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 56 章:储能市场的规则重构

小说: 百元逆袭路   作者:性感大蟑螂173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百元逆袭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V6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国家电网招标会的会议室里,中央空调的冷风带着铁锈味扑面而来。陈默将 "光储充一体化" 方案推到评标专家面前时,纸张边缘的折叠痕在日光灯下格外刺眼。方案第 12 页的成本核算表被红笔圈出,"度电成本 0.48 元" 的数字像道未愈的伤疤,与隔壁宁德时代 0.32 元的报价形成难堪的对比。

"陈总这是把实验室数据当商业方案了?" 国家电网的李总监突然用钢笔敲着桌面,搪瓷杯里的枸杞在茶汤里翻涌,"青海的戈壁滩可不是你们的预制菜工厂,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要打七折。"

陈默的指节在方案上捏出白痕。上周实地考察时,光伏板在沙尘暴中倾斜的角度还历历在目,但他突然扯开衬衫第二颗纽扣,露出别在里侧的怀表:"李总监见过菜农老张的果园吗?" 他调出手机里的监控画面,"他们用我们的钠电池储能,白天卖电给电网,晚上自己用,度电成本压到了 0.29 元。"

林小夏举着摄像机的手微微发抖,镜头里的专家们正交换着不以为然的眼神。她突然将画面切到实时传输的果园数据:"各位请看,这是上周的收益明细,单户日均收益 17.8 元,相当于电池租赁费用的 80%。"

"家庭用户能和工业园区比吗?" 华为能源的代表突然冷笑,把他们的集中式储能方案推过来,"8GWh 的项目需要标准化管理,不是农家乐式的散户模式。"

陈默突然笑了,从公文包掏出份租赁合同:"我们的 ' 家庭储能联盟 ' 己经有 3 万户签约。" 他用激光笔点着条款,"用户以 1 元 / 天租赁钠电池,白天按 0.38 元 / 度卖电给电网,夜间按 0.15 元 / 度购电,差价就是收益。"

李总监的钢笔突然在 "10 万户" 字样上停住:"你们打算让 10 万个家庭在戈壁滩种庄稼?" 他突然提高音量,"青海的牧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明白,怎么操作储能系统?"

"让老张来教。" 陈默点开视频通话,菜农老张正举着钠电池教果农操作:"看这绿灯亮就是在卖电,红灯闪就是该充电了,比浇水还简单!" 老人粗糙的手掌在触摸屏上划动,背景里的光伏板在果园上空连成蓝色的网。

招标会休庭时,陈默在走廊被华为代表拦住。对方的鳄鱼皮公文包上沾着咖啡渍:"陈总这招够险的,就不怕用户违约断供?"

"我们有三重保险。" 陈默摸出爷爷的怀表打开,表盖内侧新刻的 "共享储能" 字样泛着铜绿,"第一,电池所有权归默氏,用户违约就收回;第二,电网保底收购;第三,老张的合作社做连带担保。" 他突然凑近对方耳边,"你们的集中式方案需要征地建变电站,我们的模式首接用用户的院子,省 30% 成本。"

华为代表的喉结剧烈滚动着,突然把方案往陈默怀里塞:"要是你们能把度电成本压到 0.3 元以下,我们就退出竞标。"

"0.25 元。" 陈默合上怀表,金属碰撞声在走廊里格外清晰,"三个月后看数据。"

家庭储能联盟的签约仪式定在青海湖畔的牧民定居点。陈默蹲在毡房外的光伏板旁,手把手教卓玛操作储能逆变器:"按这个蓝色按钮,多余的电就卖给电网了。" 他指着手机 APP 上的收益曲线,"昨天你家发了 23 度电,赚了 8 块 5。"

卓玛的儿子突然举着锂电池玩具跑过来,塑料外壳上的裂痕还粘着沙粒:"叔叔,这个能换钱吗?"

"能。" 陈默接过玩具塞进回收袋,"默氏的电池用坏了,我们以旧换新,抵扣新电池的租金。" 他突然扯开衬衫,怀表链上挂着的微型储能电池在阳光下闪着蓝光,"就像当年收摊时,我总把铁板擦干净再回家。"

林小夏举着摄像机追到羊群旁,镜头里的牧民们正排队签约。某户人家的牦牛突然撞翻了储能柜,电池组在草地上滚出老远,检测屏的绿灯却始终亮着。"这是我们的防跌落设计。" 陈默捡起电池的动作顿了顿,后腰的旧伤牵扯得发疼,性感大蟑螂173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"青海的风大,设备得经得住折腾。"

三周后的成本核算会上,财务总监举着报表的手在发抖:"默哥快看!度电成本真的降到 0.25 元了!" 她突然把屏幕转向目瞪口呆的专家,"家庭用户的自发自用率比预期高 18%,而且......"

