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青砖围墙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。李峰蹲在对面一栋废弃商铺的阁楼里,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校园内的动静。这里是南京国际安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由美国传教士魏特琳女士主持,收容了数千名妇女儿童。
“团长,情况不对劲。”赵少校压低声音报告,“今天日军的巡逻频率增加了一倍,而且都是精锐部队。”
李峰的心沉了下去。自从国际安全区成立以来,这里一首是相对安全的地方。但最近日军的态度明显转变,开始以“搜查中国军人”为借口,频繁闯入安全区。
“通知校内我们的联络人,提高警惕。”李峰下令,“所有狙击手就位,但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准开枪。”
通过望远镜,他看到校园内的妇女儿童们正在排队领取食物。魏特琳女士站在门口,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日军巡逻队。这位坚强的美国女性几乎以一己之力保护着这个避难所,但她的脸色明显憔悴了许多。
下午三时左右,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三辆日军卡车突然驶来,停在学校门口。一个中尉模样的军官带着一队士兵,粗暴地推开试图阻拦的魏特琳女士。
“他们要以搜查中国军人为借口进入校园!”李峰咬牙切齿,“通知所有人准备应变!”
日军士兵开始强行进入校园。妇女们惊恐地后退,孩子们哭喊起来。魏特琳女士试图阻拦,被日军粗暴地推开。
“畜生!”阁楼里的游击队员们都愤怒地握紧了拳头。
李强压怒火:“冷静!现在开枪只会给日军屠杀的借口!”
通过望远镜,他看到日军开始在校园内肆意妄为。有的闯入宿舍搜查,有的调戏妇女,有的抢夺财物...
突然,一队日军向教学楼方向走去——那里藏着游击队的一个秘密医疗点!
“不好!”李峰心中一紧,“他们可能是冲着伤员去的!”
就在这时,一个意外发生了。几个女学生突然从宿舍楼里跑出来,故意大声喧哗,吸引日军的注意力。
“聪明的姑娘...”李峰暗自赞叹。她们显然是在为医疗点的转移争取时间。
日军果然被吸引过去。女学生们假装惊慌失措,引着日军向相反方向跑去。
利用这个时机,医疗点的伤员和医护人员迅速转移。李峰看到,苏婉也在其中,她正搀扶着一个重伤员艰难地移动。
“第二组,掩护医疗点转移!”李峰通过简易通讯系统下令。
隐蔽在校园各处的游击队员开始行动。有的制造声响吸引日军,有的设置障碍物延缓追兵,有的甚至假装成平民引导日军走错路。
但这些小动作很快被日军识破。带队的日军军官显然很有经验,开始有组织地搜查每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。
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了。一队日军发现了医疗点转移的痕迹,正沿着血迹追踪!
“必须阻止他们!”李峰咬牙,“但不能暴露我们的存在...”
他迅速做出决定:“制造火灾!在校园东侧放火!”
很快,校园东侧的一处废弃仓库冒出浓烟。日军果然被吸引,大部分兵力向火场方向移动。
利用这个机会,医疗点的人员终于安全转移到地下隐蔽所。
然而,日军的报复随之而来。由于找不到“中国军人”,他们开始将怒气发泄在平民身上。
李峰眼睁睁看着几个日军士兵将一个女学生拖进宿舍楼,她的哭喊声撕心裂肺。其他日军则在校园内肆意破坏,砸毁门窗,抢夺财物...
“团长!让我们动手吧!”一个年轻队员红着眼睛请求,“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...”
“冷静!”李峰喝道,“现在出去就是送死,而且会连累所有人!”
但他的拳头紧紧握着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作为一个军人,眼睁睁看着同胞受辱却无能为力,这种痛苦几乎要将他撕裂。
傍晚时分,日军终于暂时撤离。校园内一片狼藉,哭泣声此起彼伏。
深夜,李峰冒险潜入校园。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:妇女们相拥而泣,许多人的衣服被撕裂,身上带着伤痕;孩子们惊恐地蜷缩在角落;魏特琳女士正在为一名试图自杀的女学生包扎手腕...
“李团长...”魏特琳看到他,眼中含着泪水,“你们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。日军明天还会来,他们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‘中国军人’。”
李峰沉重地点头:“我明白。今晚我们就转移所有伤员和队员。”
转移工作立即开始。游击队员们扶着伤员,通过秘密通道一个个离开。过程极其艰难,但每个人都默默坚持着。
就在转移即将完成时,意外再次发生!一队日军突然返回校园,进行夜间搜查!
“快!进入地下隐蔽所!”李峰急令。
大部分人员安全躲入隐蔽所,但苏婉和几个女学生在外面照顾伤员,来不及躲避!
李峰眼睁睁看着日军向她们所在的方向走去。千钧一发之际,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
“制造动静!”他对赵少校说,“我去引开他们!”
不等回应,李峰己经冲了出去。他故意暴露身影,向校园西侧跑去。
“那边!中国军人!”日军果然被吸引,大部分兵力向他追去。
李峰凭借对地形的熟悉,在废墟间穿梭。子弹在耳边呼啸,但他毫不畏惧。最终,他成功将日军引离了医疗点区域,自己则通过一个下水道入口安全撤离。
回到地下指挥所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苏婉激动地抓住他的手:“你太冒险了!万一...”
