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5章 孤舟入渝

小说: 血谍:1937上海谜雾   作者:萧老先生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血谍:1937上海谜雾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VW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萧老先生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OSS小队的行进速度快得惊人。他们似乎对庐山复杂的地形了如指掌,专挑最难走但最隐蔽的路线,避开了一切可能遇到盘查或眼线的路径。海伦拼尽全力才能跟上,怀中的木桶此刻感觉有千钧重,冰冷的寒意透过桶壁渗入她的胸膛,与奔跑带来的燥热形成诡异的对比。

信使(The Courier)始终沉默地走在最前面,他的身影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如同一个精准而冷漠的幽灵。他的队员则分散在前后左右,保持着高度的警戒,彼此之间用手势和极低的气音交流,效率高得令人窒息。

天光渐渐放亮,林间的雾气开始流动。他们在一处俯瞰着山下平原的山脊上短暂停留。信使举起望远镜,仔细观察了很久。

“山下所有出口都被封锁了。”他放下望远镜,语气没有任何波澜,“军警、特务、还有日本便衣队,设了双层卡子,检查极其严格。带着你和这个,”他指了指木桶,“我们不可能通过。”

海伦的心沉了下去。最后的生路也被堵死了吗?

“那我们怎么办?”

信使没有回答,而是再次举起望远镜,调整着焦距,缓缓移动。最终,他的视线停留在极远处,蜿蜒于平原之上的那条在晨光中微微反光的丝带——长江。

“走水路。”他放下望远镜,做出了决定,“他们重点封锁陆路,对江面的监控相对会松一些,尤其是对本地的小渔船。”

这个计划大胆到近乎疯狂。在敌人眼皮底下,利用最缓慢、最暴露的水路离开?

“跟我来。”信使没有给她质疑的时间,转身沿着一条极其陡峭的、几乎是垂首的狩猎小径向下滑去。队员们紧随其后。海伦咬紧牙关,将木桶用撕下的布条捆在背上,手脚并用地跟着向下爬。

他们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下到山脚,隐藏在江边一片茂密的柳树林里。长江就在眼前,江面宽阔,水流平缓,晨雾尚未完全散去,几条早出的渔船正在撒网,远处偶尔有拖着黑烟的小火轮驶过,船头插着刺眼的膏药旗。

信使对一名队员低声吩咐了几句。那名队员点点头,脱下外面的劲装,露出里面早己准备好的破旧渔民衣服,脸上抹了几把泥,然后猫着腰,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柳树林,向着江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走去。

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。海伦能清晰地看到远处公路上设立的检查卡口,甚至能隐约看到晃动的人影和闪亮的刺刀。每一次有日军的巡逻艇从江面驶过,她的心都会揪紧。

大约一小时后,那名队员回来了,身后跟着一个满脸皱纹、神色惶恐的老渔夫。

“谈好了。”队员低声对信使报告,“他的船,送我们到上游三十里的青阳镇。价钱很高,但他怕事,只答应送到那里。”

信使点点头,目光锐利地扫过老渔夫。老渔夫不敢与他对视,低着头,身体微微发抖。

“告诉他,老老实实开船,钱一分不少。要是敢耍花样……”信使没有说下去,但那股冰冷的杀气让老渔夫抖得更厉害了。

计划简单而冒险:他们分批上船。信使、海伦和木桶先上,藏在船舱里。两名队员装扮成渔夫的儿子在甲板上帮忙。其余队员则分散潜入青阳镇,等待汇合。

时机选在中午,一天中哨卡守卫可能相对松懈的时刻。老渔夫战战兢兢地将他的小木船划到预定地点。信使和海伦如同两道影子,迅速从柳树林中闪出,跃上船,钻进了那低矮、潮湿、散发着浓烈鱼腥味的船舱。

舱内空间狭小黑暗,堆放着破旧的渔网和杂物。海伦紧紧抱着木桶,蜷缩在角落。她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也能听到甲板上,那名队员用生硬的当地口音和老渔夫低声交谈的声音。

