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章 万历犁庭

小说: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  作者:安生日子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万历犁庭

万历十一年冬,辽东大雪初霁

【风雪夜行】

万历十一年的冬天,辽东大地被一层厚厚的白雪所覆盖,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白色凝固。朱翊钧裹着厚实的貂裘大氅,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,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夜空中瞬间凝成霜花,挂在胡须和睫毛上。他勒住马缰绳,骏马前蹄扬起,溅起一片细碎的雪沫,停在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坡之上。

身后,只跟着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和两名乔装打扮得极为隐蔽的东厂番子。他们的身影在茫茫雪夜中,宛如暗夜中的幽灵,无声无息。骆思恭微微弯腰,凑近朱翊钧,声音压得极低,仿佛怕惊扰了这寂静的雪夜:“陛下,前面就是王杲旧部盘踞的寨子。这建州左卫啊,这些年表面上对朝廷臣服,可暗地里却收留了不少逃犯,实乃朝廷之心腹大患。”

朱翊钧没有立刻回应,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远处。在那一片银白的世界里,星星点点的火把如同黑暗中的萤火,那是女真人的猎户在夜巡。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怀中,那里藏着一把燧发短铳,这可是上月才从兵仗局试验场取来的新玩意,威力巨大。他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:“骆卿,你说努尔哈赤今年多大?”皇帝突然的发问,让骆思恭微微一怔。

“回陛下,按锦衣卫档案,应是二十八岁。”骆思恭恭敬地回答道。

“呵…比朕还小两岁。”朱翊钧轻笑一声,笑声在寒夜中回荡,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。他的马蹄缓缓碾过雪地,脚下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声响,不经意间碾过雪下的枯骨——那是去年李成梁刚在此屠寨留下的痕迹,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血腥与杀戮。

【帐中博弈】

女真头人俄尔汉的帐篷里,鹿油灯发出噼啪的声响,昏黄的灯光在帐篷内摇曳,映照着众人脸上复杂的神情。朱翊钧假称是京营参将,他身着一身普通的官服,但气质却依旧不凡。他缓缓递上一份盖着伪造关防的茶马互市文书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。

“大人要收五千张貂皮?”俄尔汉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,他的眉头微微皱起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,“眼下大雪封山,这貂皮可不好猎啊。”

“朝廷可以用这个换。”骆思恭在一旁掀开木箱,露出二十把精钢腰刀。那刀刃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,刀柄上刻意铸着“大明工部制”铭文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

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,打破了帐篷内的短暂平静。一个披着狼皮的青年掀帘而入,他腰间悬着一块锈迹斑斑的辽镇铁牌。朱翊钧的瞳孔微微一缩,他的目光迅速落在青年身上。那人额角有一道明显的疤,正是锦衣卫画像上努尔哈赤的特征。朱翊钧的心中不禁一动,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。

“明国的刀?”青年抓起一把腰刀,试了试刃,刀光一闪,映出他鹰隼般锐利的眼睛,“比李总兵给的旧货强多了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带着一丝对明国武器的赞赏,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自信。

【雪原杀机】

黎明时分,天边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,朱翊钧独自一人来到溪边。他装作是偶然路过,却在不经意间“偶遇”了独自练箭的努尔哈赤。努尔哈赤身着一身简单的皮甲,手持弓箭,动作娴熟而敏捷,每一支箭都精准地射向目标。

“听说阁下曾为李成梁牵马?”皇帝故意踢翻对方的箭囊,箭支散落一地。努尔哈赤弯腰拾箭的动作顿了一瞬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:“大人消息灵通。”他忽然挽弓对准树梢,一箭射出,那箭如流星般划过天空,竟射落两只乌鸦。“就像这串珠箭法——一矢能穿二目。”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骄傲,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

朱翊钧拔出燧发枪,朝天鸣放。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惊起满山飞鸟,鸟儿们纷纷从树林中惊飞而起,在天空中盘旋。努尔哈赤盯着枪口青烟,指节捏得发白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震惊和思索。他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,心中不禁对明国的火器有了一丝忌惮。

“辽东今后改规矩了。”皇帝将打空的短铳抛给他,“下次带火器来换貂皮。”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,仿佛在宣告着辽东新的秩序。

【归途密议】

返京的马车上,朱翊钧坐在柔软的座椅上,手中拿着笔,疾书密旨。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,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辽东的局势和未来的布局。

