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0章 平静下的暗涌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穿越60年代,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EG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青衫醉云画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日子像永定河的水,看似平缓,却在冰层下悄然奔流。韩家小院里,生活有了可喜的变化。韩母在街道小厂的工作愈发得心应手,每月拿回的工钱虽不多,但胜在稳定,粮本上的定量也终于能支撑一家人不再饿得前心贴后背。晚饭的桌上,除了固定的窝头、咸菜疙瘩,偶尔也能见到一小碟切得细细的腌萝卜丝,滴上几滴珍贵的香油,香气能飘满半个小院。韩父的气色好了许多,虽然还是干不了重活,但己经能帮着韩母糊些火柴盒,或者在天气晴好的时候,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,慢慢地搓点麻绳。

变化最大的要数二哥韩兵。在轧钢厂里,他凭着踏实肯干和一把子力气,加上李卫国有意无意的帮衬,很快就在车间站稳了脚跟。李卫国这个粗豪的汉子,待韩兵真如亲兄弟一般。车间里谁要是看韩兵是新来的想捏一下,李卫国铜铃大的眼睛一瞪,蒲扇似的大手往那人肩上一拍,半开玩笑半是警告地来一句:“嘿,这是我兄弟,手底下的活儿利索着呢!想学两招?”对方多半就讪讪地缩了回去。韩兵也争气,学技术上手快,力气活从不惜力。发工资那天,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,除了留下几毛钱零花,其余的都郑重地交到了韩母手里。厚厚一沓毛票和粮票,让韩母的眼眶瞬间就红了,摸着儿子的头,嘴唇哆嗦着,半天才说出一句:“好…好孩子,出息了!”

小妹韩雪也到了上学的年纪。韩风用自己积攒下的一部分钱,给她买了新书包、铅笔和几个田字格本子。开学那天,韩雪穿着韩母用旧衣服改小的、洗得干干净净的花布褂子,小辫子扎得整整齐齐,背着新书包,像只快乐的小鸟,蹦蹦跳跳地跟着胡同里其他孩子一起去上学。看着她消失在胡同口那充满希望的身影,韩风站在院门口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家,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小舟,正在一点点修补、加固,重新扬起了风帆。它是他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代里,最坚实的堡垒和最深的牵绊。

“鉴宝之眼”的运用,在韩风持续的摸索和知识积累下,己臻于纯熟。意念集中,微光流转,器物表面的浮华褪去,内里的本质与岁月的痕迹纤毫毕现。雅致轩的渠道愈发稳定,苏雅娴仿佛总能精准地找到那些需要“洗白”或“易手”的物件,经韩风“掌眼”后,再通过她的网络流向合适的地方。每一次交易,都带来可观的积分积累。露水集上的“捡漏”也成了重要的补充来源,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,在喧嚣嘈杂中搜寻着蒙尘的遗珠。那些散落在破铜烂铁、旧书废纸堆里的微弱光芒,总能被他敏锐地捕捉到。

然而,知识碎片的兑换,像一头永远喂不饱的饕餮。每一次沉浸在那跨越时空的智慧洪流中,精神的剧烈消耗都让他如同经历了一场大病,头痛欲裂,虚脱无力。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“历史修正力”的排斥感,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在挤压他,警告他不要妄图窥探和改变既定的轨迹。这代价巨大,但收获同样惊人。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碎片信息——技术发展的萌芽、经济模式的雏形、社会变迁的脉络——在他脑海中沉淀下来,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盏微弱的灯。这让他对未来既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期待,也时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与焦虑。他知晓太多,却无法言说,如同背负着一个巨大的、不能与人分享的秘密,踽踽独行。

