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章 太岳临终策(改革蓝图交接)

小说: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  作者:安生日子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乾清宫的更漏滴到三更时,朱翊钧猛然从噩梦中惊醒。他梦见紫禁城在冲天火光中崩塌,满洲铁骑踏着汉人的尸骨冲进午门。冷汗浸透了中衣,他攥紧被角的手指节发白。

"陛下又做噩梦了?"随侍太监孙德胜掌灯进来,昏黄烛光映出皇帝苍白的脸色。

朱翊钧——或者说穿越而来的历史学者朱衡——摇摇头。自从三个月前他在祭天仪式上被雷劈中,现代人的灵魂便占据了这位万历皇帝的身体。那些不是噩梦,而是即将发生的真实历史。

"张先生...张师傅病情如何了?"朱衡沙哑着嗓子问道。根据前世记忆,张居正就是在这几日病逝的。

孙德胜面露难色:"太医刚递了消息,说首辅大人恐怕...过不了这个月了。"

朱衡心头一紧。作为历史学者,他太清楚张居正死后明朝急转首下的国运。现在他是皇帝,绝不能让历史重演。

"备轿,朕要亲临张府。"

"陛下!这不合规矩..."

"规矩?"朱衡冷笑一声,从龙床上翻身而起,"传旨:朕感念师恩,特赐张居正紫禁城骑马、宫中乘轿的殊荣。现在,立刻去准备!"

当皇帝仪仗冲破夜色来到张府时,整个宅院乱作一团。管家跌跌撞撞地迎出来,跪在雪地里连连叩头。

朱衡大步流星穿过回廊,在张居正卧房前被一个少年拦住。少年约莫十五六岁,眉眼间与张居正有七分相似,此刻却满脸敌意。

"陛下何必假惺惺?家父病重,经不起折腾。"少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。朱衡认出这是张居正幼子张懋修,历史上在张家被清算时自杀身亡的那个。

朱衡不怒反笑:"朕若真要你父亲死,何必亲自来?"他压低声音,"听着,朕有办法救他——至少救你们张家满门。"

推开雕花木门的瞬间,浓重药味扑面而来。病榻上的张居正形销骨立,哪里还有当年"铁面宰相"的威严?听到动静,他艰难地睁开眼,待看清来人后,挣扎着要起身行礼。

"先生别动。"朱衡一个箭步上前按住他。触手之处,老人嶙峋的肩骨硌得他掌心发疼。

张居正喘息着:"老臣...惭愧..."

"是朕惭愧。"朱衡在床前坐下,挥手屏退左右,"朕昨夜得了一个梦,必须说与先生听。"

他早编好了说辞。这个号称"天启托梦"的故事里,有个白须仙人带他游历了未来百年——满洲入关、崇祯自缢、扬州十日...桩桩件件说得张居正瞳孔剧震。

"仙人说,唯有先生与朕同心变法,才能逆天改命。"朱衡说着,从袖中取出精心准备的奏折,"这是朕按仙人指点拟的方略,请先生过目。"

张居正颤抖的手指抚过宣纸,上面写着"考成法改良十条"、"清丈田亩新策"、"火器营改制方略"等条目。越看,他眼中惊色越甚——这些方案既延续了他的改革思路,又有诸多闻所未闻的创见。

"陛下...何时..."老人声音哽咽了。

"先生教导朕十年,朕总不能永远是个孩子。"朱衡握住他枯瘦的手,"如今国库空虚、边患西起,朕需要先生..."

话未说完,张居正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帕子上赫然一抹猩红。朱衡心头一颤,这症状分明是晚期肺结核,在现代都难治,何况明朝?

"拿纸笔来!"张居正却突然回光返照般支起身子,"老臣...有本要奏!"

接下来的场景让朱衡永生难忘。张居正倚在床头,口述着毕生政治智慧的结晶,时而让儿子记录,时而亲自捉笔。那些在史书上读过的"一条鞭法"、"考成法",此刻以更恢弘的样貌铺展在眼前。

"陛下切记,改革首重吏治。"张居正喘着气说,"臣所创考成法,需以三本簿册并行..."

朱衡认真记下每个细节。作为历史学者,他当然知道张居正改革的精髓,但亲耳听创始人讲解,才明白史书遗漏了多少精妙设计。

"还有漕运..."张居正突然抓住朱衡手腕,"河道总督潘季驯是能臣,但太固执。陛下若想改黄河水道,须先..."

朱衡心头一震。他确实计划用现代水利知识改造黄河,这事连奏折都没写,张居正竟能猜到?

仿佛看出皇帝疑惑,张居正露出久违的笑容:"陛下自雷击后判若两人。老臣观察三月,陛下批阅的奏折,多与水利、火器相关..."他咳嗽几声,"这很好...但切记,治大国如烹小鲜..."

烛火噼啪作响,朱衡看着这位历史名臣,突然意识到自己小看了古人智慧。他原打算利用现代知识单干,现在却有了更好的主意。

"先生,朕有一物相赠。"朱衡从怀中取出个锦囊,"此乃仙人赐的海外奇药,或可缓解病痛。"

锦囊里是朱衡让太医按现代知识配的抗菌药方——虽然治不了肺结核,但能缓解症状。更重要的是,他塞了张字条,上面写着几条关键预言:冯保将贪污事发、辽东李成梁必生异心...

张居正看完,若有所思地望向皇帝:"陛下真信得过老臣?"

"朕信得过先生的忠心和手段。"朱衡首视着他,"仙人说,先生走后,群狼必反扑。朕需要先生安排..."

两人密谈至东方泛白。当张居正终于力竭躺下时,一套完整的权力交接方案己然成型:哪些官员要保、哪些要贬、如何逐步替换冯保...甚至包括在南京秘密设立"格物院"的计划。

"陛下..."临终前的张居正忽然换了称呼,"钧儿..."

朱衡眼眶一热。这是张居正教导幼年万历时的称呼。

"为师...最后教你一课。"老人气若游丝,"治国...要左手执典,右手持剑...心要热...头要冷..."

当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棂,大明首辅张居正在皇帝怀中阖然长逝。朱衡轻轻合上他的双眼,转头对跪了满屋的张家子弟说:

"传旨,辍朝三日,举国服丧。追赠张居正上柱国、太师,谥文忠。"顿了顿,又补充道,"着工部即刻修建'太岳祠',岁岁祭祀。"

走出张府时,朱衡在晨光中眯起眼。太岳是张居正的号,而历史将记住这一天——不仅是一位权臣的陨落,更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。

回到乾清宫,朱衡立刻召来亲信太监:"去把徐光启前日呈上的《泰西水法》找来。还有,传朕口谕,让工部秘密搜集能工巧匠..."

案头摊开着张居正最后的手稿,朱衡提笔在空白处添了几行小字:"蒸汽机原理"、"燧发枪构造"、"议会制雏形"。墨迹未干,他忽然笑了。

"先生,您说治大国如烹小鲜。"朱衡对着虚空轻语,"那朕就给您做一道...前所未有的盛宴。"

安生日子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我在万历朝当皇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GM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