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七章:初遇武媚娘,我喜欢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贞观: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ISR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入夏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整整三日,蜀王府偏院的泥土被浇得透湿。雨停当日清晨,张老圃蹲在玉米苗前,手里捏着小耙子轻轻划开土面,忽然眉梢一扬:“殿下,您瞧!玉米开始扎根了!”

李恪凑过去一看,只见松散的泥土下,几缕白色的须根正顺着盆壁蔓延,顶端的嫩芽也抽出了新的叶片,透着鲜活的嫩绿色。苏轻晚提着竹篮走来,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绿豆汤,见此情景也笑了:“看来之前的劫难没白受,这玉米苗反倒长得更壮实了。”

赵方在一旁收拾着被雨水打落的藤蔓,忽然想起什么,挠着头道:“殿下,之前您说要去洛水畔的农户家看看粟米长势,今日天放晴,正好适合出门。俺这就去备马车?”

李恪点头应下。自太子和魏王被处罚后,司农寺在公孙无忌的打理下渐渐恢复秩序,但民间对新粮种仍有疑虑,若能亲眼看到农户试种的粟米丰收,或许能为后续推广土豆、玉米铺路。他转身叮嘱苏轻晚:“偏院的苗还劳烦你多照看,尤其是那盆受过伤的玉米,别让旁人碰。”

苏轻晚温声应下,目送李恪和赵方的马车驶出王府。

洛水畔的农户多是去年受过赈灾粮恩惠的人家,见蜀王亲自来访,纷纷热情地引着他去田埂看粟米。金黄的粟穗压弯了秸秆,农户老周捧着一把粟米笑道:“殿下送来的种子就是好,往年一亩地收三百斤就不错了,今年怕是能多收五十斤!”

李恪正与老周说着种植技巧,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执声。循声走去,只见河边的柳树下,一个身着浅青色襦裙的女子正弯腰捡拾散落的竹简,旁边两个皂衣小吏却叉着腰,语气蛮横:“这洛水畔的地都是官府划定的粮田,你在此处晾晒竹简,若是误了粟米灌溉,你担待得起吗?”

女子抬起头,李恪只觉眼前一亮。她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银簪子,眉眼清丽却透着股韧劲,手里紧紧攥着一卷竹简,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:“此处是洛水滩涂,并非粮田,官爷怕是记错了地界。再说我晾晒的是农书竹简,并非杂物,怎会误了灌溉?”

“你还敢顶嘴!”一个小吏上前就要去夺她手里的竹简,李恪连忙上前拦住:“住手!光天化日之下,你们怎能欺负一个女子?”

小吏见来人衣着华贵,腰间佩着蜀王令牌,顿时吓得脸色发白,连忙躬身行礼:“不知是蜀王殿下在此,臣……臣只是例行巡查。”

李恪冷声道:“巡查?我看你们是借机刁难。洛水滩涂的地界文书我看过,确实不属于粮田,还不快给这位姑娘道歉?”

两个小吏不敢多言,连忙向女子赔了罪,灰溜溜地走了。

女子起身整理好竹简,对着李恪屈膝行礼:“多谢殿下解围,民女武媚娘,见过蜀王。”

“武媚娘?”李恪心中微动,这个名字他曾在史书里见过,却没想到会在此处偶遇。他看着女子手里的竹简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农桑记载,不禁好奇:“姑娘为何会研究农书?”

武媚娘捧着竹简,眼中闪过一丝光亮:“民女家乡曾遭旱灾,百姓因缺粮流离失所。民女便想,若能找到高产的粮种,或许能让百姓少受些苦。听闻蜀王殿下正在培育新粮种,民女还想向殿下请教一二。”

李恪没想到她竟对新粮种感兴趣,便邀她一同在洛水畔散步,随口聊起土豆和玉米的特性。武媚娘听得认真,时不时提出些见解,从土壤湿度到气候适应,句句都说到了要害,倒让李恪刮目相看——寻常女子多关注诗词女红,她却对农桑之事如此精通,实在难得。

两人正聊得投机,赵方忽然匆匆跑来:“殿下!不好了!王府来人说,偏院的玉米苗被人挖走了!”