“命李成梁在抚顺关增设‘火器市赏’。”朱翊钧一边写一边说道,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,“让那些女真人知道,明国的火器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,只有听从朝廷的安排,才能获得好处。”

“将建州女真青壮编入辽东铁路劳工队。”他继续写道,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。通过这种方式,既可以控制建州女真的青壮力量,又可以利用他们的人力来修建铁路,促进辽东的经济发展。

“令翰林院着手编纂《女真源流考》。”朱翊钧笔锋一转,他深知了解敌人的历史和文化是战胜敌人的重要一步。通过编纂《女真源流考》,可以更好地了解建州女真的起源、发展和现状,为朝廷制定对女真的政策提供依据。

骆思恭忍不住开口道:“陛下为何不首接…”他的话还未说完,朱翊钧便抬手打断了他。

“杀努尔哈赤?”皇帝掀开车帘,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,那山峦在雪后的阳光下,宛如一条卧龙,静静地卧在大地上。“李成梁养寇自重十年,朕偏要让他们狗咬狗。”朱翊钧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果断。他深知,首接杀死努尔哈赤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,而让李成梁和努尔哈赤之间产生矛盾,相互争斗,才是他想要的结果。

雪地上,几行新鲜的蹄印延伸向赫图阿拉方向——有探子跟了他们整夜。朱翊钧看着那蹄印,心中明白,这场关于辽东的博弈才刚刚开始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。

在马车缓缓前行的过程中,朱翊钧陷入了沉思。他知道,辽东的局势错综复杂,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,势力逐渐壮大,对朝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。而李成梁作为辽东总兵,多年来养寇自重,与女真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他必须谨慎地布局,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,达到朝廷利益的最大化。

回到京城后,朱翊钧迅速将密旨传达下去。李成梁接到在抚顺关增设“火器市赏”的命令后,心中虽然有些疑惑,但还是不敢违抗圣旨,开始着手准备。他明白,这是皇帝在辽东布局的一部分,自己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。

翰林院的官员们接到编纂《女真源流考》的任务后,立刻组织人力,开始收集资料,进行研究。他们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,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

而建州女真那边,努尔哈赤得到朱翊钧抛来的短铳后,对明国的火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开始思考如何从明国获取更多的火器,以增强自己的实力。同时,他也对朱翊钧这个人产生了好奇,他不知道这个明国皇帝到底有着怎样的打算。

在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各方势力如同棋盘上的棋子,在朱翊钧的布局下,开始了一场看似平静却又暗潮涌动的博弈。而这场博弈的结果,将决定着辽东的未来,也将影响着大明王朝的命运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成梁在抚顺关增设的“火器市赏”吸引了众多女真人的关注。他们纷纷带着自己的特产,如貂皮、人参等,来到抚顺关,希望能够换取明国的火器。李成梁严格按照朝廷的旨意,控制着火器的发放,只给那些听从朝廷安排的女真人提供火器。

建州女真的青壮在被编入辽东铁路劳工队后,开始在工地上劳作。他们虽然心中有些不满,但在明国官兵的监督下,也不敢有丝毫的反抗。朱翊钧通过这种方式,逐渐控制了建州女真的青壮力量,为朝廷在辽东的统治奠定了基础。

翰林院的官员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终于完成了《女真源流考》的初稿。朱翊钧仔细阅读了这本书,对建州女真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他根据书中的内容,进一步调整了对女真的政策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加强了对辽东的控制。

而努尔哈赤在得到明国火器的过程中,也逐渐意识到明国的强大和复杂。他开始思考如何在与明国的交往中,既能获取利益,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。他一方面继续与明国进行茶马互市,换取火器和物资;另一方面,他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,训练军队,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。

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,朱翊钧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。他深知,辽东的局势就像一场暴风雨前的平静,随时都可能爆发。他必须时刻做好准备,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,确保大明王朝在辽东的利益和统治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辽东的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。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,势力不断壮大,对朝廷的威胁也越来越大。而李成梁在抚顺关的“火器市赏”政策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女真人的势力,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。

朱翊钧意识到,他必须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,来解决辽东的问题。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布局,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辽东的控制,确保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。而这场关于辽东的博弈,也将继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,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。

作者“安生日子”推荐阅读《我在万历朝当皇帝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