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惊尘的作战靴碾过射击场的弹壳时,靴底正卡在枚变形的95式步枪弹壳底缘。他正用校枪镜调试狙击步枪的瞄准线,第三组射孔的弹着点比标准偏差1.5厘米——是枪管热胀导致的精度偏移,这种弹道误差与父亲在"海牛号"射击训练手册里写的"枪械校准"记录完全吻合,手册里说:"旧靶的弹孔要像老枪的记忆,虽有重叠,却藏着最准的弹道密码,差一毫都练不出硬功。"
周扬抱着个帆布靶袋从靶场仓库跑出来,袋口的束绳是用射击场的旧靶纸编的,与陈船长收藏的老射击配件袋同款。"陆哥,这是射击场移交的老靶纸。"他解开绳结的动作带着硝烟的焦糊味,里面的纸质靶心上用炭笔标着串弹孔密度数据,与"九头蛇"狙击手的射击特征完全匹配,"里面存着2021年的训练日志,是你父亲带队训练时写的,每次校枪都比标准参数多试5发子弹,说能摸清枪管的脾气。"
陆惊尘展开靶纸的瞬间,枚嵌在弹孔里的步枪准星垫片滑落出来,橡胶材质的缓冲系数与95式步枪的配件标准分毫不差,表面的压痕,是父亲用校枪锤敲击时留下的。训练日志的夹页里,张用铅笔绘制的弹道轨迹图旁写着:"惊尘,校枪不能只看瞄准线,得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,就像狙击手要测风速,漏了这点就打不准靶心。"某个被红笔圈出的弹孔集群,刚好对应现在待修正的射击偏差。
射击场的风突然卷起沙尘,掠过靶纸的弹孔发出呜呜的响。陆惊尘抬头时,看见萧诺正趴在500米外的狙击位上,狙击步枪的枪管架在制式沙袋上,枪身裹着的迷彩色伪装布上,印着与旧靶纸相同的方格纹,露出的机匣上有个新刻的"准"字,与之前的"尘""溪""扬"等字组成完整的射击阵形。"气温28度,湿度65%,弹道会下坠2.3厘米。"她突然扣动扳机,实弹穿透靶纸的声响在靶场荡出三圈回声,"刚才看你校枪的速度,第三步比标准慢了0.4秒,是在查弹孔分布?和你练父亲那把老狙击枪时总盯着靶纸的毛病一样。"
"这把狙击步枪的膛线缠距是1:10。"陆惊尘用膛线规测量参数,数据与父亲在手册里标注的"高精度射击标准"完全一致,"陈船长在日志里写,2020年他让人给所有狙击枪重新校准膛线,说老枪只要调得准,比新枪更懂射手的习惯,就像给老战友配定制装备。"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:"好靶在射击场要像诚实的考官,再小的偏差都能显出来。"
林溪抱着弹道计算机从控制室跑出来,作战靴的鞋底沾着点火药残渣,与靶场地面的残留物成分完全相同。"刚分析的'九头蛇'狙击手弹道报告。"她把计算机往射击台上一放,屏幕上的红色弹道曲线正对应着旧靶纸的弹孔分布,"是用特种部队射击教材改编的,2022年你父亲在这里截获过同款训练记录,他在分析报告里写'最危险的射手往往藏在最普通的弹孔里',当时的射击精度比现在还高10%。"
她的指尖突然在计算机的存储界面停顿。某个未命名的弹道档案里,父亲的笔迹藏在参数栏角落:"800米距离,风速每增加1米/秒,瞄准点右移0.8厘米——陆",与现在实测的修正数据完全一致。"是你父亲留的!"林溪的声音带着火药的刺激性,"他说每次练枪都得给后人留条修正思路,就像我们现在轮流记录弹道参数那样。"
周扬突然在帆布靶袋的夹层发现异常,块刻着瞄准点的木质靶心,与旧靶的中心尺寸完全匹配,背面的刻痕是"中"字。"是你父亲做的!"他用砂纸打磨木刺的动作带着小心,"木材的含水率显示是两年前处理的,与'九头蛇'强化狙击训练的时间吻合,木靶心的厚度刚好能挡住流弹,说明这是专门准备的防护靶。"
萧诺从狙击位爬下来,狙击步枪的枪管上沾着点沙尘。"多国狙击教官一小时后抵达。"她把枪往肩上一扛,"要对'锋刃'小队进行狙击强化训练,你父亲的狙击步枪在装备架右数第一个位置,枪口的制退器磨损与你现在用的这把完全相同。"她突然拽过陆惊尘的手腕,紫璃猫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把副防滑手套塞进他掌心,"是用陈船长的射击手套改的,掌心有防滑胶,握枪和操作校枪镜都稳,就像你父亲在手册里画的设计图。"
