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:归途与约定
极北冰原的风雪终于停了。
林羽将父亲的木牌贴身收好,指尖抚过上面“小羽”两个字,粗糙的木纹带着穿越二十年的温度。李青瑶站在他身边,将一件厚厚的披风披在他肩上,自己的鼻尖冻得通红,却还是笑着说:“风大,别着凉了。”
二十名弟子只剩下十七人,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,但眼神里没有疲惫,只有完成使命的坚定。青铜面具人己死,邪丹炉被月华灵髓彻底净化,黑煞门的老巢在冰川崩塌中化为废墟,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被风雪洗得干干净净。
“回家吧。”林羽转身,望着青云宗的方向,那里有等待他们的李丹师,有需要守护的宗门,还有……一个未说出口的约定。
返程的路比来时轻松许多。林羽的铁剑在灵髓的滋养下,己能隐隐引动天地灵气,御剑飞行时,剑光带着淡淡的青白二色,那是他和李青瑶灵气共鸣的印记。李青瑶坐在他身后,手环着他的腰,脸颊贴在他的背上,听着风声里夹杂的心跳,觉得比任何乐曲都动听。
系统面板上,【生命时长】的数字早己突破万小时,但林羽很少再看——他不再需要靠数字确认存在,掌心的温度、身边的呼吸,都是最真实的证明。
回到青云宗那天,阳光正好。李丹师带着弟子们在山门外迎接,看到两人平安归来,这位总是严肃的炼丹师红了眼眶,转身偷偷抹了把脸。
接下来的三年,青云宗渐渐恢复生机。林羽成了内门长老,将《青云诀》与月华灵髓的净化之法结合,创出更适合低阶弟子修炼的《护灵诀》;李青瑶接手丹堂,用聚灵花培育出能压制煞气的新药材,让“清灵丹”成了宗门的标配丹药。手腕上的印记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,无论在哪,只要一方遇险,另一方总能第一时间感应到。
这日傍晚,林羽在练剑场教弟子们基础剑法,李青瑶提着食盒走来,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“练完了吗?我做了糖醋鱼。”她笑着扬了扬食盒,手腕的白印在余晖中发亮。
林羽收剑走来,接过食盒的瞬间,青痕与白印轻轻触碰,一股暖意流遍全身。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极北冰原说的话,停下脚步认真道:“青瑶,明天我们去凡界吧?我想带你看看我以前的世界。”
李青瑶愣了一下,随即眼睛亮得像星星:“真的?那你的‘自行车’呢?做好了吗?”
“早做好了,就藏在山脚下的竹林里。”林羽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尖,“还做了纸鸢,明天我们去凡界的河边放风筝。”
第二天清晨,两人换上凡界的布衣,没有御剑,徒步走下青云山。山脚下的竹林里,一辆笨拙却结实的自行车靠在竹旁,车把上还系着一朵新鲜的野花。李青瑶好奇地摸了摸车轮,像在研究什么稀世法宝。
凡界的集市比林羽记忆中更热闹。他牵着李青瑶的手穿过人群,给她买了糖葫芦,看她对着捏面人的师傅惊叹不己;李青瑶则拉着他钻进布料铺,指着一匹青蓝色的绸缎说:“这个做裙子肯定好看。”
傍晚,两人坐在河边的柳树下,分食一碗冰镇酸梅汤。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色,远处有孩子在放风筝,笑声顺着风飘过来。
“你看,”林羽指着天上的纸鸢,“比御剑自在吧?”
“嗯。”李青瑶靠在他肩上,声音软软的,“因为身边有你。”
林羽低头,看着她手腕那道与自己青痕呼应的白印,突然觉得,所谓圆满,不过是这样——有需要守护的责任,有可以奔赴的远方,还有一个能陪你从修仙界的风雪,走到凡界烟火里的人。
他轻轻握住她的手,印记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,清晰而温暖。
“青瑶,”他低声说,“以后不管是青云宗的护山大阵,还是凡界的小院,我们都一起守着。”
李青瑶抬起头,眼里盛着夕阳,也盛着他的影子:“好。”
晚风拂过柳梢,带着青草和花香的味道。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,近处的河水静静流淌,手腕上的青白印记在暮色中轻轻发亮,像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约定。
故事到这里,正好。那些未说尽的话,未走完的路,都藏在两界的烟火里,等着他们用漫长的时光,慢慢续写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J4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