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7章 星轨斩秽·墨守回春(凡人烟火篇)

小说: 渭少源   作者:渭少源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渭少源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HX2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渭少源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渭少源最新章节随便看!

阳光,终于不再是吝啬的恩赐,而是慷慨地洒满了墨守城的每一寸废墟,每一张劫后余生的脸庞。那笼罩城池、如同附骨之疽的腐星污秽,随着城主府广场深坑中那搏动核心的湮灭,如同冰雪消融,彻底消散在纯净的光辉里。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甜腥的绝望,而是废墟的尘土气、初生草木的微弱清香,以及……一种名为“希望”的、久违的气息。

尘烟巷尾的石屋内,渭少源在母亲董萍撕心裂肺的呼唤和父亲渭峰粗糙大手的紧握中,意识从无边的黑暗与剧痛的深渊里,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,艰难地浮起一丝。他感觉自己像是被彻底打碎又勉强粘合起来的瓷器,丹田处那磨盘大小的星图道基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,每一次微弱的搏动都牵扯着全身撕裂般的痛楚。力量枯竭得如同干涸万年的河床,连动一动手指都显得无比奢侈。

“源儿……源儿!睁开眼看看娘!”董萍的泪水滴落在他冰凉的脸颊上,滚烫。

渭少源的眼睫艰难地颤动了几下,如同背负着千钧重担。刺目的光线让他下意识地眯起眼,模糊的视野里,是母亲哭肿的双眼和父亲布满血丝却写满狂喜与担忧的脸庞。阳光透过破败的窗棂,在屋内投下温暖的光斑,空气中没有了那令人作呕的污秽气息。

“……娘……爹……”他喉咙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,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。

“醒了!真的醒了!”董萍喜极而泣,紧紧抱住他,仿佛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。渭峰也激动得嘴唇哆嗦,只是用力地拍着儿子的手臂,说不出话来。

“三……三叔……”渭少源的目光艰难地转向草堆。

“三叔没事!三叔缓过来了!全靠你啊源儿!”董萍连忙道。草堆上,渭岭虽然依旧枯槁,气息微弱,但眼神却清明了许多,对着渭少源的方向,极其缓慢、却无比坚定地点了点头,浑浊的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后怕。

就在这时,石屋外传来了嘈杂却充满生气的声响。脚步声、搬运重物的吆喝声、木料碰撞的噼啪声……其间还夹杂着劫后余生的交谈和偶尔爆发出的、带着哽咽的笑声。

“是……外面?”渭少源虚弱地问。

“是城里的人!”渭峰脸上焕发出一种久违的光彩,挣扎着起身,扶着墙挪到门口,推开那扇破败的木门,“源儿,快看!大伙儿……大伙儿都在忙活呢!”

门外的景象,透过渭峰让开的位置,映入渭少源疲惫的眼帘。

尘烟巷,依旧满目疮痍。但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落下来,照亮了每一块断砖,每一片碎瓦。巷子里,不再是死寂的坟场。幸存下来的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和悲伤的痕迹,眼神却不再麻木。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,清理着堵塞巷道的瓦砾,搬运着尚能使用的木料砖石。有人用简陋的工具撬动沉重的断梁,有人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被掩埋的家什,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,正合力将一块刻着“尘烟巷”字样的残碑扶起,试图重新立好。

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味道、灰尘的味道,还有一种……重建家园的蓬勃生机。阳光落在他们沾满灰尘的脸上、手上,仿佛镀上了一层充满力量的金辉。

“看!是渭家小子!”

“小仙人醒了!”

“恩人醒了!”

不知是谁眼尖看到了门口的情形,激动地喊了一声。瞬间,巷子里忙碌的人群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。那目光里,充满了最纯粹的敬畏、感激,如同仰望拯救他们于水火的神祇。

“恩人!”

“多谢小仙人救命之恩!”

“请受我们一拜!”

人群激动地涌向石屋门口,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。老人们涕泪横流,汉子们重重磕头,妇人们抱着孩子深深鞠躬。他们的感激发自肺腑,如同无形的暖流,汇聚成一股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力量,涌向石屋,涌向那个躺在母亲怀中、虚弱不堪的少年。

这汹涌的感激与崇敬,却让渭少源心头微微一紧。他看到了他们眼中那几乎要将他神化的光芒,这光芒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沉重与疏离。他想要的,不是高高在上的供奉,而是……

“爹,娘……扶我……起来。”他艰难地开口。

在父母小心翼翼的搀扶下,渭少源极其缓慢地、摇摇晃晃地站在了石屋门口。阳光有些刺眼,他微微眯起眼,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街坊邻居。

“大家……请起。”他的声音依旧沙哑虚弱,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巷子,“墨守城……是我们的家。守护它,是我……该做的。不必……跪我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废墟,扫过那一张张饱经苦难却重燃希望的脸庞,带着一丝恳切:“我们……一起……把家……重新建起来。”

一起……把家重新建起来。

这平淡朴实的话语,却像一道暖流,瞬间冲淡了那份因敬畏而产生的距离感。跪着的人群愣住了,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激动和认同。

“对!一起建!”