"而且什么?" 李总监的搪瓷杯差点脱手。

"而且他们把羊粪卖给有机肥厂,额外收入能覆盖一半租金。" 陈默调出牧民的收益台账,"这就是分布式的魔力,每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。"

华为代表突然摔门而入,公文包上的金属锁扣撞得桌子发响:"我们退出竞标。" 他把放弃函推过来,"但有个条件,要采购你们的钠电池组,用于我们的微电网项目。"

陈默在放弃函上签字时,手机突然震动。老张的视频电话里,果园的光伏板正在暴雨中发电:"小陈!俺们村的储能系统帮电网抗住了雷击!电力局说要给俺们发锦旗!"

招标结果公布那天,青海的戈壁滩突然飘起雪花。陈默站在 8GWh 储能项目的奠基现场,看着牧民们用藏语唱着赞歌。林小夏举着首播设备冲进人群,屏幕上的储能业务估值曲线正陡峭上扬:"500 亿了!投行说这模式能复制到全国!"

李总监突然举着保温杯走过来,枸杞在热气里翻滚:"下一步打算怎么做?"

"让老张的合作社来运维。" 陈默指着远处的光伏阵列,"他们比任何人都懂怎么在这片土地上省钱。" 他突然扯开衬衫,怀表在风雪中晃出金光,"我爷爷总说,钱要赚得扎实,就像种庄稼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"

当晚的庆功宴上,卓玛的父亲举着青稞酒敬过来,酒液在粗糙的木碗里晃出涟漪:"我们的帐篷学校,终于能 24 小时开空调了。" 老人突然指着储能柜,"这东西比牦牛还靠谱,晚上也能产奶(发电)。"

陈默望着星空下的电池组,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城中村车库,王鹏用煤炉加热蒸箱的夜晚。那时谁能想到,烤冷面摊的保温技术,有一天会让青海的牧民在寒夜里用上稳定的电。

"通知下去。" 他对着对讲机说,"把家庭储能模式复制到甘肃、新疆,让每个村庄都变成微型电站。" 林小夏的相机突然对准天边的极光,绿色光带在储能电池组上空蜿蜒,像条流动的钠元素光谱。

国家电网的补充协议送过来时,陈默正在给新安装的电池组贴标签。每张标签上都印着两串数字:白天的卖电价和夜间的买电价。李总监的钢笔在 "0.25 元" 字样上划了道红线:"这是给民生工程的友情价,下次商业项目可不能这么算。"

"下次我们会更便宜。" 陈默把怀表贴在耳边,机械齿轮的转动声混着电池组的嗡鸣,"等家庭用户突破 100 万,度电成本能压到 0.2 元。" 他突然笑了笑,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星光,"就像当年我的烤冷面,卖得越多,成本越低。"

牧民们突然唱起了古老的歌谣,粗糙的歌声混着逆变器的电流声飘向远方。陈默摸着电池舱壁上的温度传感器,突然明白有些规则从来不是写在招标文件里的。就像此刻数据流里跳动的曲线,里面藏着的不只是度电成本,还有那个从 100 元烤冷面摊开始,就敢相信 "众人拾柴火焰高" 的朴素道理。

手机在凌晨三点震动,林小夏举着平板冲进帐篷:"默哥快看!欧洲能源署发来了合作意向!他们想引进咱们的家庭储能模式!"

陈默望着屏幕上的英文邮件,突然想起爷爷怀表内侧的刻痕。从 "烤冷面 3 元" 到 "储能 0.25 元",数字变了,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。他对着镜头笑了:"告诉他们,我们的电池不仅能储能,还能教会每个家庭,怎么把阳光变成日子里的甜。"

奠基的汽笛声在晨曦中响起时,陈默在项目纪念碑上签下名字。石碑的背面,用藏汉双语刻着一行字:"每度电都该有温度。" 远处的羊群正穿过光伏板阵列,蹄子踩在电池组的阴影里,像在丈量着从戈壁到星辰的距离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V6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百元逆袭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V6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