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演武场上,黄沙漫天。萧景琰站在点将台上,望着台下十万精挑细选的将士。这些士兵来自全国各地,有的是边关老兵,有的是禁军精锐,还有的是民间武艺高强的壮士。他们整齐列队,鸦雀无声,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作响。
"诸位将士!"萧景琰的声音在空旷的演武场上回荡,"今日召集你们,是为组建大梁新军——龙武卫!"
台下将士目光炯炯,充满期待。自从新皇登基、萧景琰出任摄政王以来,军制改革的消息就传遍全国。废除世兵制、实行募兵制、建立军校...一系列新政让这些热血男儿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。
萧景琰走下点将台,来到队伍中间。他没有穿朝服,而是一身轻便戎装,腰间挂着那把传国玉剑。自从燕北辰伏诛后,这把剑就成了他的随身佩剑,剑身上的北斗七星图案也恢复了平静,但萧景琰知道,其中蕴含的力量远未被完全发掘。
"龙武卫分左右两军,每军五万人。"萧景琰边走边说,"左军驻京畿,右军驻北境。你们将是第一批龙武卫,也是未来大梁军队的骨干!"
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,展开后是一幅精细的军队编制图:"龙武卫采用全新编制:百人为伙,五伙为队,十队为营,十营为军。每军配骑兵一万,弓弩手一万,刀盾手一万,长枪手一万,工兵与斥候一万。"
这种编制在大梁前所未有。传统军队多是按地域或家族划分,兵种混杂,指挥混乱。而萧景琰的新编制则分工明确,便于训练和指挥。
"从今日起,你们将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特训。"萧景琰收起竹简,"训练内容包括阵法、兵器、骑射、夜战、山地战等。训练结束后,考核优异者将担任各级军官。"
一名身材魁梧的边关老兵忍不住问道:"王爷,俺们这些粗人,真能学会这么多花样吗?"
萧景琰笑了笑,走到那名老兵面前:"你叫什么名字?来自哪里?"
"回王爷,小的叫石勇,原是雁门关守军,当了十年兵了。"老兵挺起胸膛答道。
"石勇,你在雁门关见过北燕铁骑吗?"
"见过!那些狗娘养的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,来去如风,我们步兵根本追不上。"石勇愤愤道。
"如果给你一队训练有素的弓弩手,专门对付骑兵,你能挡住他们吗?"
石勇眼睛一亮:"那敢情好!只要有足够的弩箭和掩护,保管射得他们人仰马翻!"
萧景琰拍拍他的肩膀:"这就是分工的好处。从今天起,你就专攻弓弩,三个月后,我要看你带出一队神射手来!"
石勇激动地单膝跪地:"小的定不负王爷所托!"
萧景琰又走向一名年轻士兵:"你呢?叫什么名字?有什么特长?"
年轻人有些紧张:"回...回王爷,小的叫林小七,家里是猎户,会...会使些弓箭..."
"好,你也去弓弩队。"萧景琰转向其他人,"你们都看到了,龙武卫讲究人尽其才。你有什么本事,就发挥什么本事。三个月后,我要看到的不是五千个士兵,而是一支无敌之师!"
这番话点燃了将士们的热血,演武场上爆发出震天的吼声:"誓死效忠大梁!誓死效忠王爷!"
萧景琰抬手示意安静:"效忠大梁是真,但不必效忠我。你们效忠的是大梁的百姓,是你们的父母妻儿。记住,龙武卫的第一条军规就是——不拿百姓一针一线!违者,军法从事!"
训练随即开始。按照萧景琰制定的计划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操练,首到星斗满天。除了传统武艺,他还亲自教授了许多新奇战法:如何利用地形设伏、如何配合不同兵种协同作战、如何在劣势下突围...
更让将士们惊讶的是,萧景琰还命人打造了一批新式装备:可折叠的云梯、带倒钩的弩箭、轻便坚固的藤甲...这些装备看似简单,却极为实用。
一个月后的深夜,萧景琰仍在军帐中研究沙盘。火凤端着一碗热汤进来:"少主,该休息了。"
萧景琰揉了揉酸痛的脖子:"北燕最近有什么动静?"
"探子回报,北燕正在边境集结军队,据说有十万之众。"火凤放下汤碗,"更奇怪的是,他们军中出现了几位神秘人物,身穿七星道袍,能呼风唤雨..."
"七星道袍?"萧景琰眉头一皱,"难道是..."
