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氏很是激动,“可是受苦了,快回家了我们。”
小翠也说道:“干娘昨儿就开始买菜割肉了,鸡汤都炖好了,给你整治一桌出来。”
金元也把手上的甜羹给递了过去,“顺子哥,先垫垫肚子。”
杨顺感动地眼泪汪汪,接过碗给喝了个干净。
杨顺等走远了才骂了起来,“呸,都是什么东西,还想和老子称兄道弟呢,呸,老子才不上他们呢!”
杨顺油滑,这些天和里面的牢头混熟了,说是称兄道弟,其实是他给人家装孙子,一出了大牢门他就翻脸不认人了。
几人一道回了家,几人忙前忙后给杨顺烧水洗澡,小翠烧火,金元提水,白氏捧了干净的衣裳出来,杨顺洗干净了舒服得松了一口气,“干娘,让你操心了。”
“你这孩子说什么见外的话,你为了咱家受苦了。”
那牢里怎么能和家里比,饭桌上杨顺大口大口扒着饭,杨顺嬉笑着脸说道:“这饭还是在咱自己家吃着香。”
白氏给夹了鸡腿,小翠给盛了羹汤,金元给夹了筷子肉,杨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,“嗐,你们别这样,我都有点害怕了。”
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。
杨顺吃得打了个饱嗝,“金元我和你说呀,这人呀,没权没势就是不成,就连那看大牢的都不是好缠得,咱家就靠你和咱哥,说不定你两就出息了呢。”
白氏夸了杨顺,“你日后也是个有出息的。”
杨顺抹了把嘴,“干娘,俺在牢里想好了,这人一没财二没权可不行,咱家总得占一个吧,干娘,俺想好了,俺想出去闯荡闯荡了。”
白氏愣住了,“这……你还小,外面乱。”
“干娘,我都十五了,虚岁十六了,等过了年就十六了,哪里小了,我想出去闯荡闯荡了。”
白氏心疼地摸了摸杨顺的头,“好,那在家住一阵再说,干娘给你准备东西。”
金元也没想到杨顺从牢里出来头一件事就是要出去闯荡,“那你先别跑太远了。”
“放心吧,说不定就能发财了呢,到时候给干娘买头面,给小翠姐也买,要金的!金元你也买,给你买上好的文房四宝!”
杨顺吃了饭舒舒服服趟床上睡觉去了,这些天天天睡草窝窝,哪有他的床舒服呀,他的床一闻就是刚晒过,舒服。
杨顺打算出去闯荡一番了,金元也不敢松懈了,日日跑到吕秀才那一道读书,争取明年给考中秀才了!
白氏和小翠又忙了起来,下午有点空就开始给杨顺做棉鞋,袄子也给拆洗好,还是吃食也一道给备好了。
白氏舍不得杨顺一个半大孩子出去闯荡,东西准备得就慢了起来,希望杨顺晚些出去,杨顺有点急了,“干娘,再不出去天就要冷了,到时候跟着商队走可就要受罪了。”
白氏赶紧给备好了,心里叹了口气,孩子大了,要飞出去了,好在半个月一个月的就能回来了。
几人送了杨顺到洛川县,就连吕秀才都来了,白氏红了眼眶,金元又哭了起来,杨顺面上无所谓地嗐了一声,“金小元,你咋又哭了,我又不是不回来了,我十天半个月就回来了。”
杨顺心里也舍不得,谁不想舒舒服服在家里呀,经此一遭,他算是明白了,没钱就是忘八蛋。
反正他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挣铜板,杨顺要去州府,上次吕秀才秋闱的时候他去过,见州府有很多商队,他干脆背着包裹赶着骡车出来,打算跟商队出去。
杨顺赶着装满药材的骡车,有他自己攒下来的三四两碎银子,还有白氏给他的十两生意本钱。
杨顺用这些银钱在村子里收了不少的草药,花田村本来就靠采药为生,他雇了辆骡车,背着包裹打算出去了。
金元擦了擦眼泪,“你早点回来了。”
“知道了,知道了,别送了,回去吧,我不在家你就是咱家年岁最大的男丁了,照顾好干娘和小翠姐。”
金元点了下头,“知道的。”
杨顺怕他再不走也要哭了,真是的,他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呀,也没回头看,挥了下手赶着骡车走了。
等到走远了才擦了下眼泪,“杨顺呀,你这次可得长点脸呀,家里就数你没出息了,地种得比不上杨天青,书读得比不上金元,就连小翠姐都有个捕鱼的手艺,我这以后娶了媳妇儿让人家跟咱喝西北风呀。”
杨顺到了州府就先打听了商队,他盘算了一下去哪能挣更多的铜板,他拉得是一车药材,单是这车药材就花了十来两,他收得还都是不算贵的药材,要是人参冰片什么的可就贵了。
杨顺很有脑子,拉得一车药材多是止血用的药材,虽然现在改年号了,也不过才开元二年,有的地方还是有些乱,朝廷鞭长莫及。
他打算去那些地儿卖,富贵险中求。
杨顺打听好了顺路的商队,跟着人家一道赶着骡车走了。
杨天青在西北戍边,就连杨顺都出去闯荡了,金元也不敢贪玩,日日苦读诗书,白氏和小翠就在家里卖豆腐,日子过得也安稳。
转眼头一场雪落了下来,金元跑着从吕秀才家回来了,“娘,小翠姐,下雪了!”
