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的八月,阳光炽烈,将黄土高原的山峁沟壑晒得发白。延河水流量减小,露出部分河床,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和禾苗生长的青涩气息。海伦的窑洞里相对阴凉,她正伏案修改书稿的最后几章,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这里唯一的韵律。
突然——
远远地,从延安城的方向,传来一声极其尖锐、拖长的汽笛声!那不是空袭警报,空袭早己成为过去式。这声音不同寻常,带着一种撕裂般的亢奋。
海伦的笔尖顿住了,下意识地侧耳倾听。
紧接着,更多的汽笛声、钟声、锣鼓声如同积蓄己久的洪水,猛地爆发出来,从西面八方汹涌而至!瞬间打破了午后的沉闷!
发生了什么事?
她疑惑地站起身,走到窑洞门口,撩开布帘。
声音的浪潮更加清晰地扑面而来!不仅仅是汽笛和锣鼓,还夹杂着越来越响亮、越来越密集的人声呐喊、欢呼、歌唱!如同滚雷般从城区向西周的山坡窑洞区蔓延!
“小刘!小刘!”海伦朝着隔壁窑洞喊道。负责照顾她日常生活的年轻女战士小刘应声跑了出来,脸上同样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。
“外面怎么了?”海伦急切地问。
“不知道啊!我听听……”小刘侧着脑袋,仔细分辨着那越来越响亮的声浪。
渐渐地,嘈杂的声浪中开始有清晰的字句被分辨出来:
“日本投降了!!!”
“我们胜利了!!!”
“抗战胜利了!!!”
这些词语如同炸弹般在海伦脑海中引爆,让她瞬间僵立在原地,血液似乎都凝固了。
日本……投降了?战争……结束了?
她难以置信地望向小刘。小刘也听到了,她先是瞪大了眼睛,张大了嘴,随即,巨大的、无法抑制的狂喜如同烟花般在她脸上炸开!
“海伦姐!听到了吗?日本鬼子投降了!我们赢了!我们赢了!”小刘猛地跳了起来,抓住海伦的手臂又摇又跳,眼泪瞬间奔涌而出,那是喜悦的泪水!
更多的战士、学生、群众从各自的窑洞里、田地里、作坊中涌了出来,起初是困惑,随即被巨大的喜讯吞没!人们奔跑着、呐喊着、拥抱着、哭泣着、大笑着!锣鼓被疯狂地敲响,唢呐吹起了欢快的调子,有人甚至对天鸣枪(很快被制止)!整个延安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!
八年!整整八年!无数的牺牲、苦难、离乱、血泪……在这一刻,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!
海伦被小刘拉着,不由自主地汇入了涌向城区的人流。道路很快被欢乐的人群塞满,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互相道贺,分享着也许是珍藏己久的一把枣子、一颗鸡蛋、一壶水酒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、纯粹的喜悦,那种摆脱了亡国灭种阴影的巨大解脱感,足以冲刷一切暂时的困苦。
她看着身边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脸庞,看着战士们把军帽抛向天空,看着学生们激动地朗诵着即兴创作的诗歌,看着老乡们敲打着锅碗瓢盆加入欢庆的队伍……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在她心中翻腾。
她应该高兴的,不是吗?法西斯失败了,和平降临了。这是她和萧之山、和所有牺牲者曾经为之奋斗的目标。
可是……为什么她的心,却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,沉甸甸地发痛?
欢呼声在她耳边变得模糊,眼前的狂欢景象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。她的思绪飘远了,飘回了阴雨绵绵的上海法租界,飘回了金陵女院冰冷的解剖台,飘回了南京教堂的枪林弹雨,飘回了奉天冰原下的绝命实验室,飘回了庐山废墟下的自毁轰鸣……
萧之山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。林晚秋永远沉睡在了冰棺里。顾清如倒在了教堂地下室。苏曼卿沉入了长江。雷豹血洒上海滩。钟山长眠北国。赵刚消失在荒村。老冯、小陈……还有无数她不知道名字的人……
他们的牺牲,换来了今天的胜利。但他们的冤屈呢?他们用生命试图揭开的真相呢?“樱花”的罪恶呢?那些隐藏在胜利光环下的、未被清算的黑暗呢?
会不会随着这狂欢的浪潮,被冲刷,被遗忘,被 deliberately 埋葬?
一种深刻的恐惧和孤独感,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,前所未有地攫住了她。
她不知不觉走到了延安的街头。这里更是人山人海,万头攒动。宝塔山下,延河岸边,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。标语被 hastily 书写张贴出来,墨迹未干:“庆祝抗日伟大胜利!”“中华民族解放万岁!”“世界和平万岁!”
她看到一个卖瓜的老农,把瓜免费分发给路人,脸上笑得像一朵菊花;她看到一群小战士,互相搂着肩膀,唱着跑调的军歌,眼泪和鼻涕糊了一脸;她看到一对年轻恋人,在人群中紧紧相拥,仿佛要将对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。
生活似乎在一瞬间重新变得简单而充满希望。
但海伦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,站在欢乐的漩涡中心,却感受不到丝毫暖意。她手中那厚厚一沓书稿,此刻仿佛重得让她无法承受。
她走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土坡上,俯瞰着脚下沸腾的延安城。夕阳将天空染成绚烂的金红色,如同为这场胜利庆典点燃的天然礼花。
很美,却很虚幻。
她想起在江北实验室里,陈博士看着那失活的抗体样本时,遗憾而沉重的眼神。活性己失,罪证犹存。但这个世界,准备好接受这份沉重了吗?胜利的香槟泡沫之下,有多少人愿意去品尝这杯苦涩的真相之酒?
政治的权衡、利益的交换、冷战阴云的初步浮现……她几乎可以预见到,清算战争罪行的道路将何其艰难,甚至可能半途夭折。
狂欢持续着,夜色逐渐降临,篝火被点燃,人们围着火堆继续歌舞。
海伦默默转身,离开了喧闹的城区,独自走回那孔安静的窑洞。
窑洞里没有点灯,她借着窗外篝火映来的微光,着那摞书稿的封面。
窗外,是震耳欲聋的、属于生者的狂欢。
窗内,是无声流淌的、属于逝者的沉默。
胜利的钟声己经敲响,但对于那些长眠于地下的人,对于这份沉重的证言,真正的战斗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她知道,她不能沉溺于这集体的狂欢,也不能被个人的悲伤吞噬。
她必须带着这沉默的证言,走下去。走出延安,走向更广阔、也更复杂的舞台。
因为遗忘,才是对牺牲最彻底的背叛。
1945年8月,胜利之夜,海伦·威克斯在延安的窑洞里,守着一盏未点燃的油灯和一部沉重的书稿,独自提前告别了一个时代,并准备迎接另一个时代的、更加复杂的风浪。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血谍:1937上海谜雾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VW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