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沃斯论坛的水晶吊灯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斑,陈默站在演讲台中央,指尖着西装内袋里的怀表。金属表盖内侧新刻的 “清洁能源” 字样被体温焐得发烫,台下的企业家们正低声交谈,有人举着咖啡杯的手在微微晃动 —— 他们刚听说这个从烤冷面摊逆袭的商业巨头要宣布 “慈善计划”,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。
“过去十年,我从 100 元摆摊钱做起,现在站在这里。” 陈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,他突然扯开衬衫第二颗纽扣,露出锁骨处的疤痕,“但真正让我睡不着的,是非洲孩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的照片。”
身后的巨幕突然亮起卫星图像:撒哈拉以南的村庄在夜色里连成暗线,只有零星的光点 —— 那是昂贵的柴油发电机在运转。“这些地方的日照时间比德国多 40%,却连基本的照明都成问题。” 他突然提高音量,激光笔在地图上划出刺眼的红线,“今天,我宣布成立‘默氏清洁能源基金会’,首期注入 50 亿元。”
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,某欧洲能源巨头的 CEO 突然举手:“陈总这是‘慈善捆绑’吧?听说受助方必须采购默氏的钠电池?”
“没错。” 陈默的回答掷地有声,将一份捐赠协议投影在屏幕上,“我们捐赠光伏组件,但储能系统必须用钠离子电池 —— 不是为了垄断,是因为它能在 45℃高温下稳定运行,比锂电池寿命长 3 倍。” 他突然举起块电池样品,“这是我们在肯尼亚测试的成果,能扛住沙尘暴,还能喝 —— 里面的电解质用的是食用级材料。”
林小夏举着摄像机挤过人群,镜头里的非洲村长突然出现在大屏幕上。老人举着光伏板的手布满老茧:“默氏的设备让我们的诊所 24 小时有电,接生婆再也不用摸黑工作了。” 背景里,默氏钠电池储能柜正在给疫苗冷藏箱供电,温度计显示 2℃。
论坛休会时,联合国能源署的官员拦住陈默,蓝色证件在灯光下闪着光:“我们需要 10 万个家庭光伏系统,但预算有限……”
“基金会出 70%,你们出 30%。” 陈默掏出钢笔在补充协议上签字,“但有个条件,必须培训当地青年做运维,工资由基金会发放。” 他突然笑了,“就像当年我教菜农老张用智能手机管果园,技术要带土移植才活得下去。”
《光储改变非洲》纪录片的首映礼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。当镜头扫过肯尼亚女孩用光伏电学习的侧脸,当钠电池储能系统在暴雨中为医院供电的画面出现,全场突然响起掌声。林小夏举着平板电脑冲过来,屏幕上的播放量数字正在跳涨:“破亿了!好多非洲网友在评论区刷‘谢谢中国’!”
片中有段画面格外动人:陈默蹲在撒哈拉沙漠里,用烤冷面铁板的余热加热冻硬的电池样品。“当年就是靠这招在内蒙古测试成功的。” 他对着镜头笑,“现在教给非洲兄弟,好用得很。”
基金会成立三个月后,陈默站在尼日利亚的光伏电站前。蓝黑色的面板在阳光下连成海洋,钠电池储能柜上的默氏 logo 泛着光。当地负责人举着收益报表喊:“度电成本降到 0.18 元了!比柴油发电机省 60%!”
林小夏突然拽他的袖口,手机上的品牌美誉度报告亮得刺眼:“提升 23%!投行说这比花 10 亿打广告管用!” 她突然把镜头转向远处的媒体群,“ 刚才采访时说,这是‘新殖民主义’还是‘真慈善’,己经不用争论了。”
股价收盘时,默氏集团逆势上涨 4%。陈默望着 K 线图上的红色曲线,突然想起爷爷的怀表。表盖内侧的 “50 亿” 字样旁,还留着 “烤冷面 3 元” 的原始印记。他摸出手机给老张发微信,附上非洲孩子在光伏灯下读书的照片,后面加了句:“咱们的辣椒红素技术,说不定能帮他们的电池抗高温。”
深夜的庆功宴上,非洲联盟的代表举着棕榈酒敬过来:“陈总知道吗?你们的基金会让 20 个国家的总统在清洁能源协议上签了字。” 他突然压低声音,“下个月的非盟峰会,想请您当特别顾问。”
陈默望着窗外的星空,光伏板的蓝光在沙漠上投下流动的光斑,像片撒在非洲大地上的星星。他突然明白,这 50 亿从来不是成本 —— 就像当年那 100 元烤冷面摊,真正的财富,是让每个被光照亮的角落,都长出希望的模样。
“通知下去。” 他对着对讲机说,“把基金会模式复制到东南亚,让菜农联盟也参与进来。” 林小夏的相机快门声轻轻响起,镜头里的男人正对着光伏阵列微笑,怀表链在西装内侧轻轻晃动,仿佛在为这场跨越国界的光明事业,奏响新的节拍。
百元逆袭路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百元逆袭路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EV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