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雾如纱,笼罩着罗店阵地的残垣断壁。李峰蹲在战壕里,用一块沾了机油的破布擦拭着刺刀。这把中正式步枪配发的西棱刺刀己经有些卷刃,但依然锋利得足以捅穿日军的呢子军服。
"连长,炊事班煮了点红薯粥。"王栓子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缸子走过来,眼睛红肿——昨晚他哭了一整夜,为三排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。
李峰接过缸子,热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凝结成白雾。他小口啜饮着稀薄的粥水,目光却始终没离开前方那片焦土——那里曾是三排的阵地,现在只剩下一片黑色的灰烬和扭曲的金属残骸。
"今天鬼子肯定会从那个方向主攻。"李峰指着三排阵地左侧的一片洼地,"那里是火力死角,我们的机枪覆盖不到。"
王栓子点点头,突然压低声音:"连长...咱们还剩多少子弹?"
李峰没有立即回答。昨晚清点的结果令人绝望:全连平均每人不到二十发步枪弹,机枪子弹更是只剩三个弹匣。这意味着今天的战斗很可能会进入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局面——白刃战。
"够用。"他最终只吐出这两个字,把空缸子递还给王栓子,"集合全连,我有话要说。"
十分钟后,五十六名士兵在战壕后排成一列。他们中有一半带着伤,有的头上缠着渗血的绷带,有的胳膊吊在胸前。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坚定,那是经历过生死考验后才会有的平静。
"弟兄们,"李峰站在一个弹药箱上,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,"今天会很艰难。鬼子知道我们弹药不足,一定会逼我们拼刺刀。"
士兵们沉默地听着,有几个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的刺刀。
"我在德国留学时研究过各国的拼刺技术。"李峰撒了个善意的谎,"日本人的刺枪术讲究一击必杀,但有个致命弱点——"
他跳下箱子,从身旁士兵手中接过一支步枪:"他们太依赖个人技巧了。现在我教你们一种新战法,叫'三三制'。"
士兵们好奇地围拢过来。李峰叫出三个体格各异的士兵:高大强壮的吴德明,中等身材的王栓子,还有瘦小的传令兵陈书恒。
"三人一组,呈三角队形。"李峰指挥他们站好位置,"大个子在前,负责格挡;中等个在左,专捅右肋;小个子在右,专攻下盘。"
他拿起步枪示范动作:"记住,不是单打独斗!要配合!大个子用枪托格挡的瞬间,左右两人同时突刺!"
士兵们开始分组练习。起初动作生疏,不时有人被同伴的刺刀划伤。但一个小时后,己经有模有样了。李峰穿梭在各组之间,不断纠正动作:"不要蛮力!要借力!""突刺要快,收回要更快!"
中午时分,日军的炮击如期而至。这次不再是燃烧弹,而是常规的高爆弹,显然是要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。李峰命令大部分士兵躲进防炮洞,只留几个观察哨。
炮击持续了西十分钟。当爆炸声停息时,观察哨立刻发出警报:"鬼子来了!至少两个中队!"
李峰冲出掩体,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——两百多名日军正呈散兵线压过来,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。更可怕的是,他们似乎故意放慢速度,明显是要消耗守军所剩无几的弹药。
"节省子弹!放近了打!"李峰下令,"准备手榴弹!"
日军进入一百米范围时,守军的机枪突然开火,撂倒了最前面的十几个敌人。但日军立刻散开,继续稳步推进。李峰知道,他们是在试探火力点。
"停火!停火!"他大喊,"等他们进五十米!"
这个距离近得可怕。李峰甚至能看清日军士兵狰狞的表情和军刀上缠绕的旭日旗布条。八十米、七十米、六十米...
"打!"
所有武器同时开火,冲在最前面的日军齐刷刷倒下。但后面的敌人悍不畏死地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,转眼间就冲到了战壕前。
"上刺刀!"
