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末的午后,阳光把青石板路晒得发烫,蝉鸣声从老槐树的枝叶间滚下来,黏在行人汗湿的额头上。
刘婆的凉茶摊支在巷口第三棵槐树下,蓝白条纹的遮阳棚被晒得有些褪色,棚下的玻璃罐里,深褐色的凉茶泛着沉静的光泽,却迟迟等不来开盖的人。
“刘婆,今儿的火麻仁又炒过了吧?”隔壁修鞋摊的老李头探过身,鼻尖萦绕着一股清苦的药香,“隔着三条街都能闻见你这‘苦口良药’的味儿。”
刘婆用粗布巾擦了擦额角的汗,竹扇有气无力地扇着风:“老规矩配的,生地、麦冬、金银花,少一味都祛不了这伏天的火气。”她望着空荡荡的摊位前,偶尔有路人探头张望,闻了闻味道又匆匆走开,嘴角的皱纹拧成了疙瘩。
这凉茶摊是老伴儿在世时传下来的手艺,讲究个“真材实料”,可如今的年轻人哪里受得了这份苦,开张半个月,罐子里的凉茶就没见下去过三分之一。
正犯愁时,两个穿着校服的身影背着书包跑了过来,停在摊前首喘气。扎马尾的姑娘叫张妍,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,贴在光洁的额头上;旁边高个子男孩是张岩,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陈皮糖。
“刘婆,来两碗凉茶!”张妍脆生生地喊道,眼睛亮闪闪地盯着玻璃罐。
刘婆愣了愣,这可是头回有孩子主动要买凉茶。她麻利地舀了两碗,褐色的药液在粗瓷碗里轻轻晃动,泛起细密的泡沫。
张妍端起碗刚抿了一口,眉头“唰”地皱成了小山,苦味儿从舌尖首窜到天灵盖,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“我的妈呀,这比中药还苦!”张妍吐了吐舌头,把碗推远了些。
张岩好奇地尝了一口,脸瞬间皱成了包子,赶紧从兜里掏出陈皮糖塞进嘴里,含混不清地说:“刘婆,您这凉茶是用黄连泡的吧?”
刘婆叹了口气,扇着扇子说:“良药苦口嘛,喝下去败火。你们要是嫌苦,这钱我不收了。”
“那不行!”张妍摆摆手,眼珠转了转,忽然瞥见书包侧袋里装的蜂蜜小罐子——那是她用于泡水喝的,能润喉清嗓。她眼睛一亮,拧开罐子舀了半勺蜂蜜,小心翼翼地倒进凉茶里,用勺子搅了搅:“刘婆,您看这样行不行?加点甜的中和一下苦味。”
琥珀色的蜂蜜在褐色的药液里慢慢化开,搅出一圈圈浅金色的涟漪。张妍端起碗又尝了一口,这次眉头渐渐舒展开来:“哎,不那么苦了!甜甜的,还有股药香!”
张岩也凑过来尝了尝,咂咂嘴说:“确实好多了,就是……还是有点涩。”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陈皮糖,忽然一拍脑门,从书包里翻出个小塑料袋,里面装着几片晒干的陈皮——那是他平时泡水喝解腻的。他捏了一小片放进碗里,用勺子压出汁水:“加点这个试试,陈皮能回甘。”
橘红色的陈皮在药液里浸泡片刻,果然散发出淡淡的果香。张岩又暗暗在凉茶中,输入了一些修仙灵气,让茶水变得活化起来。
张岩端起碗喝了一大口,先是尝到蜂蜜的甜,接着是草药的清苦,最后喉咙里竟泛起一丝悠长的甘甜。他眼睛一亮:“妍,你快尝尝!苦转回甘了!”
张妍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,果然如张岩所说,甜、苦、甘三味在舌尖依次绽放,苦中带甜,甜后回甘,原本尖锐的苦涩变得温润柔和起来。
她惊喜地说:“刘婆,这样好喝多了!又能败火,又不难喝!”
刘婆看着两个孩子的举动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来。她试着按照张妍的方法加了点蜂蜜,又放了片陈皮,自己尝了一口,多年来熟悉的苦涩里竟多了几分层次,尾调的甘甜让整个口腔都清爽起来。
“这……这法子能行吗?”刘婆有些犹豫,老手艺讲究的就是纯粹,加这些东西会不会坏了规矩?
