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小学落成并顺利开学后,书声琅琅取代了往日工地的喧嚣,成为了刘坡底最动听的声音。王秀兰深知办学并非易事,管理、师资、课程设置,远非她一个在校大学生所能长期兼顾。就在她思考如何确保学校长远良性运行时,市政府的通知下来了。
李市长(己升任)亲自做了批示:刘坡底希望小学作为由农民自发集资兴建、带动乡村教育的典范,其成功经验值得推广。为确保教学质量和稳定发展,学校正式纳入县教育局首属管理,师资由教育局统一调配骨干和优秀师范毕业生,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同时接受王秀兰这边养鸡场每年持续的专项资金支持。
这意味着,王秀兰肩头最重的一副担子被稳妥地接了过去。她不需要再事无巨细地操心学校的日常运营,而是转变为了一个持续的资金提供者和监督者。这无疑是最好的安排,让她能更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养鸡场的宏观发展。
玉精灵(在她脑子里表示赞同): “这样好这样好!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!咱们就安心当校董(虽然是自封的),出出钱,偶尔回来看看娃娃们成绩咋样就行啦!省心!”
就在王秀兰为学校的未来感到安心时,她收到了郝建国从部队寄来的厚厚一封信。
迫不及待地拆开,信中的内容却让她微微一怔。
郝建国的字迹比以往更加刚劲有力,透着一种经过部队锤炼后的沉稳。他先照例问候了秀兰和家里情况,为她成功举办演讲、学校纳入正轨感到高兴和骄傲。但信的重点在后半部分:
“秀兰,有件事,俺思前想后,还是决定跟你商量。部队上次大比武,俺拿了侦察兵科目的名次,连长和指导员都找俺谈了话,说俺是块当兵的好料子,问俺愿不愿意转志愿兵,长期留队干。”
“俺想了很久。部队这地方,虽然苦,虽然累,但真能锻炼人,也能学本事。俺在这里,好像找到了除了种地、养鸡之外的另一种活法,另一种价值。俺……俺想留下来试试。” “俺知道,这样一来,考大学的事就得往后放,也不能常回去看你,帮衬家里。俺心里……觉得对不住你。你一个人又要上学,又要操心家里那一大摊子,太不容易。” “但俺跟你保证,俺在部队一定好好干,干出个人样来!绝不给你丢脸!等俺休假,俺就回去看你!你看成不?”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重回七零,我三次金手指逆天改命信的最后,笔迹似乎更加用力:“秀兰,等俺。照顾好自己。”
王秀兰握着信纸,久久没有说话。她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郝建国的挣扎、他的志向,以及他对自己的愧疚和那份沉甸甸的承诺。
她没有丝毫的埋怨或失望,反而嘴角慢慢扬起一个欣慰又骄傲的弧度。她的建国哥,不再是那个只围着她和养鸡场转的农村青年了。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跑道,有了自己的追求和抱负!这难道不是她一首希望看到的吗?希望他成长,希望他变得更强,希望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至于等待和距离……王秀兰从未担心过。他们的感情,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磨难、携手从贫瘠土地上挣扎出来的深厚情谊,是彼此成就、互相支撑的坚定选择。岂是区区距离和时间能够冲淡的?
她立刻铺开信纸,开始回信。笔下没有丝毫犹豫,只有全然的信任和支持:
“建国哥:信己收到。为你感到高兴!部队能留你,说明你优秀,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!这是大好事,无需有任何愧疚。大胆地去闯,去实现你的抱负!家里一切有我,养鸡场有泽明哥和刀疤哥,学校有政府管着,无需挂念。我在大学一切安好,知识学得扎实,眼界也更开阔。我们都在各自的路上努力变得更好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安心留队,勿以家为念。盼你捷报,等你归来。秀兰。”
玉精灵(在她脑子里老怀甚慰地感叹): “哎呀呀,建国哥终于支棱起来啦!要当职业军人了!帅!本宝宝支持!小兰兰也好大气!这才是革命情侣该有的样子!各自奋斗,顶峰相见!嘿嘿,以后是不是得叫郝建国同志了?”
信件寄出,王秀兰感觉心中更加踏实和开阔。她和郝建国,就像两颗并肩成长的树,根须紧紧缠绕在故乡的土壤里,枝叶却各自伸向不同的天空,汲取着阳光雨露,变得愈发茁壮。
她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挑战也不会少。但她有知识,有玉精灵,有家乡坚实的产业,有政府的支持,更有远在军营、心却始终在一起的恋人。她无所畏惧。
大学生活依旧充实,王秀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和对未来市场的研判中。她隐约感觉到,时代正在加速变化,更大的机遇和风浪,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。而她,必须做好准备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D8X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