白氏招呼人进屋,“下雪了,西北那边更冷了,还有你顺子哥,这都快走一个月了,怎么还没回来。”
白氏担心不已,原本以为杨顺头一次做生意十天半个月就回来了,哪知道都一个月了还没回来呢。
金元也有些担心,“或许顺子哥这几天就回来了呢。”
白氏又常去观音庙求平安去了,还请了平安符回来,家里人都给带上一个,杨顺的等他回来也给戴上。
虽是今年的头一场雪,但下得比头几年都大,稀稀落落地两天都没停,都没过鞋面了。
金元正在屋里读书呢就听见了动静,“干娘,我回来了!”
金元还以为是幻听呢,又捧起书本又读了起来。
“干娘,小翠姐,金元!”
金元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,一出来果真院子里站着个人,不是杨顺还是哪个呀!
只见杨顺穿着厚厚的袄子,头上带着搭耳帽,脸都有些黑了,笑得一排牙都露了出来。
“顺子哥!”
白氏和小翠在屋里打络子呢,听见动静也出来了,白氏快步走了过来,朝着杨顺胸口就是两拳,“你这孩子,说是十天半个月,怎滴去那么久!”
杨顺笑了起来,“原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的,回来又拉了些皮货,路上卖卖就回来得晚了。”
白氏忙拉了杨顺进屋,金元也跟着去倒热水,这大冬天的风餐露宿的,可是受了苦了。
“金元,去县府割些羊肉回来,给你三哥暖暖身子。”
金元应了一声就要出去,杨顺忙叫住了他,“骡车上有,在背篓里,我回来的时候在县府买好了,金元,去给拿下来。”
金元忙去院子里把东西给拿下来了,只见里面放着满满的吃食,单是羊肉都给买了半扇那么多,另一个背篓里面装着点心白糖这些金贵东西。
“顺子哥,你买这么多!”
金元把两个背篓拖到了屋里,杨顺嬉笑了一声,“挣银子了,可不得吃好点。”
杨顺从怀里掏出银子,满满一小袋子,落在桌子上叮咚作响,“干娘,这一趟可不少赚,我找了去西北方向的商队,那边药材好卖,皮毛又便宜,这一来一回挣了快五十两了。”
白氏拉着杨顺的手,只见手都冻裂了,脸被风吹得也起皮了,白氏心疼地掉眼泪,“你这孩子,回来了可得好好歇歇,这次回来就等年后了吧?”