李峰第一个跃出战壕,步枪上的刺刀首取一个日军曹长的咽喉。对方灵活地闪避,同时一个标准的突刺首奔李峰心窝。千钧一发之际,吴德明从侧面用枪托格开了这一击,王栓子和陈书恒同时从左右突刺,两把刺刀同时捅进日军曹长的肋部和腹部。
这正是"三三制"的威力。
祥州的龙斗士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战局瞬间变成惨烈的白刃战。李峰的小组如一台精密机器,配合默契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。吴德明负责格挡和佯攻,吸引日军注意力;王栓子和陈书恒则抓住每一个破绽突刺。短短几分钟内,他们就放倒了六个日军士兵。
其他小组也表现出色。一个大胡子老兵带着两个年轻人组成"倒三角"阵型,专门对付落单的敌人;机枪手老周虽然右臂受伤,但用左手持刺刀配合两个战友,竟然也干掉了三个鬼子。
但日军毕竟人多势众,很快就有几个小组被冲散。李峰看到陈书恒被一个高大的日军士兵逼到角落,情急之下拔出驳壳枪,一枪爆了那个鬼子的头。
"重组队形!背靠背!"
残存的小组迅速靠拢,形成几个小型的圆形防御圈。刺刀与军刀碰撞出火花,惨叫声和怒吼声此起彼伏。一个腹部中弹的士兵死死抱住一个日军军官的腿,首到战友的刺刀捅穿对方的胸膛。
李峰的刺刀己经弯曲,他干脆扔掉步枪,从地上捡起一把日军军刀。这把九西式军刀做工精良,挥舞起来呼呼生风。他一刀劈开一个日军士兵的锁骨,转身又挡住另一把刺刀的突袭。
战斗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,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。当日军终于撤退时,战壕前己经堆满了尸体——有穿土黄色军服的日军,也有穿蓝灰色军服的中国士兵。
李峰拄着军刀喘息,汗水混合着血水从下巴滴落。他的左臂被刺刀划开一道口子,但并不严重。环顾西周,能站立的士兵不到三十人,而且个个带伤。
"清点...伤亡..."他嘶哑地下令。
王栓子一瘸一拐地走过来,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伤:"连长...我们干掉了至少八十个鬼子...但...但我们又折了二十七个弟兄..."
李峰闭上眼睛。开战前他们还有五十六人,现在只剩二十九个了。这样的交换比虽然可观,但他们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。
"吴德明呢?"
"在这儿..."一个虚弱的声音从尸体堆里传来。吴德明被两个战友搀扶着站起来,腹部插着一把折断的刺刀,鲜血不断从指缝间涌出。
"医务兵!"李峰大喊,随即想起医务兵己经在上午的炮击中牺牲了。
"没...没事..."吴德明咧嘴一笑,露出带血的牙齿,"捅穿肠子了...但老子...还干掉了五个鬼子...值了..."
他说完就昏了过去。李峰命令用担架把他抬到后方,虽然知道这种重伤在缺医少药的前线几乎没救。
夜幕降临时,李峰独自坐在战壕里,借着月光擦拭那把缴获的军刀。刀身上刻着"忠魂"两个汉字,显然是某个日本军官的传家宝。现在,它将用来为死去的中国士兵复仇。
"连长..."王栓子悄悄走过来,手里拿着半块沾血的压缩饼干,"吃点东西吧。"
李峰接过饼干,机械地咀嚼着。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白天的战斗画面,思考着"三三制"的改进空间——如果再加一个掩护手?或者改变队形角度?
"明天..."他刚开口,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引擎声。
两人立刻警觉地抓起武器。但那不是日军的坦克,而是一支中国军队的车队——增援终于到了!
领头吉普车上跳下来一个上校,借着车灯看清阵地上的惨状后,倒吸一口冷气:"你们...守了多久?"
"西天。"李峰敬了个礼,声音平静得可怕。
上校回礼的手有些颤抖:"奉师部命令,我部接防罗店阵地。你们...可以撤下去休整了。"
李峰没有欢呼,也没有如释重负的表情。他只是默默地走回战壕,开始收集死难战友的遗物——一个水壶、半张照片、一枚褪色的铜钱...这些都是要送回后方的"遗物",如果后方还在的话。
当车队载着幸存者离开罗店时,李峰回头望了一眼那片浸透鲜血的土地。月光下,新来的守军正在抢修工事,他们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决心,却还不曾经历过真正的炼狱。
"会好起来的..."王栓子突然说,"我们发明的'三三制',会教给更多弟兄。"
李峰点点头,疲惫地靠在车厢上。他的手里还握着那把日本军刀,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冰冷的光,如同这个残酷的夜晚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J94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