“值得。”李峰简单地说,“你们安全就好。”
这次事件后,李峰做出了艰难决定:所有游击队员必须撤离安全区。
“但我们走了,这些妇女儿童怎么办?”苏婉担忧地问。
“我们会留下联络人和秘密通道。”李峰说,“必要时还可以提供远程支援。但大部队必须撤离,否则只会给安全区带来更大危险。”
撤离工作连夜进行。当最后一名队员通过秘密通道离开时,天己经蒙蒙亮。
李峰站在通道入口,最后望了一眼金陵女子文理学院。晨曦中的校园静谧而美丽,但谁都知道,这份宁静之下隐藏着多少伤痛和恐惧。
“我们会回来的。”他轻声发誓,“总有一天,我们会光明正大地回到这里。”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安全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。日军变本加厉地以各种借口闯入,暴行日益猖獗。但令人敬佩的是,魏特琳女士和其他国际友人始终坚守岗位,用生命保护着避难者。
游击队员虽然撤离了,但仍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帮助:夜间偷偷运送药品和食物;通过地下渠道传递情报;甚至在必要时进行远程掩护。
一天,李峰接到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:日军以“防疫”为借口,要强行带走安全区内的所有年轻女性!
“这是要把她们送去‘慰安所’!”赵少校愤怒地说,“我们必须阻止!”
但如何阻止?首接对抗等于自杀,还会连累整个安全区。
关键时刻,魏特琳女士想出了一个办法:她让所有年轻女性假扮成病人,集中在医疗楼内,然后对外宣布爆发了“高度传染性疾病”。
这个冒险的计策居然成功了。日军虽然怀疑,但也不敢冒险,最终放弃了带走女性的计划。
“智慧有时比枪炮更有效。”李峰感慨地说,“我们要学习这种斗争方式。”
然而,日军的报复还是来了。他们开始严格限制安全区的物资供应,试图迫使避难者自行离开。
最困难的时候,安全区几乎断粮。游击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,夜间通过地下通道运送食物。许多队员在这个过程中牺牲,但没有人退缩。
“每运送一袋粮食,就可能拯救一条生命。”李峰对队员们说,“这就是我们战斗的意义。”
冬天最寒冷的时候,安全区内爆发了疫情。药品极度短缺,每天都有很多人病死。
李峰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:袭击日军的医疗仓库!
经过周密计划,游击队员夜袭了日军设在鼓楼医院的物资仓库,成功获取了大量药品和医疗设备。
但这些药品如何运进安全区?日军对安全区的封锁极其严密。
最终,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:将药品分装在小包装里,通过下水道系统运送。志愿者们冒着恶臭和危险,一趟趟地运送着救命的药物。
当第一批药品送到魏特琳女士手中时,这位坚强的女性忍不住流下了眼泪:“上帝保佑你们...这些药能拯救无数生命...”
然而,好运没有持续太久。日军发现了下水道运输线,加强了巡逻和封锁。许多志愿者在运送过程中被捕牺牲。
最黑暗的时刻,李峰甚至考虑过投降,以换取安全区的安全。但这个想法很快被队员们否决。
“如果你投降,日军只会更加猖狂!”赵少校激动地说,“我们必须战斗到底!”
转机终于来了。一天,国际安全委员会通过秘密渠道传来消息:由于国际社会的压力,日军被迫同意向安全区提供基本物资保障!
虽然这只是暂时的缓解,但给了所有人一丝希望。
“我们的广播和努力没有白费。”李峰欣慰地说,“世界还在关注南京。”
然而,他们很快发现,日军的“让步”只是一个幌子。实际上,他们正在策划一个更大的阴谋:以“疏散”为名,将安全区的难民强行迁移到集中营!
“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!”李峰坚决地说,“集中营就是死亡营!”
一场新的斗争开始了。游击队和国际安全委员会合作,通过各种方式拖延和破坏日军的迁移计划:制造谣言说集中营有瘟疫;组织难民抵制;甚至秘密转移部分难民到其他隐蔽点。
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,迁移计划被一再推迟。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胜利。
寒冬渐渐过去,春天来临。但南京的春天没有带来温暖,反而带来了新的危机:日军开始了新一轮的“清乡”运动,安全区再次成为重点目标。
站在新的观察点上,李峰用望远镜看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。校园里的樱花竟然开放了,粉色的花瓣在风中飘舞,与这个死亡之城形成诡异对比。
“樱花又开了...”苏婉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,“战前,这个时候学校里应该充满欢声笑语...”
李峰沉默良久,缓缓道:“樱花每年都会开放,但有些人永远看不到明天的春天了。”
他转过身,目光坚定:“我们要让世界记住这一切。记住在樱花树下发生的暴行,记住那些永远凋零的生命。”
安全区的悲歌还在继续,但抵抗的火焰从未熄灭。在这座死亡之城里,希望如同石缝中的野草,顽强地生长着,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。
而李峰知道,他们必须坚持到那一天到来。无论付出什么代价,无论经历多少苦难。
因为这是他们对死者的承诺,对生者的责任,更是对一个民族未来的信念。
作者“祥州的龙斗士”推荐阅读《抗战从淞沪战役开始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J94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