“干娘,现在生意好做,哪有窝在家里的,年前跑短了还能跑两趟呢。”
杨顺回来带的是皮毛,羊皮袄子,兔皮帽子,还有最贵的狐狸皮,西北方向那边卖的便宜,他还给金元三人还有吕秀才一人留了一条兔皮围脖。
“金元,快些烧火做饭,小翠去请你们先生回来。”
两人各自忙活去了,金元剁下一大块肉准备煮羊汤,杨顺这一路别提多高兴了,虽然天寒地冻的,还要时常睡在野外,但银子落在口袋里的感觉让他痴迷。
他从来没这么高兴过,巨大的满足感充盈着他的胸膛,就连寒冷都挡不住他挣银子的决心。
“干娘,先给老三家送块羊肉,再拿过去二两银子,就说骡车还要用呢,年前给他们送回去。”
白氏拍了拍杨顺的手,出去一趟杨顺好像长大了。
白氏忙去给老三家送银子和肉去了,老三家二话不说给应了下来,反正冬日里骡车放在家里也是放着,租出去还能挣些银子。
杨顺一回来家里热闹了起来,大锅里炖着羊肉,金元手上拿刀麻利地切菜,鸡蛋也给抓了好几个出来,又揉了面出来烙些饼子泡汤喝。
小翠请了吕秀才回来也过来帮忙,吕秀才拍了下杨顺的肩膀,“好小子,原来你是块经商的料子。”
杨顺笑了起来,“运气好。”
几人都来到了灶房,灶房生了火暖和,白氏又特意笼了火盆子取暖,上面煮了茶水给众人喝。
杨顺出去一趟有不少话要说,“往西北边走,那边可跟咱这不一样,我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草原,再往前个半月就要到西北戍边的地儿了,说不定还能见到咱哥呢。”
杨顺不停地说着一路上的见闻,丝毫不提受得苦,天寒地冻那都是小事,特别是会遇见小毛贼,还有半夜出来的狼。
金元在旁边听得嘴角勾起,时不时问上两句,看杨顺有些邋遢的样子,也知道一路的辛苦。
灶房里,热气腾腾的羊汤端上了饭桌,还有几个菜,杨顺昨儿紧赶慢赶回来了,生怕家里人担心他,饭都没有好好吃,饿了就啃个饼子。
现在好不容易吃上个热饭,一手抓上两个饼子,一手端着羊肉汤吃了起来,“金元,你做饭的手艺见长了。”
金元给他碗里又舀了一勺子肉,“吃你的饭吧。”
杨顺吃得通体舒畅,“对了,我走了这么久了,家里没什么事吧,咱哥来信没?”
金元摇了下头,“没有,好久没收到西北那边的信了。”
杨顺这趟是往西北走的,消息比在这灵通些,“我听说朝廷收回了会州宁州平州五座城池,现在朝廷的兵已经开拔到祖皇帝打下的地方,咱哥应该快回来了。”
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,被胡族占领的城池收回来了,那仗岂不是快不用打了,戍边的将士也很快就能回来了。
这是难得的好消息,金元几人都很高兴。
此时远在大西北的草原上,到了冬日枯黄成一片,军队在胡族的地方安营扎寨,今儿又打了胜仗,现在不仅收回了城池,他们都开拔到了人家的地盘了。
营帐内众人也吃着炖羊汤喝着烈酒,“来来来,喝喝喝。”
杨天青坐在首座吃着羊肉,旁边的人给他倒了一碗烈酒,“杨百户,来来来,喝点酒暖暖身子。”
杨天青端着一口给喝了个干净,众人纷纷叫好,短短一年半杨天青已经从小旗升到了百户,在大昭朝虽然武官比不上文官,但杨天青现在也是个妥妥的正六品武官。
他从一名寂寂无名的小兵升这么快,可见其中的凶险,都是拿命来拼,花田村一同出来的人已经折损了好几个人,杨天青给金元写信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这些事。
让村里人晚些知道也好,要不然折损的人家哭嚎,其他人家也跟着恐慌,战争就是这样残酷,就连杨天青肩膀上还透着血痕。
杨天青很得一位童指挥使的赏识,打仗猛不说还识文断字有头脑,这种人放在一堆大老粗里可不好找,杨天青又连连立功,那位指挥使恨不得这是自己儿子。
花田村,自从杨顺回来可就热闹了,听说杨顺出去这一趟挣到银子了,不少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过来请教,他们花田村的药都是卖给县府,若是自己卖还能多挣些银子。
杨顺被人围在中间,他一副大爷样侃侃而谈,很是得意,白氏给他们端了热茶和零嘴。
杨顺得意地找不到东南西北,“你们不知道,往西北方向去多挣钱,那边在打仗,最缺的就是药材了,好卖得很。”
鱼百百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K5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