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,两仪殿。
李恪踏入殿内时,发现除了父皇李世民端坐于御案之后,下方还坐着两人。一人是宗正卿、河间郡王李孝恭,另一人则是面色沉凝的长孙无忌。
李孝恭的出现,印证了墨尘情报的准确性。而长孙无忌在场,则意味着这场关于卢家命运的讨论,绝不会简单。
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李恪恭敬行礼。
“恪儿来了,平身吧。”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,将一份奏折放下,“孝恭王叔上了一道折子,是关于范阳卢氏献金赎罪之事。卢家愿献出半数家财,充盈国库,以求宽恕卢承庆之罪,保全家族。无忌以为,卢家乃山东望族,不宜过度打压,以免引起士族动荡。朕想听听你的看法。”
果然如此!李恪心中冷笑,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凝重:“父皇,卢承庆所犯乃资敌叛国之重罪,岂是献金便可抵过?若如此,国法威严何在?日后岂非人人皆可效仿,以为有钱便能凌驾于律法之上?”
李孝恭轻咳一声,开口道:“蜀王殿下所言有理。然,卢家终究是百年门阀,枝繁叶茂,于山东之地影响深远。若严惩不贷,恐生民变,亦寒了天下士族之心,于朝廷稳定不利。陛下,法理不外乎人情,卢家己知错,愿倾家荡产以赎罪,其心可悯。且其所献之巨,于国库亦是及时之雨。还望陛下三思,酌情宽宥。”
长孙无忌也附和道:“陛下,河间王所言甚是。卢承庆自当严惩,但卢家基业,关乎数千族人生计,牵连甚广。予以薄惩,令其戴罪立功,方显陛下仁德,亦能安抚山东。”
两人一唱一和,一个打亲情牌、稳定牌,一个打经济牌、仁德牌,配合默契。
李世民手指轻敲御案,目光转向李恪:“恪儿,他二人之言,不无道理。你主管工部,当知如今国库虽不至空虚,然北伐在即,各处用钱之地甚多。卢家所献,确能解燃眉之急。你以为如何?”
国库缺钱?李恪心念电转。父皇这话,看似认同李孝恭和长孙无忌,实则是在点他——如果反对,那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?或者,你能拿出同样多的钱来?
硬顶着反对,只会显得他不顾大局,年轻气盛。必须拿出更优方案!
李恪深吸一口气,脑中飞速权衡,瞬间有了决断。他朗声道:“父皇,儿臣并非不通情理之人。亦知山东稳定、国库充盈之重要。”
此言一出,李孝恭和长孙无忌都微微一愣,没想到李恪口气似乎软化了。
但李恪紧接着话锋一转:“然,首接接受献金,宽宥其罪,确有损国法威严,亦恐天下非议,谓朝廷有‘赎刑’之弊。儿臣有一两全之策,既可让卢家‘戴罪立功’,充盈国库,又可保全朝廷颜面,甚至能惠及百姓,彰显父皇圣德!”
“哦?两全之策?速速道来!”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,显然被勾起了兴趣。李孝恭和长孙无忌也凝神看来。
李恪从容道:“儿臣之策,名曰‘以工代赎’!卢家既愿献出半数家财,与其首接纳入国库,不如令其以此巨资,投入到具体的惠民工程之中!”
“其一,齐州水患频发,堤防年久失修。可令卢家出资,招募流民,加固堤坝,疏通河道!此举既可治水防灾,又能以工代赈,安置流民,一举两得!”
“其二,长安至洛阳的官道,多处坎坷难行,影响漕运与驿传。可令卢家出资,征集民夫,铺设石路,拓宽险段!便利交通,惠及商旅,亦是功在千秋!”
“其三,儿臣在工部正欲推广新式农具、兴修水利示范田,亦可让卢家承担部分费用,于山东、关中等地择地施行,造福于民!”
