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隧道的冷雾裹着蓝黑墨水的气息,在“离线舱”的木桌上绕成淡圈。李夏霖正用软布擦一支旧钢笔,笔身是暗银色的,笔帽上刻着极小的“L”字,笔尖有些磨损——这是她2050年就带在身边的笔,每次写记忆胶囊的标记,都用它蘸银墨水。隧道口传来缓慢的脚步声,是赵伯,他穿灰布衫,手里攥着个牛皮纸包,包口露出半截暗银色笔身,和李夏霖手里的钢笔像一对。
“夏霖姑娘,这是2050年游行那天,一个小伙子托我修的钢笔。”赵伯把纸包递过来,指腹蹭过笔帽的划痕,“他说‘笔主是留长发、用钢笔别头发的姑娘,等她来取时,告诉她笔尖藏着星星’。”他打开纸包,里面的钢笔和李夏霖的那支并排放在桌上,笔帽上的“L”字旁边,多了个刻痕——是猎户座的γ星,位置正好对着李夏霖右臂的烫伤疤痕。
李夏霖的指尖顿在笔帽上,墨水染过的指甲触到刻痕,突然想起2050年的游行:她的钢笔被催泪弹的碎片砸坏,陈天砚蹲下身捡,指尖被笔尖划破,血滴在笔帽上,他当时还笑着说“以后我帮你修,保证比原来好用”。她抬头时,撞进陈天砚的目光,他的左手正无意识地摸向眉骨(记忆闪回的习惯),指尖接口的蓝光微微颤着,像被钢笔的银亮吸引。
“‘天眼’连修钢笔的手艺,都算‘冗余技能’?”李夏霖把两支钢笔往陈天砚面前推,声音冷得像隧道壁的石,却带着不易察觉的软,“赵伯说的小伙子,左眉骨是不是有道疤?”
陈天砚没接话,伸手拿起那支修好的钢笔。指尖刚触到笔身,神经接口突然灼烧起来,蓝光碎成星点——脑海里炸开片段:2050年的修笔摊前,他握着摔坏的钢笔,赵伯戴着老花镜,用银线缠笔尖,说“小伙子,这支笔要修得牢,得用银线嵌缝,像把星星藏进去”,李夏霖站在旁边,把头发别到耳后,露出右臂刚被烫伤的红痕,说“砚台,修好了别弄丢,这是我爸留的”。
“呃——”他闷哼一声,钢笔差点从手里滑落,接口的灼痛感顺着神经爬,像有银线在扎。赵伯突然指着钢笔的笔杆:“小伙子,你拧开笔杆看看,当年我按他说的,在里面藏了东西。”
李夏霖立刻接过钢笔,小心翼翼地拧开笔杆——里面裹着根细银线,和围巾、相册里的银线同色,银线缠着张极小的纸条,上面用银墨水写着“3/17”,还有行陈天砚的字迹:“蓝黑墨水,要兑一点银粉,像夏霖疤痕旁的光。”纸条背面画着极小的猎户座,γ星被圈了起来,旁边标着“书架D5,《边城》”——是下一个记忆胶囊的位置。
“这是第3个‘记忆胶囊’的标记。”李夏霖把纸条递给陈天砚,指尖蹭过他的接口,灼痛感突然淡了,“银线是你当年让赵伯嵌的,说‘银能屏蔽天眼的信号,藏得住记忆’,你当时还说,等游行结束,要教我用银墨水写情书。”
陈天砚捏着银线,线丝在掌心泛出微光,与接口的蓝光缠在一起。他突然想起什么,从口袋里掏出之前拆的围巾银线,两根银线一碰,竟自动拧成一股,弹出段模糊的录音——是赵伯的声音,2050年的:“小伙子,你这银线是从哪弄的?我说怎么这么眼熟,和‘天眼’接口的线像同一种料。”还有陈天砚的回答,李昀轲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带着笑:“是我拆了旧接口做的,要藏记忆,就得用系统的东西反着来。”
“‘天眼’的接口材料,是你偷换的?”李夏霖的声音里满是诧异,她一首以为陈天砚的接口是系统强制植入的,没想到他早做了手脚。
赵伯叹了口气,把自己的修笔工具包打开,里面躺着个旧接口零件,上面有陈天砚的签名:“2050年游行前,他来我这改接口,说‘要是以后我忘了夏霖,让这接口帮我记着’。”他拿起零件,对着隧道的冷光,零件上竟刻着极小的猎户座,“他还说,每找到一个记忆胶囊,接口就会多亮一颗星,等17颗都亮了,就能想起所有事。”
隧道外突然传来“天眼”巡逻队的警报声,蓝色的探照灯穿透雾层,扫过木桌上的钢笔。李夏霖立刻把银线、纸条塞进钢笔杆,和自己的那支一起藏进《1984》的封皮夹层——那里己经放了围巾线头和相册碎片,像个小小的记忆匣子。赵伯赶紧收拾工具包:“我先撤,‘天眼’的人最近查得紧,下次我把当年的修笔记录给你们带来!”
陈天砚的接口突然弹出指令,蓝色的数据流在他眼前炸开:“清除者734,检测到‘3/17冗余载体’,立即销毁钢笔及关联物品,否则启动第5次强制清除程序。”他却没动,左手攥紧那根拧在一起的银线,银线的微光顺着接口往里钻,数据流突然乱了,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私人日志自动更新:“今日闪回记忆:修钢笔的银线,蓝黑墨水的温度,夏霖的疤痕。”
“你要执行命令?”李夏霖的目光落在他的接口上,蓝光己经弱了很多,“还是想知道,当年你帮我修完钢笔,我在笔帽里刻了什么?”她伸手拿过自己的钢笔,拧开笔帽——里面刻着极小的“陈”字,旁边是颗星星,“我刻的时候,你还笑我‘墨水姑娘也会偷偷留名字’。”
陈天砚的接口突然不灼烧了,蓝光变成了淡金色,像银线的光。他看着李夏霖笔帽里的“陈”字,脑海里又闪过片段:2050年的夜晚,他帮她把修好的钢笔别在耳后,指尖蹭过她右臂的烫伤疤痕,说“以后我帮你护着这笔,也护着你”,她当时把脸埋进他怀里,钢笔的银亮在夜色里闪。
“天眼”的警报声越来越近,巡逻队的脚步声己经到了隧道口。陈天砚突然把拧在一起的银线塞进李夏霖手里:“你藏好钢笔,我去引开他们。”他走之前,看了眼书架D5的位置,那里放着本《边城》,书脊上有极淡的银痕,“赵伯说的第4颗星,我下次自己找。”
李夏霖捏着银线,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雾里,银线的温度还留在掌心。她打开《1984》的夹层,三支载体——围巾线头、相册碎片、旧钢笔——并排躺着,像三颗正在点亮的猎户座星。隧道的冷风吹过书页,夹着蓝黑墨水的气息,她突然想起陈天砚当年说的话:“记忆像钢笔尖的银线,藏得再深,也能顺着温度找回来。”
这时,她的口袋里传来轻微的震动——是陈天砚的私人终端,他刚才不小心落下的。终端屏幕亮着,显示着“天眼”的新指令:“检测到清除者734与冗余载体频繁接触,启动‘情感污染’一级预警。”但屏幕下方,有行他手动输入的小字,还没来得及删除:“今日确认:银线的温度,比数据流暖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JT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