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明离去的脚步声刚在庭院中消失,李恪便将手中的河工报告重重拍在案上。烛火被气流掀得剧烈晃动,映着他眼中翻涌的冷光。
“赵方。”
“末将在!”赵方推门而入,甲胄上的铜环碰撞出清脆声响。
“带三十亲兵,换上便服散布在刺史府西周。”李恪指尖在案几上轻叩,“崔明吃了闭门羹,今夜定会有动作。告诉弟兄们,遇袭不必留手,抓活口。”
赵方眼中闪过厉色:“殿下放心,保证完成任务!”
夜色如墨,齐州城陷入沉睡时,刺史府西角的围墙外忽然窜出十几个黑影。他们身形如狸猫般敏捷,踩着墙根的阴影摸到角门处,为首之人从怀中掏出一根细铁丝,三两下便捅开了门锁。
“动作快点,拿到粮草就撤!”黑影压低声音吩咐,正要推门而入,忽听头顶传来破空之声。
“嗤!嗤!”
数支弩箭精准地钉在门框两侧,箭羽兀自震颤。黑影们顿时僵在原地,还没反应过来,周围便亮起数十盏灯笼,将角门照得如同白昼。
“崔家的狗,果然敢来送死!”赵方提着长刀大步走出,身后亲兵齐刷刷拔刀,刀锋在灯光下泛着寒光。
黑影们见状心知中计,为首之人咬牙道:“杀出去!”可刚冲两步,就被迎面而来的刀光逼了回去。亲兵们早己列成阵势,刀砍斧劈间竟无半分破绽,不过半柱香功夫,十几个黑影便被尽数拿下,只伤未亡。
李恪坐在书房品着冷茶,听着院外的打斗声渐渐平息。赵方押着个被打掉门牙的黑影进来时,那人还在挣扎怒骂:“李恪小儿!我家公子不会放过你的!”
李恪放下茶盏,缓步走到黑影面前。这人手腕上露出半截刺青,是朵扭曲的莲花——那是崔家死士的标记。
“崔明让你们来偷粮草?”李恪声音平淡,却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黑影梗着脖子不说话,李恪忽然笑了,对赵方道:“听说崔家死士都练过铁布衫?去取桶醋来,把他扔进去泡着。”
黑影脸色骤变。铁布衫最怕酸浸,醋水渗进伤口的滋味比凌迟还难受。他刚要破口大骂,就被亲兵堵住嘴拖了下去。片刻后,院外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,其余被绑的黑影吓得浑身发抖。
“说吧,”李恪看向另一个黑影,“崔家粮仓在哪?除了河工款,他们还贪了多少赈灾粮?”
那黑影本想硬撑,可听到同伴的惨叫越来越凄厉,终于扛不住了:“在……在城南破庙里!去年的赈灾粮还有大半藏在那!”
李恪眼中精光一闪。他示意赵方记录,又问:“崔明还安排了什么后手?”
“二公子说……说要是偷粮不成,就放火烧河工营地……”
话音未落,远处忽然传来火光。赵方猛地起身:“殿下,是河工那边!”
李恪却异常镇定:“慌什么?我早让王长史在营地外围挖了防火沟。赵方,带五十人去城南破庙,把粮仓查封,人赃并获!”
“是!”
赵方领命而去时,李恪走到窗边。夜色中,河工营地的火光正渐渐熄灭,那点伎俩果然没能得逞。他忽然想起系统提示音,默念道:“查看国运值。”
【当前国运值78。宿主挫败崔家阴谋,震慑宵小,民心向背初显。】
李恪嘴角扬起弧度。这才只是开始。
第六章 当众打脸,民心归向
次日清晨,齐州城炸开了锅。百姓们围着城门口的告示议论纷纷,那上面用朱笔写着崔家死士夜袭刺史府、欲烧河工营地的罪状,还附了几个黑影的供词。
“怪不得去年赈灾粮那么少,原来都被崔家藏起来了!”
“蜀王殿下好手段,这下可算有人能治治崔家了!”
人群中,张大牛攥着李恪给的玉佩,激动得满脸通红。他连夜联络了十几个受灾的乡亲,此刻正打算去刺史府作证。
而崔府内,崔明摔碎了第三个茶杯。得知粮仓被抄,死士招供,他气得浑身发抖: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
管家颤巍巍道:“二公子,刺史大人让您去议事,说……说要想办法把这事压下去。”
崔明咬牙:“压?怎么压?李恪把供词都贴到城门口了!”他忽然眼中一狠,“去,把那些受灾的百姓都盯紧了,谁敢去刺史府作证,就给我打断腿!”
可他的命令还是慢了一步。张大牛带着乡亲们刚到刺史府门口,就被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拦住。
“滚开!官府办事,也敢拦路?”赵方带着亲兵赶来,一把将家丁推得踉跄后退。
张大牛连忙上前:“大人,我们有证据证明崔家贪了赈灾粮!”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发霉的饼子,“这是去年官府发的‘赈灾粮’,里面全是沙土!”
乡亲们纷纷拿出证据,有写着“赈灾”却空空如也的粮袋,有被官差打伤的伤痕。李恪站在府门台阶上,看着这一幕,朗声道:“诸位乡亲,本王向你们保证,今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记录在案,定会让崔家还你们一个公道!”
百姓们轰然叫好,人群中忽然挤出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正是那日在河堤上被训斥的年轻民夫。他举着一个陶罐喊道:“殿下,这是崔家账房偷偷倒的账本残页!”
李恪接过陶罐,里面果然是些被水泡过的纸页,上面隐约能看到“赈灾粮”“倒卖”等字样。他看向王玄策:“把这些连同破庙的粮仓,一并作为证据封存。”
就在这时,崔明带着一队官差赶来,看到这阵仗脸色铁青:“李恪!你私设公堂,污蔑朝廷命官,就不怕我参你一本?”
李恪冷笑:“崔公子好大的口气。百姓作证,人赃并获,这也是污蔑?”他忽然提高声音,“让开!”
亲兵们立刻上前,将官差们推到一旁。李恪走到崔明面前,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:“崔家贪赃枉法,证据确凿。从今日起,齐州府库由本王接管,河工事务也无需崔公子费心了。”
崔明气得说不出话,眼睁睁看着李恪带着百姓走进刺史府。周围百姓的指指点点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,他忽然明白,自己是彻底输给这个看似年轻的皇子了。
【系统提示:宿主获得民心支持,掌控齐州政务,国运值+2,当前80。请宿主尽快清算崔家余党,推行新政。】
书房内,李恪看着舆图上齐州的疆域,指尖缓缓划过黄河故道。他知道,收拾崔家只是第一步,要让这片土地真正安稳下来,还有更长的路要走。但此刻,他心中充满了底气。有民心在,何愁大事不成?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,古人诚不欺我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IS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