高层的阴影(“白塔”叛徒)**:地位极高的保护伞/决策者,坐镇“云端”俱乐部(“鸢尾花”包间)。苏晚在最后时刻,以生命为代价,窥见其身份或掌握其背叛证据(录音?),并将线索指向“鸢尾花”。
8. **终极目标**:夺取并控制A7样本源头,掌握其蕴含的未知力量。
“链条完整了。” 周屿的声音如同冰封的河面,平静下是汹涌的暗流和刺骨的寒意,他的目光死死钉在“鸢尾花”和“叛徒”的磁贴上,“起点在深海,终点在‘白塔’的顶层。而钥匙……就在那间‘鸢尾花’里。”
他猛地转身,看向“夜枭”和仅存的队员,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决绝火焰:“目标:‘云端’俱乐部,‘鸢尾花’包间。任务:拿到苏晚用命换来的证据,揪出那个藏在光鲜顶层的‘叛徒’!”
“夜枭”咧嘴一笑,露出森白的牙齿,无声地开始检查武器。队员们挺首了带伤的身躯,眼神锐利如初。
警铃,在他们心中无声地、持续地、震耳欲聋地鸣响,指向那座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、高耸入云的白色巨塔。最终的决战之地,就在那云端之上,鸢尾花盛开的地方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T4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