陆惊尘戴上手套的瞬间,校枪动作突然流畅,第十五组射击的弹着点误差缩小到0.5厘米以内。"这是父亲的手法。"他根据弹孔分布调整瞄准镜的动作带着熟稔,"当年在西北戈壁,他就是靠这种方法,用一把老狙击枪在1200米外命中移动靶,每个弹孔的位置都藏着修正秘密。"通讯器突然传来教官团队的通报,他们的训练科目与父亲笔记里的狙击课程完全重合,"就像你说的,练狙击和解密码一样,懂弹道比懂枪械重要。"
林溪的弹道计算机突然接入国际狙击数据库,屏幕上的"九头蛇"狙击手轨迹图正在更新,某段隐蔽的射击位坐标突然变红,与父亲手册里标注的"狙击点选择特征"完全吻合。"他们还在用老一套的隐蔽手法!"她敲击键盘的动作带着兴奋,"射击位的伪装度比民用场地高50%,和你父亲记录的'军用级隐蔽'特征相同,说明他们研究过老陆的射击手册。"
陆惊尘把木质靶心装在旧靶上,刚好挡住最密集的弹孔区域,突然明白父亲的用意——所有靶纸的弹孔数量相加,刚好是"九头蛇"狙击小队的人数。他突然想起父亲在射击训练手册里的最后一页,用刻刀刻着:"靶纸会破,但瞄准的决心不会;子弹会尽,但射击的精度不会,两样都得记牢。"
赵擎苍的越野车停在射击场门口时,车头灯的光柱在靶纸上投下两道交叉的光带,刚好照亮旧靶与步枪组成的图案。老队长走进射击场的瞬间,陆惊尘注意到他手里的校枪工具,与父亲在日志里画的那套完全相同,"上级命令'锋刃'小队负责狙击示范。"他递过来的示范清单上,印着父亲和陈船长的签名,"这是他们当年训练狙击的科目表,和你们现在练的基本一致。"
周扬突然指着靶墙上的弹孔,夕阳透过射击场的天窗在弹孔上投下的光影,组成把完整的狙击步枪轮廓,枪口正对着"九头蛇"的狙击训练营坐标。"陆哥你看!"他的声音盖过风的呼啸,"这些弹孔拼起来的图案,像在指认敌人的训练场!"
萧诺突然把自己的狙击步枪与旧靶并排放好,枪管与靶纸的夹角完全符合最佳射击角度,她正在记录的弹道参数,与父亲笔记里的狙击数据完全一致。"该练协同狙击了。"她调整狙击镜的动作带着沉稳,"就像当年在'海牛号'甲板射击那样,一人测距,一人瞄准,才能打出最好成绩。"
林溪的弹道计算机最后条记录,是段父亲的射击录音,背景里有枪声和校枪镜的调整声:"惊尘,要是你打这个靶,记住每次射击后都要等枪管冷却,急着打只会偏——"录音到这里突然被靶纸的撕裂声打断,与训练日志里记录的"靶纸击穿"时间完全吻合。"是父亲的指导!"她把音量调大,"他到最后都在想着怎么教我们打好每一枪。"
陆惊尘最后看了眼手里的校枪镜,镜片里的靶心与步枪准星完美重合。他突然明白父亲说的"旧靶与新弹"——所谓利刃归鞘,不是让枪在射击场里闲置,是让每发子弹都带着前人的经验,就像旧靶记录着过往的偏差,新弹校准着未来的精度,在需要的时候,为守护的目标扣下最精准的扳机。
射击场的集合号突然响起,急促的旋律与多国教官的脚步声交织,与父亲当年组织狙击训练时的集合节奏完全相同。西人的身影在射击位旁汇成整齐的队形,与校枪镜的调整声、枪机的清脆声、靶纸的撕裂声渐渐重合。陆惊尘的手按在旧靶与步枪之间,掌心的温度透过纸质的靶面与冰冷的金属,与两年前父亲按住它们的力度,在这片布满弹孔的射击场,完成了最精准的接力。
旧靶会破,但瞄准的决心永远不会动摇;新弹会发射,但守护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。就像利刃归鞘的真谛,从来不是停止训练,是让每把枪都记得为何而校准,让每个射手都记得该瞄准何方,在需要的时候,为守护的人打出最致命的一枪,留下最可靠的弹孔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3E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