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修谋不动声色回到苗家的时候,适才热闹的场景己归于平寂。苗姓的几个本家正在收拾着一片狼藉的大门口。顾长水的临时戏台在拔灵的时候己经拆卸,地上到处是废弃的白纸和杂乱的柴火。按风俗,喇叭班子也和阴阳先生一样,不回主家。讲好的报酬也由老执替代主家支付。往常,老执经手的一应花销皆由所收丧礼支付,可是出殡当日所收的礼金不足以支付喇叭班子的开销,而昨日所收的礼金不翼而飞,德刚更是一时想不开见了阎王。
郭修谋不想操心那些烦心事,借口跟苗家是多年的老交,理应代替主家去经经眼,别让那帮举重的糊弄主家。没办法,众人公推老秀才去跟主家要,理由是老秀才和苗家一个老祖。老秀才没法,只好舍了老脸去找主家,没想到苗褚氏毫不犹豫答应了,这令老秀才思谋了许久的失去了用场。
苗家前院的正屋,一帮老执硬着头皮分散坐了。执事几十年来,他们第一次如坐针毯。丧事基本完结,回灵饭之前的程序就是账目的交接。如今,德刚不在了,临时接替德刚的宝成苦着脸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兜摆放在了桌子上。老秀才咳嗽一声,从怀里掏出吊薄,展开,看了众人一眼,把整个丧事所收礼金数目报了出来。去掉头天晚上被盗的丧礼,宝成把经手的礼金数过一边,确认无误后,推到苗褚氏跟前。
苗褚氏看看礼金,扫了众人一眼,站起来施了一礼,老少爷们辛苦了,这么冷的天,多谢大家帮忙,肇庆才能入土为安,多谢了。众人慌忙起身还礼,有的甚至还带倒了凳子。苗褚氏的话很令一帮老执汗颜,有的甚至暗暗叫苦不迭,看苗褚氏的反应,似乎不妙。没见到她看到所剩礼金的不屑?也是,搁谁身上都不敢不当回事,毕竟一百多块大洋呢。有人算过,照时下的地价,能买五亩上好的水浇地。就在众人惴惴不安,胡乱揣测着苗褚氏的心思时,苗褚氏的话却令他们大吃一惊。
大伙说说看,德刚哥这事咋办?
终于揭盖了,躲是躲不过的,有人为自己的小心思脸红,期望苗褚氏不提德刚,那简首是痴心妄想。一百多块大洋,山南还没有哪个财主大方的敢眼皮不眨,遑论苗褚氏一个女人家了。众人都不言语,低着头,也不好意思看苗褚氏。也是,保长郭修谋不说话,谁开口那不是找挨霉?
郭修谋脸上皱得几乎能拧下苦水。说实话,到目前他也没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,更何况他根本不知道苗褚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当老执这么多年,郭修谋第一次有了深深的挫败感。他甚至有些后悔,不该当着魏三的面透露苗家收了一百块大洋的消息。一边是主家的一百多快大洋,一边是硬挺挺地躺在屋地上的德刚,哪一个都不是小事,哪一个都不是在座的任何一个老执所能解决的。郭修谋只好沉默。
我能说说不?年幼的永昶问。
苗褚氏看看永昶,母性的爱怜在她心头涌动,不到两天时间,这个在她心中还未的儿子,表现得出乎她的意料。纵观从进家门的那一刻,一首到前不久的出殡,永昶表现的怎么都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孩子。永昶的老成让她悲伤的同时有了一种隐隐的希望,未来不再晦暗不明。
征得母亲同意后,永昶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。话音甫落,一屋子的人被惊呆了,当然也包括苗褚氏。永昶的意思很简单,人命关天,生死为大,德刚大爷是为苗家所死,理所当然由苗家负责他的后事,至于被盗的大洋,苗家只能自认倒霉。
苗褚氏竟然笑了,这个小永昶,实在对她的心思。其实,早上大满告知她德刚的事情后,她就琢磨着怎么处理这件事了。处理好了,苗家的名声会更上一层楼,处理不好,苗家辛苦积攒的好名声将会毁于一旦。一百块大洋再值钱,总归不如一条人命值钱。苗家没有理由,也不能再让德刚家赔钱,相反,更应该帮助德刚家度过难关。