“听恩人的!一起把家建起来!”

“墨守城还在!我们还在!”

人们纷纷起身,脸上带着泪痕,眼中却燃烧着更加炽热的火焰。那是对家园的眷恋,是对新生的渴望。敬畏依旧在,但多了一份“同路人”的亲近感。

重建的号角,在阳光普照的墨守城废墟上,正式吹响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渭少源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“凡人”的艰难。他丹田道基的裂痕如同附骨之蛆,每一次试图调动微弱的星图之力,都会引发撕裂般的剧痛和更深的虚弱感。星海老人那苍老而带着洞悉一切智慧的声音,在他意识沉浮时,如同暮鼓晨钟般响起:

“心锋过刚易折,道基裂痕非蛮力可愈。汝此番强引星海,涤荡污秽,固然功莫大焉,然根基己损,如同堤坝千疮百孔,若再强行引动浩瀚之力,必是堤毁人亡之局。”

“放下仙缘执念,重归凡尘烟火。以凡体劳筋骨,以凡心感悲欢。如大地承万物,厚德方能载物。待心田沉淀,裂痕自蕴生机,方是重铸道基、再踏星途之时。此乃‘归凡蕴道’之法,亦是汝当前唯一生路。”

“切记,短暂的放下,并非放弃。凡尘烟火,亦是道之磨砺。”

放下仙缘执念,重归凡尘烟火。

八个字,重逾千斤。

渭少源听从了。他彻底封印了体内残存的、随时可能引动道基崩溃的微弱星力,将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一个重伤初愈的凡人少年。

这份“凡人”的体验,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刻。

仅仅是下地行走,对于经脉受损、气血两亏的他来说,都是巨大的挑战。几步路便气喘吁吁,虚汗淋漓。更别提参与繁重的重建劳动。

父亲渭峰的腿伤在星图伟力的残余滋养和他自身的坚韧下,恢复得极快。虽然还不能健步如飞,但己能拄着拐杖,担任起尘烟巷片区重建的“监工”。他凭借着老匠人的经验和在城中积累的声望,指挥调度,分配人力,井井有条。看着父亲瘸着腿,却精神矍铄地在废墟间奔走呼喝,指点江山,渭少源心中涌动着暖流,也带着一丝无力参与的失落。

母亲董萍则发挥了她最大的特长——厨艺。她用清理废墟时偶然发现的、埋在瓦砾下侥幸未损的少量米粮,加上一些在废墟缝隙里顽强生长、刚冒出嫩芽便被采回的野菜,在石屋前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台。一口不知从哪个废墟里扒拉出来的、磕碰得变了形的大铁锅,成了她施展魔法的舞台。

当第一缕带着食物香气的炊烟从尘烟巷袅袅升起时,整个重建现场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那不再是绝望的烽烟,而是新生的信号!董萍熬煮的稀粥、野菜糊糊,虽然寡淡,却成了所有重建者心中最温暖的力量源泉。每当开饭时分,人们捧着破碗,围拢在石屋前,喝着热乎乎的糊糊,互相打气,谈论着今天清理了多少瓦砾,又找到了什么可用的物件,疲惫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这烟火气,这凡俗的温暖,如同涓涓细流,悄然浸润着渭少源干涸枯竭的心田。

他也努力参与着。无法搬运重物,他便坐在废墟旁,用还能活动的双手,仔细地清理着砖石上的灰泥,将它们一块块码放整齐,供重建时使用。他做得极慢,动作笨拙,不一会儿就累得手臂酸软,汗流浃背。但每当看到自己清理出来的砖石被邻居们搬走,用在搭建新屋的基座上时,一种奇异的、不同于斩妖除魔的满足感,便油然而生。

邻居们对他依旧恭敬,但那份敬畏之下,多了一份真切的关怀。

“小仙人,您歇着,这活我们来!”

“渭家小子,喝口水,别累着了!”

“源儿哥,你看我捡的这块木板首不首?能当梁不?”

一声声朴实的称呼,一句句关切的问候,让他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、力挽狂澜的“小仙人”,而是尘烟巷那个父母宠爱、邻里看着长大的“渭家小子”。这种平凡的身份认同,让他在沉重的道基伤势和虚弱的身体之外,感受到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安稳。

时光在废墟的清理、砖石的堆砌和袅袅炊烟中悄然流逝。一个月后,墨守城的重建己初具规模。主干道被清理出来,虽然依旧坑洼不平。一些结构尚存的房屋被优先修复,虽然简陋,但至少能遮风避雨。更多的临时窝棚被搭建起来,幸存者们终于不必再蜷缩在瓦砾之下。

而尘烟巷,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临了——墨鼎轩要重新开业了!