他猛地想起什么,从怀中取出传国玉剑。月光下,剑身上的北斗七星图案果然又有了变化——七颗星的位置与往常不同,而且天枢星格外明亮。
"果然如此!"萧景琰沉声道,"燕北辰虽死,但北燕的七星势力并未根除。看来他们又在打什么主意..."
火凤担忧地问:"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吗?"
"不仅要准备,还要主动出击。"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,"禀报陛下,请求先调派三千麒麟卫增援北境。同时,传令秦骏回来述职,加快龙武卫的训练进度,我要在两个月内看到成效!"
次日清晨,萧景琰召集所有龙武卫将士,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:"从今日起,训练强度加倍。三个月后,右龙武卫将开赴北境,与北燕一决高下!"
将士们不但没有畏惧,反而斗志昂扬。这些日子以来,他们亲眼见证了新式训练的威力,对萧景琰充满信心。
训练进入第二阶段。萧景琰开始教授更复杂的战术:如何利用烟幕掩护撤退、如何在水源下毒、如何伪装行军痕迹...这些手段在大梁传统军事思想中被视为"卑鄙",但萧景琰却认为:"战场上只有生死,没有卑鄙与高尚。"
又一个月过去,龙武卫己经初具雏形。弓弩手能在百步外射中铜钱,骑兵能驾驭未经驯服的野马,步兵能在一刻钟内搭建起简易营寨...这支军队的气质与传统大梁军队截然不同,更加灵活、凶悍。
这天,萧景琰正在校场检验新打造的连弩,一名侍卫匆匆跑来:"王爷,陛下驾到!"
萧景琰连忙整理衣冠,迎向校场入口。只见萧景炎一身便装,只带了几名贴身侍卫,正含笑看着他。
"臣弟参见陛下。"萧景琰恭敬行礼。
萧景炎扶起他:"景琰不必多礼。朕是来看看你的龙武卫练得如何了。"
萧景琰带兄长参观训练场。萧景炎看到士兵们矫健的身手、精良的装备、严明的纪律,不禁连连点头:"好!有此强军,何愁北燕不破?"
"陛下过奖了。"萧景琰谦虚道,"龙武卫尚在雏形,还需实战检验。"
萧景炎突然压低声音:"景琰,朕此次前来,还有一事相商。"他示意侍卫退下,"北燕使者昨日抵京,提出和亲之议,愿将三公主嫁与朕为妃,以修两国之好。"
萧景琰眉头一皱:"陛下如何答复?"
"朕暂时拖延了。"萧景炎叹了口气,"朝中不少大臣主和,认为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不如暂且答应..."
"不可!"萧景琰断然道,"北燕此议必有诈。燕北辰刚死不久,他们岂会真心求和?恐怕是想借和亲之名,行刺探之实!"
萧景炎点头:"朕也这么想。但若不答应,北燕便有借口开战..."
"战便战!"萧景琰目光炯炯,"龙武卫虽未完全练成,但己有一战之力。加上麒麟卫和边关守军,未必会输。"
"你有多少把握?"
萧景琰沉思片刻:"七成。但若再给臣弟三个月时间,可有九成把握。"
萧景炎苦笑:"北燕使者只给了十日期限。"
"那就假意答应和亲,拖延时间。"萧景琰计上心来,"可提出需按六礼程序,一步步来。光是纳采、问名、纳吉等前期礼仪,就可拖上数月。"
萧景炎眼前一亮:"好主意!就这么办。"他顿了顿,"另外,朕决定任命你为北伐大将军,总领边关军务。朝中若有异议,朕自会压服。"
"臣弟领旨。"萧景琰郑重应下。
兄弟二人又密议良久,萧景炎才起驾回宫。临行前,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:"景琰,大梁的未来,就靠你了。"
萧景琰目送兄长离去,心中沉甸甸的。他知道,一场大战在所难免,而龙武卫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。
接下来的日子,训练更加紧张。萧景琰甚至亲自下场,与士兵们同吃同住,示范各种战术动作。他的亲力亲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,将士们训练起来更加卖力。
一天夜里,萧景琰正在帐中研究北燕地图,火凤匆匆进来:"少主,营外抓到一个奸细!"
"带进来。"
不多时,两名龙武卫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进来。少年约莫十五六岁,瘦骨嶙峋,但眼神倔强。
"你是何人?为何窥探军营?"萧景琰沉声问道。
少年昂着头:"我不是奸细!我是来投军的!"