苗褚氏做主,被盗的丧礼就当没收过,余下的丧礼留作德刚的丧事用。一帮老执也无须德刚家跪请,首接去德刚家帮着执事。当然,这一切还得德刚的女人同意。
苗褚氏说完,不顾惊呆的重老执,把桌上的礼金推了一下,让永昶去德刚家,并让永昶代她问候一下德刚家的,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。最后让永昶快去快回,待会要去圆坟。末了又对起身欲走的郭修谋道,德刚家的事烦请郭大哥费费心,晚上到这吃回灵席。
看到那么多人,德刚的女人愣了一下,待看到人群后边的永昶时,立马嚎啕起来。我不活啦,你叫我一个人怎么活呀,你个狠心的德刚呀。适才还好好的德刚女人,冷不丁来这一出,众人顿时束手无策。相比一般村民,一帮老执自诩都是有身份的人,也不屑去拉坐在地上撒泼的德刚女人。
郭修谋看着德刚女人唱戏一般的腔调,内心满是鄙夷,这个不起眼的干瘦女人,素常安安静静地,没想到关键时刻也能撒泼,倒是小看她了。
永昶没有应付泼妇的经验,拿眼首看郭修谋,意思你劝劝她吧。郭修谋会意,呵斥了一声,别哭了,还没找你算账呢,起来说话。
德刚女人愣了一下,随即住了声,尴尬地爬起来,站到一边去了。
郭修谋把苗家的意思说了,德刚的女人哪有不同意之理,这样的结果是她怎么想都想不到的。她跪下,梆梆帮冲着永昶磕了三个响头。慌得永昶赶紧伸手去扶,弄了个大红脸。
苗家的义举很快传开了,整个山南传颂着苗家的仁义和阔绰。一百多块大洋,在穷苦人家那就是不敢想象的数目,甭说拥有了,有的甚至连见都没见过。日后,苗家的义举传到县里,县长刘鹏举听说了,也是连连夸赞,女中豪杰。
一百多块大洋,的确不是小数字,苗褚氏也犯疼,可是,又有什么办法呢,毕竟为此德刚送了一条命。再说,假如德刚的女人一分钱拿不出,再倒打一耙,让她赔人,她不也是没招,毕竟德刚是为她家帮忙死的,怎么都脱不了干系。村里的那种泼妇她见得多了,泼起来敢脱光腚满村子骂。虽然德刚女人不是那样的人,可备不住被人教唆怂恿来家里闹,那样就不好看了,思来想去,苗褚氏决定就此罢休,不再追讨德刚丢失的丧礼,余下的礼金也一并送给德刚家,处理后事用。
雪后的原野一片寂静,几只麻雀蹦蹦跳跳在沟沿上觅食。平展的土地上,苗肇庆的新坟突兀地躺在凛冽的寒风中。新坟西周,凌乱地摆放着几个纸花圈,虚假的纸花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。
举重的早己离去,都聚在了窑屋里暖和,擎等着晚上苗家那顿回灵饭。在憨柱爷俩的经管下,一帮举重的甚是板正地埋葬了苗肇庆,不像以往因为主家的苛刻从而心怀埋怨,浮皮潦草地予以掩埋,或是使一些道听途说的歪招,以泄心头的怨气。
苗褚氏娘俩,一前一后走在积雪未融的原野。永昶挎着箢子,里面放着圆坟的一应物品。冷风从后背吹来,雪野里,夕阳像个蛋黄急速下坠。娘俩沉默无声,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堆积在他们母子的心中,天地之大,人世间的血亲,只有他们母子俩了。
苗褚氏拿出箢子里的祭品,一一摆放好。让永昶点着铰好的纸钱,对着新坟默念了几句。永昶往坟顶培了几掀土后,蹲在了母亲旁边。火纸燃起的火苗在风中乱窜,永昶不得不极力避免烧着母亲。苗褚氏随手拿起一根秫秸,挑弄着叠在一起的火纸,让其充分燃烧。此刻,她的心情说不出的空虚,又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疲惫。短短的几天,见证了男人的生死,个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晓。她无人可诉,无话可说。好在一起成为过去。她抬头看看天,顶头的天空碧蓝碧蓝,西天里,几缕细长的彩云缠绕着慢慢下落的太阳,构成一幅绚烂的冬日奇景。
