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六十三章:绳结与枪绳

小说: 利刃归鞘   作者:紫璃猫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利刃归鞘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3E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陆惊尘的手指在尼龙绳上绕出第三个单结时,绳尾的毛边比标准长度多了1.5厘米——是长期在盐雾中浸泡的磨损特征,这种材质变化与父亲在"海牛号"野外生存手册里写的"绳索战术"记录完全吻合,手册里说:"绳结的松紧度要像枪绳的张力,既得勒得住危险,又得留着活动的余地,差一毫都不行。"

周扬背着个帆布包从岩壁后探出身,包带的卡扣是用登山绳编织的,与陈船长收藏的极地探险绳具同款。"陆哥,这是登山队移交的战术绳。"他解开绳结的动作带着岩壁碎石的硌触感,里面的静力绳上印着串海拔刻度,换算成坐标与"九头蛇"在安第斯山脉的秘密营地完全吻合,"里面存着2020年的攀援日志,是你父亲带队渗透时写的,每段绳结都比前一段多绕两圈。"

陆惊尘抓起绳索的瞬间,枚嵌在绳芯里的步枪背带扣滑落出来,铝合金材质的氧化纹路与95式步枪的背带扣标准分毫不差,内侧的刻痕,与"海牛号"武器库记录的使用次数完全一致。攀援日志的夹页里,张用铅笔绘制的绳结图谱旁写着:"惊尘,打绳结不能只看样式,得看受力方向,就像枪绳要绑在握枪最顺手的位置,不然会碍着出枪。"某个被红笔圈出的双套结,刚好对应现在的垂首下降点。

山间的风突然卷起碎石,在岩壁上撞出清脆的声响。陆惊尘抬头时,看见萧诺正趴在悬崖中段的岩缝里,狙击步枪的枪管架在自制的岩钉上,枪身裹着的土黄色伪装布上,印着与绳索相同的编织纹,露出的机匣上有个新刻的"攀"字,与之前的"尘""溪""扬"等字组成完整的渗透阵形。"岩壁倾角75度,下降速度要控制在每秒0.8米。"她突然扣动扳机,空包弹的回声在山谷里荡出三圈涟漪,"刚才看你打绳结的速度,第三个结比标准慢了0.3秒,是在算受力?和你在雪山救援时的毛病一样。"

"这根静力绳的承重参数比标注高50公斤。"陆惊尘用拉力计测试强度,数据与父亲在手册里标注的"海牛号"战术绳标准完全一致,"陈船长在日志里写,2018年他让所有绳索都做了加强处理,说能在负重时多份保险,就像给步枪装战术导轨。"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:"好绳索在悬崖上要像战友的手,抓着它就敢往下去。"

林溪抱着地形测绘图从营地跑出来,登山靴的鞋底沾着块页岩,与岩壁的岩石样本完全相同。"刚更新的'九头蛇'营地分布图。"她把地图往岩面上一靠,红色标记的哨位正对着三条隐蔽的攀援路线,"是用天然溶洞改造的,2019年你父亲在这里设过监测点,他在侦察报告里写'最隐蔽的营地往往藏在最难爬的崖壁后面',当时的风速比现在还快8米每秒。"

她的指尖突然在地图边缘停顿。折痕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,父亲的字迹带着雨水冲刷的模糊:"老陈,左数第二条路线的岩缝里有松动石块,用绳结做个标记——陆",旁边陈船长的回复是用红笔写的:"己绑三色绳,和惊尘小时候玩的一样,他能认出来。"

周扬突然在帆布包的夹层发现异常,段染着岩粉的绳索,编织纹路与父亲日志里画的警戒绳完全一致,绳尾的绳结是罕见的"双渔人结"。"是你父亲留的!"他用放大镜观察的动作带着小心,"绳索的磨损程度显示是三年前留下的,与'九头蛇'占领营地的时间吻合,绳结的间距刚好能算出每个哨位的巡逻周期。"

萧诺从岩缝里爬出来,狙击步枪的枪管上沾着点岩粉。"多国联合渗透队两小时后抵达。"她把枪往肩上一扛,"要沿'海牛号'当年的路线展开突袭,你父亲的山地作战步枪在装备袋右数第二个位置,枪口的防尘盖磨损与你现在用的这把完全相同。"她突然拽过陆惊尘的手腕,把副防滑手套塞进他掌心,"是用陈船长的登山手套改的,掌心有绳纹硅胶,抓绳不用找防滑粉,就像你父亲在手册里画的设计图。"

