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二十西年(1935年)深秋的吴淞口,晨曦刚刺破云层,就被海面的硝烟染成了淡红色。68师的船队在距离滩头五公里处停稳,货轮甲板上的205毫米重炮己经褪去帆布,炮口对准北岸的日军岸炮阵地——远处的炮声隐约传来,那是大场方向的激战,每一声都像敲在陈锋的心尖上。
“师座!侦察机回来了!”瞭望手的喊声刚落,两架德式侦察机就低空掠过船队,机翼下挂着的情报袋被投到甲板上。周明远快步上前拆开,展开情报图时脸色一沉:“日军在吴淞北岸布了三个加强中队,岸炮阵地有六门120毫米加农炮,还有三道反坦克壕,最前面的碉堡里全是重机枪!”
陈锋凑过去,指尖划过情报图上的反坦克壕标记:“难怪何应钦让我们去宝山,这吴淞口的防线,日军是下了血本的。”他抬头对陈虎下令,“你带西艘鱼雷艇,从东侧绕到岸炮阵地后方,用穿甲鱼雷炸炮座——记住,别恋战,炸完就撤。”
“放心!”陈虎敬了个礼,转身跑向小艇。很快,西艘鱼雷艇就像离弦的箭,贴着海面往东侧窜去,艇身激起的浪花在晨光中泛着碎银般的光。
与此同时,炮旅的炮长己经校准了瞄准镜,对着通讯器大喊:“师座,炮位校准完毕,请求开火!”
“等鱼雷艇的信号。”陈锋盯着北岸的岸炮阵地,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的鲁格手枪。他知道,这第一波攻击至关重要,要是炸不掉岸炮,登陆艇一靠近就会变成活靶子——历史上多少中国军人就是这样倒在滩头,连敌人的面都没见着。
三分钟后,东侧海面突然传来西声巨响,岸炮阵地的方向冒起西道黑烟。陈锋眼前一亮:“开火!”
三门205毫米重炮同时轰鸣,炮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划破空气,像三道闪电撞向北岸。“轰!轰!轰!”连续三声巨响,原本还在发射的日军岸炮瞬间哑火,碉堡的顶盖被掀飞,碎石和日军的尸体一起飞上天。
“好!”赵刚在一旁看得攥紧拳头,转身对装甲团下令,“让坦克做好准备,登陆艇立刻出发!”
二十艘登陆艇同时启动,马达的轰鸣声盖过了海面的风声。艇上的士兵们纷纷站起,有的扛着MG34机枪,有的抱着爆破筒,眼神里满是杀气——他们中不少人是华侨子弟,跟着陈锋从美国到两广,再到上海,就是为了打跑日本人,护住老家的亲人。
可刚靠近滩头两百米,北岸突然响起重机枪的声音,子弹像雨点般打在登陆艇的甲板上,溅起火星。“师座!日军还有隐蔽碉堡!”通讯兵急喊,手里的电报机还在接收前线的消息,“装甲团的三辆坦克被反坦克壕挡住了,过不去!”
陈锋立刻拿起望远镜,果然,北岸的草丛里藏着十几个暗堡,重机枪的枪口正喷着火舌;反坦克壕宽三米,深两米,坦克根本跨不过去。“周明远,系统积分能兑炸药包吗?要能炸塌壕沟的!”
“能!一包50积分,兑两百包够不够?”周明远飞快地操作系统终端。
“兑!让辎重营立刻送过去,给装甲团的士兵,让他们炸开壕沟!”陈锋又对炮旅下令,“用105毫米榴弹炮轰暗堡,别让它们压制登陆艇!”
很快,两百包炸药包被送到登陆艇上。装甲团的士兵们抱着炸药包,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反坦克壕。一个年轻的士兵被子弹击中了胳膊,鲜血首流,却咬着牙把炸药包塞进壕沟里,拉燃导火索后才滚到一边。“轰!”一声巨响,壕沟被炸开一个缺口,坦克终于能冲过去了。
“冲啊!”赵刚亲自带着步兵冲下登陆艇,MP18冲锋枪扫向暗堡,子弹穿透木板,里面传来日军的惨叫声。装甲团的Pz.Kpfw.II型坦克也冲了过来,履带碾过暗堡的顶盖,把里面的日军压成了肉泥。
就在这时,一艘日军炮艇突然从西侧冲了过来,舰首的76毫米主炮对准了登陆艇。“不好!”陈锋刚要下令鱼雷艇拦截,就听见“咻”的一声,一枚鱼雷从水下窜出,精准命中炮艇的弹药舱,炮艇瞬间被炸成了碎片。
陈锋回头一看,是陈虎的鱼雷艇小队赶回来了。陈虎站在艇首,对着货轮大喊:“师座,西侧海域安全了!”
陈锋笑着点头,刚要下令继续推进,通讯兵突然跑过来,脸色苍白:“师座!张治中将军的联络官到了,说大场快顶不住了,日军第3师团加了两个坦克中队,正在猛攻防线!”
陈锋心里一紧,立刻让人把联络官带过来。联络官是个年轻的少校,军装沾满了灰尘和血迹,一见到陈锋就急得首跺脚:“陈师长,您快带部队去支援吧!张将军的部队己经伤亡过半,再顶不住,大场就丢了!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陈锋立刻对赵刚下令,“你带一个步兵旅和装甲团,继续清理吴淞口的残敌,守住滩头,确保后续物资能运上来。”又对周明远说,“你跟我带两个步兵旅和炮旅,立刻去大场支援张将军。”
周明远刚要应声,通讯兵又递过来一份电报:“师座,南京来电,何应钦部长说,让您分一个旅去支援宝山,还说……要是您不照办,就停了咱们的空中支援。”
陈锋接过电报,指尖捏得发白,冷笑一声:“回复何部长,大场失守,淞沪防线就崩了,宝山也守不住——要空中支援,让他自己派,68师的部队,先救大场!”
联络官在一旁听得眼眶发红,对着陈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:“陈师长,我代表张将军,谢谢您!”
陈锋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都是中国人,客气什么。走,咱们去大场,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的厉害!”
很快,两个步兵旅和炮旅就集合完毕,沿着公路往大场方向疾驰。卡车的车灯划破晨雾,士兵们坐在车厢里,有的在检查武器,有的在低声唱歌——唱的是《松花江上》,歌声里满是对家乡的思念,也满是对日军的仇恨。
陈锋坐在指挥车里,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。他知道,大场的战斗会很惨烈,但他更知道,只要68师赶到,只要能守住大场,就能为淞沪会战争取更多时间,就能让更多的中国军队活下来,就能一点点改变历史的轨迹。
远处的大场方向,炮声越来越近,硝烟也越来越浓。陈锋握紧拳头,心里默念:张将军,再坚持一会儿,我们来了!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3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