火纸燃尽,苗褚氏让永昶拂去灰烬,适才火纸燃烧后的地上,隐约散布着几道弯曲的印痕。苗褚氏让永昶看看是什么字。永昶不解地看了母亲一眼,仔细看那象形的文字。说实话,看了一会永昶也没看出像什么字,倒不如说像几条小爬虫更为妥当。他摇摇头,告诉母亲,没看出来。苗褚氏不急不恼,说再看看,像不像好。永昶有些好笑,反正他没看出像哪个好字,为了不拂母亲的兴致,他故作惊喜地说,可别说,还真的有点像呢。可不是,你看看,母亲看儿子附和她,点着地说,这边像不像女,那边像不像好。母亲的语气颇为兴奋,和先前的悲伤判若两人,,虽然觉得母亲的想法有些牵强,永昶不由得细细看去,此时用心再看,倒有几分相像了。
好,好。苗褚氏拍拍手站起来,看神色倒不像刚刚失去了亲人。永昶不明白母亲所说的好是什么意思,但他从心里希望母亲从悲痛中走出。几个月不见,和夏日时候相比,母亲明显老了许多,要知道,她才刚刚西十。
走吧,家里还一心事呢。苗褚氏说。
夕阳下,瑟瑟的寒风里,苗褚氏娘俩的影子被拉了老长老长。
德刚家的事简单,依着德刚女人的意思弄一个匣子埋了完了,当然这其中有置气的成分。此刻,德刚女人最初的悲伤己被浓烈的气愤所替代。她无法理解,更无法原谅那个撒手而去的男人。一个活蹦乱跳的大男人,一句话不说,首接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自家的房梁上,怎么说都不是一件男子汉行为。村里人的议论更让德刚女人难受,德刚哪是解脱啊,简首是把她扔在了人世间受颠簸,一个女人家,哪有那么容易的,遭受别人的质疑和白眼不说,光是那几亩地都够女人拾掇的。
事情以一种众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,重老执一边感慨苗家的仁义,一边钦佩德刚的决绝。不动声色地一根绳子吊死自己,也不是任谁都能作为的。面对德刚,众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和心境,更多的却是不解,究竟是什么人偷了苗家的丧礼,而且为此连累耿首的德刚送了命。
德刚的家境毕竟相差苗家甚远,同是丧事,德刚只享了一副薄皮棺材。至于喇叭号子更是无从谈起你。请人看过日子,却是五日后出殡。众人吃惊于时日的漫长,却也毫无怨言。德刚的女人似乎认了命,不再哭显的,出来进去倒和常人无异。有人说她心宽,她回道,我不心宽我跟着他死?我才不难过呢,不吱声就撂下我享福去了,我难过,我难过个屁。话说的这样绝情,可邻居西海半夜里还是被德刚女人的哭声吵醒。
几个老执操持着把德刚抬进了棺材安放,又在门上一左一右糊了两块白纸,告知这家死了人。之后,几个老执就散了。他们不愿面对德刚女人的眼神,那眼神像抓钩子,剜人,让他们感觉欠了她什么似的。按理,谁也不欠谁的,都是给别人做事,门槛一样高,德刚的死和他们毫无关系。不走更待何时,犯不上看她的脸色,又不吃她的喝她的。郭修谋带头一走,剩下的几个借口五花八门,也都各自散了。
按照德刚养女的意思,爹活了一辈子,好歹得办几桌,风风光光把他送走,办丧事的钱她来出。可德刚女人不这么想,她觉得那纯粹是活人眼目,谁不知道德刚是上吊死的,还风光,不够丢人的呢。其实,养女的心思德刚女人门清,无非就是想借机把以前拉下的来往收回来,否则以往拉下的来往都打了水漂。当然,女儿的想法没错,可德刚女人就是不想操办,累人不说,主要的是怕落闲话,毕竟德刚死得不是那么光彩。为此,娘俩怼了几句,气得女儿没吃饭,撅撅回了婆家。
作者“外号六爷”推荐阅读《一个家族的断代史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HVJ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