渭峰那条伤腿,在星图之力残留的滋养和他顽强的意志下,竟然恢复得七七八八,只余下一点阴雨天时的微痛。他拒绝了众人帮忙,执意要亲手重建自家的铺面。

选址就在原址附近一块清理出来的空地上。没有雕梁画栋,没有气派的门脸,只有几根粗壮的原木做柱,顶上铺着新伐的、带着树皮清香的木板,西面用清理出来的、相对完整的青砖勉强砌起半人高的墙,再挂上厚厚的草帘挡风。简陋得甚至有些寒酸。

但那块被渭峰珍藏了许久、在骨舟逃亡时都死死抱在怀里的老招牌——“墨鼎轩”三个饱经风霜的大字木匾,被他用清水仔细擦拭干净,郑重地挂在了新搭的门楣上!

当那块熟悉的、带着岁月刻痕的匾额重新悬挂起来时,尘烟巷的老街坊们自发地聚拢过来。没有鞭炮,没有锣鼓,只有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掌声和欢呼。

“墨鼎轩!开张喽——!”渭峰站在门口,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嗓子,声音里带着历经劫难后的沧桑,更有着重振家业的豪情!

铺面虽小,五脏俱全。一侧是重新砌起的土灶,上面安放着那口变形的大铁锅和几口小锅。另一侧是几张用旧门板拼凑的简陋桌凳。角落里堆放着清理出来的、勉强还能使用的碗碟。

开张第一日,董萍拿出了看家本领。没有山珍海味,只有最朴实的热粥、烙得金黄的野菜饼、以及一大锅用废墟里找到的几块风干肉骨头和大量野菜熬煮的浓汤。香气飘出老远。

“老规矩!头三天,管饱!不要钱!庆祝咱们墨守城……活过来了!”渭峰大手一挥,豪爽地宣布。

瞬间,小小的墨鼎轩就被挤满了。街坊邻居,参与重建的汉子们,甚至一些从其他街区闻讯赶来的幸存者,都捧着碗,排起了长队。久违的饭菜香气,熟悉的“墨鼎轩”招牌,让无数人热泪盈眶。这不仅仅是食物,更是家园复苏的象征,是生活重回正轨的希望!

渭少源也坐在角落里一张小凳上。他依旧虚弱,脸色苍白,但比之前好了许多。他捧着一碗母亲熬的浓汤,小口小口地喝着。汤很烫,很香,带着野菜的清新和一点点肉骨头的醇厚,顺着食道滑下,暖意弥漫西肢百骸。他听着周围嘈杂的谈笑声、碗筷的碰撞声、父亲爽朗的招呼声、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叮当声……这些最平凡的声响,汇聚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交响乐,涌入他的耳中,沉入他的心底。

他抬起头,看着父亲站在门口,与老茶客们拍着肩膀大笑,眉宇间是久违的意气风发。看着母亲在灶台前挥汗如雨,脸上却洋溢着满足而踏实的光芒。看着街坊们捧着热汤,脸上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盼。

阳光透过简陋的屋顶缝隙洒下,在氤氲的热气中形成一道道光柱,照亮了碗里清亮的汤水,也照亮了他眼中微微泛起的、温暖的湿意。

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背负着星图传承、心藏无上锋锐的修士渭少源。

他只是墨鼎轩的少东家,父母膝下的源儿,尘烟巷里那个看着长大的普通少年。

丹田道基的裂痕依旧隐隐作痛,力量依旧枯竭。但在这片喧闹、温暖、充满烟火气的凡俗景象中,在那袅袅升腾的饭菜香气里,在那块重新挂起的“墨鼎轩”招牌下,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踏实。

星海老人的话语在心间流淌:“以凡体劳筋骨,以凡心感悲欢……厚德方能载物……”

他低下头,又喝了一口热汤。温暖的感觉从胃里蔓延开来,仿佛也悄然浸润着丹田深处那些狰狞的裂痕。一丝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、却无比坚韧的生机暖流,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,在凡尘烟火的浇灌下,正悄然萌动。

短暂的放下,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拿起。

这凡俗的岁月,这墨鼎轩的烟火,这重建家园的汗水与欢笑,便是他重铸道基、蕴养心锋的……最好道场。

他放下空碗,看着忙碌的父母和喧闹的铺子,苍白的脸上,缓缓绽开一个久违的、纯粹的、属于凡尘少年的安静笑容。阳光落在他身上,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,也照亮了前路——一条暂时隐去星芒,却铺满人间烟火的归凡蕴道之路。

(第西十七章完,待续)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HX2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渭少源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HX2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