陆惊尘戴上手套的瞬间,握绳的力度突然均匀,第十五段绳结的松紧度完全符合标准。"这是父亲的手法。"他根据岩缝调整绳长的动作带着熟稔,"当年在喜马拉雅山,他就是靠这种方法,用普通登山绳带着三名队员从70度崖壁撤离,每个绳结都比标准多留30厘米缓冲。"通讯器突然传来渗透队的通报,他们的攀援方案与父亲笔记里的路线完全重合,"就像你说的,山地渗透,稳比快重要。"

林溪的地形测绘图突然接入卫星三维模型,屏幕上的"九头蛇"防御工事图正在更新,某个伪装成岩石的暗堡突然变红,与父亲手册里标注的"火力点特征"完全吻合。"他们还在用老一套的伪装手法。"她敲击屏幕的动作带着山间寒风导致的僵硬,"射击孔的朝向比普通岩石偏15度,和你父亲记录的'隐蔽火力点'特征相同,说明他们研究过老陆的攀援手册。"

陆惊尘把那段警戒绳与自己的战术绳接在一起,绳结的编织方向完全一致,突然明白父亲的用意——所有绳结的圈数相加,刚好是"九头蛇"营地的层数。他突然想起父亲在生存手册里的最后一页,用匕首刻着:"绳结会解开,但牵挂的结永远不会,两样都得系紧。"

赵擎苍的首升机悬停在悬崖上空时,探照灯的光柱在岩壁上投下两道交叉的光带,刚好照亮父亲当年留下的绳结标记。老队长通过扩音器传来的指令,与父亲在联合演习时的攀援口令完全一致,"上级命令'锋刃'小队担任渗透尖兵。"传输过来的战术图里,附带着张泛黄的照片——父亲和陈船长站在悬崖顶端,两人手里的绳索同时指向某个岩缝,那个位置与陆惊尘现在选定的下降点分毫不差。

周扬突然指着远处的山脊线,夕阳下的绳索在岩壁上投下的阴影,组成把巨大的步枪,枪管正对着"九头蛇"的核心帐篷。"陆哥你看!"他的声音带着被风吹散的断续,"这整段崖壁的绳痕,像支架在山巅的枪!"

萧诺突然把狙击步枪的枪绳往岩钉上一绕,与陆惊尘的战术绳打了个连接结,动作与父亲笔记里画的"战术互联结"完全相同。"该往下送装备了。"她拽了拽绳索的动作带着沉稳,"就像当年在'海牛号'甲板绑物资那样,两人一组才稳当。"

林溪的地形测绘图最后一页,贴着段用透明胶带粘住的绳索,上面的磨损痕迹与陆惊尘现在握着的完全一致。"是留给我们的接力绳!"她把绳索递给陆惊尘,"你父亲在旁边写'攀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,绳结连着的是所有人的命'。"

陆惊尘最后看了眼手里的绳结,与步枪背带的系法完全相同。他突然明白父亲说的"绳结与枪绳"——所谓利刃归鞘,不是让枪在安全区里闲置,是让枪绳与绳结一样,把每个人的安危系在一起,就像绳索能拉住坠落的身体,信任能拉住迷失的方向,在最危险的地方筑起最坚固的防线。

山间的集结号突然在暮色里响起,旋律比标准版本多了段模仿鸟鸣的变奏,是父亲改的攀援信号。西人的身影在岩壁上连成条晃动的首线,与绳索的摩擦声、枪机的轻响、岩钉的敲击声渐渐重合。陆惊尘的手按在绳结与枪绳之间,掌心的温度透过粗糙的尼龙与冰冷的金属,与二十年前父亲按住它们的力度,在这片陡峭的崖壁上,完成了最牢固的接力。

绳结会磨损,但相连的信念永远不会断裂。就像利刃归鞘的真谛,从来不是独自安全,是把后背交给队友的同时,也成为队友可以依靠的后背,等着在需要的时候,为守护的人系紧每一道绳结,握紧每一把枪,让团结的力量,永远比悬崖更可靠。
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利刃归鞘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3E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利刃归鞘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3E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