李恪声音铿锵,目光炯炯:“如此,卢家之财,并非用于赎买罪责,而是切实地用在了国计民生之上!其所出之资,每一文钱皆化为坚固堤坝、平坦官道、优良农具!天下人见之,只会赞颂父皇仁德,教化有功,令顽石点头,罪族知返!而非议论朝廷法纪松弛,可用钱赎罪!卢家出了血,得了保全家族的机会,却无‘赎罪’之名,仍需感恩戴德!朝廷得了实利,保全了法度,惠泽了百姓,赢得了名声!父皇,此岂非真正的西全其美之策?”
殿内一片寂静!
李世民眼中精光爆闪,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赞赏之色!好一个“以工代赎”!这思路之巧妙,格局之开阔,完全超出了简单的赦免与严惩之争!将一场可能损害法度的交易,变成了一场教化罪族、惠及百姓的德政!面子里子全都占了!
李孝恭目瞪口呆,张了张嘴,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。这方案,比他单纯提议献金赎罪,高明何止十倍?他根本无法反驳!
长孙无忌眼角微微抽搐,看着李恪,心中骇浪滔天。这小子……竟有如此急智和政治手腕?!这一手“以工代赎”,不仅轻松破了他和李孝恭的局,反而将卢家架在了火上烤!卢家不仅要出钱,还要出得心甘情愿,出得感恩戴德,最后好处还全是朝廷和蜀王的!狠!太狠了!
“好!好一个‘以工代赎’!好一个西全其美!”李世民抚掌大笑,心情极为舒畅,“恪儿此策,深得朕心!既保全国法,又顾及实情,更惠泽苍生!就这么办!孝恭王叔,此事就由你宗正府牵头,会同工部、户部,与卢家商议具体章程!就以蜀王所提三条为主,务必尽快落实!”
“老臣……遵旨。”李孝恭只能躬身领命,心情复杂地看了李恪一眼。这位蜀王,了不得啊!
长孙无忌也只能低头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心中却是一片冰凉。这次交锋,他又输了一城。李恪在陛下心中的分量,越来越重了。
“若无他事,都退下吧。恪儿留下。”李世民挥了挥手。
李孝恭和长孙无忌各怀心思地退出了两仪殿。
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。李世民走下御案,来到李恪面前,仔细打量着他,目光中充满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。
“恪儿,你今日让朕刮目相看。”李世民缓缓道,“不仅在于你的急智,更在于你心中装着的是百姓,是朝廷的体面,而非一己之私怨。这很好。”
李恪恭敬道:“儿臣只是谨记父皇教诲,为臣为民,当以国事为重。”
李世民点了点头,忽然压低了声音:“卢家之事,暂且如此。但‘影蛇’及其背后可能牵扯的……朕己令百骑司密查。你近日也需多加小心。”
这是在提醒他,也是暗示调查仍在继续。李恪心中一动,躬身道:“儿臣明白,谢父皇关怀。”
“嗯,去吧。你的‘示范田’和‘格物院’,好生去做,做出成效来给朕看。”
“儿臣定当尽力!”
退出两仪殿,李恪长长舒了一口气。刚才殿内交锋,看似从容,实则心神紧绷。幸好,结果圆满。
“叮!成功化解政治危机,提出‘以工代赎’国策,惠及百姓,维护国法尊严,国运值+8!”
脑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,丰厚的奖励让他精神一振!
爽!李恪心中暗呼。不仅挫败了对手的图谋,还获得了父皇的赞赏和系统的奖励,这种解决问题的,无与伦比!
但他也清楚,长孙无忌和卢家绝不会善罢甘休。接下来的斗争,只会更加隐蔽和凶险。
“殿下,陛下没有怪罪吧?”等在殿外的程处默关切地问道。
“非但没有怪罪,反而有赏。”李恪微微一笑,“走,回府!接下来,我们有得忙了!”
“以工代赎”的国策定下,工部将成为重要的执行部门之一。这里面,大有文章可做!如何确保卢家的钱用到实处?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安插自己的人?如何将惠民工程的效果最大化,转化为自己的政绩和声望?
贞观: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贞观:狗系统逼我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IS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