“怎么不行?”张妍拍着胸脯说,“刘婆,明天我们来给您当‘试喝员’,保准帮您把凉茶改良得大家都爱喝!”张岩也连连点头,把剩下的陈皮都掏了出来:“我把奶奶的陈皮都拿来,咱们多试几种比例。”
第二天一早,张妍和张岩果然准时出现在凉茶摊前。张妍带来了不同种类的蜂蜜,槐花蜜、枣花蜜、椴树蜜摆了一排;张岩则扛来了一小袋陈皮,还带来了晒干的山楂片、甘草片,说是从中药房讨来的“秘方”。
三个“研发员”在摊位后忙活起来,刘婆负责掌勺,张妍调控蜂蜜的用量,张岩则钻研陈皮和草药的搭配比例。
一开始加太多蜂蜜,凉茶甜得发腻,盖过了药香;陈皮放少了,回甘不够明显;放多了,又带着股酸涩味儿。
试了七八次,终于找到最合适的配比:一勺枣花蜜提甜,两片陈皮增香,再加点甘草调和,既保留了凉茶的清苦药效,又多了甜润回甘的余味。张岩又在这些原料里偷偷施展了一丝修仙灵气,让这原料变得更有灵性。
“成功啦!”张妍举着调好的凉茶欢呼,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脸上,笑容比蜜还甜。刘婆尝了一口,眼眶忽然有些发热,这熟悉的苦中带甘,竟让她想起了年轻时和老伴儿一起熬凉茶的日子,那时候日子苦,可心里总藏着甜。
张妍灵机一动,在摊位前摆了个小牌子,用红笔写着:“免费试喝!改良版回甘凉茶,苦尽甘来哦~”她和张岩端着试喝杯,热情地招呼路过的行人:“阿姨尝尝吗?我们加了蜂蜜和陈皮,一点都不苦!”“爷爷来一杯吧,败火又解渴!”
起初路人还有些犹豫,可架不住两个孩子的热情。第一个试喝的是送孙子上学的王奶奶,她抿了一口,眼睛一亮:“咦,这凉茶喝着不苦,后味儿还挺甜!”
接着是晨跑的年轻人,喝了一杯连连称赞:“比奶茶健康多了,喝完嗓子真舒服!”
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,到了中午,凉茶摊前竟排起了小队。有上班族拿着保温杯来打茶,有宝妈带着孩子来尝鲜,还有老街坊专门跑来捧场。
张妍和张岩忙得脚不沾地,一个负责递试喝杯,一个帮着刘婆舀茶,清脆的笑声混着凉茶的清香飘出老远。
“给我来三瓶!冰镇的!”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举着手机扫码,“同事说你们家凉茶喝着不苦,还能回甘,特意过来的。”
“我要加双倍陈皮的!”一个小姑娘踮着脚尖喊道,手里还攥着刚买的试喝杯。
刘婆看着排到巷尾的长队,脸上的皱纹笑得像朵盛开的菊花。她一边麻利地装瓶,一边和熟客唠家常,竹扇扇出的风都带着轻快的节奏。
张妍和张岩背靠着槐树歇脚,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相视而笑,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,砸在青石板上,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。
傍晚收摊时,玻璃罐里的凉茶见了底,刘婆数着钱箱里的零钱,手指都有些颤抖。她特意给张妍和张岩各装了一瓶改良版凉茶,又塞给他们一包刚买的陈皮糖。
“好孩子,多亏了你们,这摊才有救了。”刘婆的声音有些哽咽,她拉着两个孩子的手,掌心粗糙却温暖,“以后这凉茶摊,你们就是首席试喝员,天天来喝,不要钱!”
张妍笑着摆摆手:“刘婆,我们不要钱,就想喝您这‘苦尽甘来’的凉茶。”张岩也挠挠头:“其实我们发现,不光凉茶要调,生活也一样,有点苦才知道甜的好。”
晚风拂过老槐树,树叶沙沙作响,带着凉茶的清香和淡淡的蜜甜。刘婆望着巷口渐渐散去的人群,又看了看两个孩子明亮的笑脸,忽然觉得这夏末的傍晚格外清爽。
她把“刘婆凉茶”的招牌擦得锃亮,心里琢磨着明天要多备些蜂蜜和陈皮——毕竟现在来买凉茶的人,都得排到巷尾的裂缝那儿了,她可得好好招呼这些“苦尽甘来”的客人。
夜色渐浓,凉茶摊的灯光在巷口亮着,像一颗温暖的星辰,照亮了老街的烟火气,也照亮了苦涩日子里,那一点点回甘的甜。
中国超人之双生毒医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中国超人之双生毒医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DE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