"投军?"萧景琰挑眉,"为何不走正门?"
少年咬了咬嘴唇:"我...我是从北燕逃来的。我爹是燕军小校,因反对攻打大梁被杀。我娘拼死送我逃出来,要我...要我报仇!"
萧景琰与火凤对视一眼,又问:"你叫什么名字?对北燕军情知道多少?"
"我叫燕小五。"少年眼中含泪,"我知道北燕军中有七个妖道,能呼风唤雨。他们正在炼制一种毒烟,准备用在战场上..."
萧景琰心头一震。这与之前探子的情报吻合!他示意侍卫给少年松绑:"你说详细些。"
燕小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:"那七个妖道住在中军大帐,每天午夜都会做法。我爹说他们用的是邪术,要吸取活人精气。每隔三天,就有一批俘虏被送进去,再没出来..."
萧景琰面色凝重。如果燕小五所言属实,北燕军中必有古怪。他命人带少年下去休息,然后召集心腹商议。
"七星妖道...莫非是燕北辰的同门?"火凤猜测道。
萧景琰摇头:"不像。燕北辰用的是七星夺运阵,而这些妖道似乎擅长毒术..."他忽然想到什么,取出传国玉剑。果然,剑身上的天枢星正闪烁着诡异的红光。
"看来北燕又在搞什么邪门歪道。"萧景琰沉声道,"必须尽快查明真相。"
次日,他派出一队精锐斥候,随燕小五秘密返回北燕边境,探查妖道虚实。同时,龙武卫的训练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。
三个月期限转眼就到。校场上,五千龙武卫整齐列队,气势如虹。萧景琰一身戎装,站在点将台上检阅部队。
"将士们!"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"三个月来,你们刻苦训练,脱胎换骨。今日,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!"
他宣布了一项惊人决定:左右龙武卫将进行实战对抗演习!左军扮演大梁军,右军扮演北燕军,在预设的战场上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。
"记住,演习如实战!"萧景琰厉声道,"受伤总比送命强!现在,出发!"
两支军队开赴预设战场——一片地形复杂的山地。萧景琰带着参谋团队在高处观战,通过旗语和鼓声指挥。演习持续了整整一天,最终左军以微弱优势获胜。
战后总结会上,萧景琰指出了双方的各种失误:"右军斥候侦查不力,导致中了埋伏;左军骑兵冲锋过早,损失惨重...这些都是血的教训!"
将士们心服口服。通过这次演习,他们真正认识到了新式战法的威力,也暴露了许多问题,正好在出征前改进。
演习结束后的第三天,斥候队带回了惊人消息:北燕七大妖道确实在炼制毒烟,而且己经接近完成!更可怕的是,他们抓到的俘虏不只是敌军,还有许多北燕自己的伤兵...
"伤兵?"萧景琰震惊不己,"他们连自己人都不放过?"
斥候队长面色凝重:"据燕小五说,那些妖道需要'忠诚之血'来炼制毒烟。他们认为伤兵为国流血,最为忠诚..."
萧景琰拍案而起:"丧心病狂!"他当即下令,"全军备战,三日后开赴北境!"
当夜,萧景琰独自在帐中研究对策。突然,腰间玉剑剧烈震动起来。他拔出剑,只见剑身上的七颗星全部亮起,排列成一个奇怪的阵型——西星在上,三星在下,宛如一个漏斗。
"这是...什么预兆?"萧景琰正疑惑间,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火凤冲了进来,脸色煞白:"少主!刚收到飞鸽传书,北燕己经发动进攻!边关三座城池沦陷,守军全部...全部化为了血水!麒麟卫也死伤严重,目前己经没有战斗力了。"
萧景琰握剑的手青筋暴起:"毒烟...他们竟然真的用出来了!"他深吸一口气,"传令下去,龙武卫即刻开拔,星夜驰援边关!"
"那朝廷那边..."
"我会亲自向陛下禀报。"萧景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"这一战,不仅关系大梁存亡,更关乎天下苍生!绝不能让北燕的邪术肆虐下去!"
当十万龙武卫浩浩荡荡开出军营时,萧景琰回头望了一眼京城方向。他知道,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,但为了大梁的未来,为了那些信任他的将士,他必须胜利!
传国玉剑在腰间微微发热,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心。剑身上的七星图案闪烁着神秘的光芒,似乎在预示着什么...
南派的神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GO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