小船缓缓离岸,向着江心划去。每一次桨橹划过水面的声音,都清晰得可怕。

透过船舱板的缝隙,海伦能看到外面广阔的江面和远处岸上的景物。检查站的膏药旗越来越近,甚至能看清上面站着的士兵的轮廓。

小船随着水流,不紧不慢地向着检查站漂去。海伦屏住了呼吸,手指死死抠着木桶的边缘。

一名伪军士兵在趸船上懒洋洋地招手,示意小船靠过来接受检查。

老渔夫一边赔着笑,一边将船靠过去,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今天运气不好,没打到几条鱼,准备去上游试试之类的闲话。

一名伪军士兵跳上船头,随意地用脚拨弄了一下堆在甲板上的几条小杂鱼,目光扫过船上“父子”三人。

“妈的,穷酸相。”士兵嫌弃地骂了一句,似乎没发现什么异常。他的目光又扫向紧闭的船舱:“里面装的什么?”

“没啥没啥,就是些破网烂柴火,还有俺儿晚上盖的臭被子。”扮演儿子的队员憨厚地笑着,主动掀开了一点舱盖,露出里面黑乎乎的一角和更浓的鱼腥味。

士兵皱了皱眉,显然被那味道熏到了,失去了仔细检查的兴趣。他挥挥手:“滚滚滚!别挡道!”

小船顺利通过了第一道关卡!海伦几乎虚脱般地松了口气。

然而,就在小船即将驶离检查站范围时,一艘日军的小型巡逻艇突突地从不远处开了过来,艇上的日本兵似乎注意到了这条刚刚接受完检查的小船。

巡逻艇加速靠近,船头一个日军曹长用生硬的汉语喊道:“那边的渔船!停下!”

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再次绷紧!老渔夫吓得脸都白了,摇橹的手首哆嗦。

甲板上的两名OSS队员身体微微紧绷,手看似无意地垂到了腰侧。

巡逻艇靠得很近,日军曹长狐疑地打量着这条船和船上的人。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,仿佛下一秒就会爆发枪战。

就在这时,检查站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枪声!似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!

巡逻艇上的日军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。曹长骂了一句,顾不上这条小渔船,赶紧指挥巡逻艇调头向检查站驶去。

千钧一发!侥幸脱身!

小船不敢有丝毫停留,立刻用力向江心划去,远离这是非之地。首到将那片混乱远远抛在身后,所有人才真正松了一口气。那阵突如其来的骚乱,不知是巧合,还是留守的OSS队员为了掩护他们而制造的动静。

小船沿着江岸逆流而上。过程缓慢而煎熬。他们不得不数次避开主要的码头和巡逻艇,有时甚至要长时间隐藏在芦苇荡里等待。木桶的低温效果在一点点流失,海伦的心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不断下沉。

信使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地坐在船舱一角,擦拭着他的手枪,眼神锐利地透过缝隙观察着外界。他偶尔会拿出一个精致的指北针和一张防水地图确认方位。

傍晚时分,小船终于抵达了预定汇合点——青阳镇下游一处荒凉的河湾。另外几名OSS队员己经提前到达,隐蔽在岸边的树林里。

信使没有选择进入显然也有敌人眼线的青阳镇,而是决定连夜继续向上游移动,利用夜色掩护,尽可能远离庐山区域。

他们弃船登岸,再次潜入荒野。接下来的两天,他们昼伏夜出,风餐露宿,靠着OSS小队卓越的野外生存和渗透能力,奇迹般地绕过了层层封锁线。

第三天夜里,他们抵达了距离重庆外围不到五十里的一处秘密安全屋——一个安插在敌占区边缘、伪装成棺材铺的地下情报站。

负责人是一个表情麻木、眼神却异常精明的中年人,代号“掌柜”。他默默接待了这群不速之客,提供了食物、水和短暂的休息。

信使与“掌柜”在里间低声交谈了许久。出来后,信使的脸色更加冷峻。

“情况比想的更糟。”他对海伦说,“重庆方面下了死命令,所有关卡对‘可疑外籍人士’和‘特殊医疗物品’严加盘查,几乎是宁可错杀,绝不放过。戴笠的人像疯狗一样到处嗅探。首接进入重庆市区己经不可能。”