李恪脸色骤变。那盆玉米苗虽受过伤,却是最早发芽的一株,若是被人拿走,怕是会用来做手脚。他连忙与武媚娘道别,转身跳上马车,快马加鞭赶回王府。

回到蜀王府偏院,只见苏轻晚正急得眼圈发红,张老圃蹲在空花盆旁,手里捏着半截断掉的须根,气得首跺脚:“肯定是太子或魏王的余党干的!俺明明让人守着偏院,怎么还是被他们钻了空子!”

李恪查看了现场,发现偏院的后门有被撬动的痕迹,地上还留着半个熟悉的鞋印——与上次潜入王府泼烂根水的鞋印一模一样,只是这次的鞋印边缘沾着些特殊的红土,这种红土只有城外的乱葬岗附近才有。

“赵方,你带人去乱葬岗附近搜查,重点查有没有刚翻动过的泥土。”李恪沉声道,“轻晚,你回忆一下,今日可有陌生人进出王府?”

苏轻晚仔细想了想,忽然脸色一变:“今日午后,有个自称是司农寺派来的小吏,说要查看玉米苗的生长情况,我见他拿着公孙先生的手令,便让他进了偏院。可他走后没多久,就发现玉米苗不见了!”

“公孙先生的手令?”李恪皱起眉,立刻让人去请公孙无忌。

公孙无忌赶来后,看到空花盆,又听闻了司农寺小吏之事,顿时脸色凝重:“我从未派人去查看玉米苗,那手令定是伪造的!而且,太子虽被闭门思过,但他的亲信还在司农寺任职,怕是他们想拿玉米苗做文章,污蔑殿下培育的粮种有毒。”

众人正一筹莫展,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,武媚娘竟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:“殿下,民女或许能帮上忙。”

李恪愣住了:“武姑娘,你怎么会来这里?”

武媚娘打开布包,里面竟放着一株带着泥土的玉米苗,正是被偷走的那株!她解释道:“民女离开洛水后,见两个男子鬼鬼祟祟地抱着花盆往乱葬岗走,觉得可疑便跟了上去。他们在乱葬岗挖了坑,刚要把玉米苗埋了,民女就趁他们不注意,把玉米苗抢了回来。”

张老圃连忙接过玉米苗,仔细查看后松了口气:“还好根须没断,只是沾了些湿土,重新栽进花盆还能活。”

李恪看着武媚娘,心中满是感激:“多谢武姑娘出手相助,只是你孤身一人,若是被那些人发现,岂不是很危险?”

武媚娘笑了笑,眼底闪过一丝狡黠:“民女自幼跟着父亲学过些拳脚功夫,对付两个小毛贼还是没问题的。而且,民女在那两个男子身上,发现了这个。”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,上面刻着一个“承”字——正是太子李承乾的贴身玉佩。

公孙无忌接过玉佩,脸色一沉:“看来确实是太子的人干的!他们偷走玉米苗,怕是想埋在乱葬岗,再散播谣言说玉米苗有毒,导致农户死亡,以此阻碍新粮种推广。”

李恪看着失而复得的玉米苗,又看了看眼前的武媚娘,忽然觉得这场意外或许并非坏事。他对着武媚娘深深行了一礼:“今日若非武姑娘,后果不堪设想。不知姑娘可有什么心愿,本王定当尽力相助。”

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轻声道:“民女只求能留在殿下身边,协助殿下培育新粮种,为百姓做些实事。”

李恪愣了愣,随即笑道:“求之不得。”

夕阳西下,武媚娘跟着张老圃学习如何栽种玉米苗,苏轻晚则在一旁帮忙递工具。而今日与武媚娘的偶遇,或许也是命运的安排。

作者“花无缺与小鱼”推荐阅读《贞观: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ISR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贞观: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ISR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