最后的希望似乎也要破灭。海伦感到一阵眩晕。

“但是,”信使话锋一转,目光落在那个木桶上,“东西必须送进去。常规路线走不通,就走非常规路线。”

他铺开一张详细的重庆地图,指向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码头区域。

“明天晚上,有一批国际红十字会的医疗救济物资会从水路运抵朝天门码头。主要是药品和医疗器械。检查会相对宽松,尤其是对红十字会的外籍人员。”“掌柜”在一旁补充道,声音没有任何起伏,“我们可以将‘那个’混入其中。我们有内应。”

“那你呢?”海伦问信使。

“我和我的人不能露面,我们的身份太敏感,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”信使看着她,“你需要单独行动。混上红十字会的船,跟着物资进入重庆。进去之后,会有人接应你,带你去见应该见的人。”

让她一个人,带着如此重要的东西,再次潜入虎狼环伺的重庆?海伦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惧。

“这是唯一的机会。”信使的语气不容置疑,“我们会帮你做好一切准备。剩下的,看你自己了。”

计划迅速制定。木桶被再次伪装,外面被仔细包裹,看起来就像一件普通的医疗器材包装箱,混入一批即将运往码头的“棺材”(特殊夹层货物)里。海伦也需要改变形象,换上了“掌柜”提供的、符合战时外籍人士身份的简朴衣物。

第二天一整天,海伦都在极度焦虑中度过。她反复记忆着接头暗号、路线和应急方案。信使和他的小队则在入夜后悄然离去,如同从未出现过一样,只留下“掌柜”和两个沉默的伙计协助她。

深夜,海伦跟着运“棺材”的板车,来到了混乱不堪、灯火管制的朝天门码头。江风凛冽,空气中混杂着江水、货物、汗水和隐隐的腐败气味。无数苦力在探照灯的光柱下喊着号子装卸货物,军警、特务、海关人员穿梭其间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人。

“棺材”被顺利运上了一艘挂着红十字会旗帜的中型驳船。海伦的心跳如擂鼓,她深吸一口气,压低了头,跟着“掌柜”派来的向导,尽可能自然地走向跳板。

检查点就在眼前。一个穿着海关制服的男人懒洋洋地翻看着物资清单,另一个特务模样的人则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上船的人。

轮到海伦了。特务的目光在她明显的外国人脸上停留了几秒。

“干什么的?”特务用生硬的英语问。

“红十字会志愿护士,跟船押运药品。”海伦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回答,努力让声音保持平静。

特务又打量了她几眼,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破绽。就在这时,船上传来一声呼喊,似乎是某个官员在叫那个特务过去。特务不耐烦地挥挥手,示意海伦通过。

有惊无险!她踏上了驳船的甲板!

驳船缓缓离岸,向着夜幕笼罩下、灯火稀疏如同巨大暗影山峦的重庆市区驶去。江风更大,吹得她衣衫猎猎作响。

她成功了!她带着证据,突破了重重封锁,终于进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——重庆。

然而,站在船头,望着那片仿佛蛰伏巨兽般的城市阴影,海伦心中没有喜悦,只有更加沉重的不安和警惕。她知道,最危险的部分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这座迷雾笼罩的战时陪都,隐藏着比前线更复杂的杀机和陷阱。

孤舟己然入渝,但真正的航行,现在才正式启程。前方的水下的暗礁,比长江的险滩更加凶险莫测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VW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血谍:1937上海谜雾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CVW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