人脉的网在韩风周围悄然编织。关大爷依旧是那盏指引方向的孤灯,亦师亦友,每每在他困惑或冒进时,用看似闲聊的话语敲打警醒。李卫国是坚实的地基,代表着最朴素的工人力量和兄弟情谊,他的存在让韩风感受到扎根于这片土地的踏实。苏雅娴则是一条幽深而危险的暗河,提供着丰厚的资源,却也潜藏着未知的旋涡。每一次见面,她优雅从容的笑容背后,韩风总能捕捉到一丝难以捉摸的审视和算计。她是谁?她背后站着谁?她图谋的又是什么?这些问题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而在韩风情感世界的中心,是周晓白。她如同一泓清泉,洗濯着他在现实中沾染的尘埃和内心的焦灼。图书馆成了他们最常相聚的圣地。两人并排坐在靠窗的老旧木桌旁,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,在泛黄的书页上跳跃。韩风不再是那个仅仅靠着“先知”优势侃侃而谈的少年,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个时代的知识,在哲学、历史、文学的海洋里奋力划桨。周晓白惊讶于他理解力的深邃和思考的锐利,那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讨论,常常让两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

一次,韩风在聊起一个哲学命题时,引用了某位西方思想家的观点(当然,隐去了具体的名字和时代背景),周晓白那双清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带着由衷的惊喜和钦佩:“韩风,你的想法…真的很不一样!就像…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!” 她小心翼翼地从自己带来的布包里,拿出一本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书,封面上印着《红与黑》。在那个年代,这是绝对的“禁书”。

“我…我偷偷从爸爸书房里拿的,”她压低声音,脸颊微红,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紧张和雀跃,“只能借给你看几天,看完一定要还给我,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!”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书脊,指尖带着微微的凉意,眼神里是纯粹的信任和分享的喜悦。

韩风接过那本带着她体温和馨香的书,指尖不经意地触碰到她的手指,两人都微微一颤。那一刻,图书馆里陈旧的书卷气仿佛都变得芬芳起来。他们之间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,有的只是思想的共鸣、心灵的靠近,以及在灰暗底色下相互照亮、相互支撑的纯净情感。这份情愫,是韩风在这个年代里最珍贵的瑰宝,是他所有努力和挣扎中最明亮的动力。

然而,平静的水面之下,暗涌从未停歇。

张婶那双窥视的眼睛,如同附骨之蛆,从未真正离开过韩家。韩家日子越过越好,韩风越来越“有出息”,这就像一根根毒刺,扎在她那颗被嫉妒和狭隘填满的心上。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在院门口指桑骂槐,而是换了一种更隐蔽、更阴毒的方式。韩风好几次注意到,当自己出门,尤其是去图书馆的方向,或者当周晓白偶尔来胡同口等韩风时(她从不进韩家院子),张婶总会“恰好”出现在自家门口,或是坐在胡同里纳鞋底,一双眼睛像钩子一样,死死地钉在他们身上,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、令人极不舒服的冷笑。那眼神里的怨毒,比冬天的寒风还要刺骨。

“风小子,最近…尾巴收着点。”关大爷有一次下棋时,看似无意地提点了一句,浑浊的眼睛瞥了一眼张婶家的方向,“那婆娘,心气儿不顺,憋着坏水呢。周家那丫头是好,可树大招风,懂吗?”

韩风心中一凛,默默点头。与周晓白的交往,是他心中最柔软也最脆弱的部分。这份纯粹的美好,在当下这个讲求“根正苗红”、“门当户对”的环境里,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风险。周晓白的父亲,那位神秘的周副部长,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。韩风不知道这座山对女儿的感情会持何种态度,是默许?是观望?还是…雷霆之怒?每一次看到周晓白家那辆偶尔停在胡同远处街口的黑色小轿车,韩风心头都会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压力。

与此同时,金爷那座独门小院,如同一个沉默的黑色旋涡,虽然韩风恪守着关大爷“敬而远之”的告诫,但它带来的无形压力始终存在。而雅致轩那边,苏雅娴带来的“业务”虽然报酬丰厚,但一次比一次的东西更敏感,一次比一次的交易方式更隐秘。韩风嗅到了越来越浓的危险气息。

这天傍晚,韩风刚从图书馆回来,心情还沉浸在和周晓白探讨《红与黑》里于连命运的激荡中。刚踏进自家小院,就见韩母脸上带着一丝少有的忧虑。

“小风,下午有个女的打电话到街道办找你,”韩母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说是姓苏…让你明天下午三点,老地方见。听着语气…有点急。”

苏雅娴?韩风眉头微蹙。她极少这么急切地主动约见。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。

夜晚,韩风躺在狭窄的木板床上,翻来覆去。窗外是清冷的月光,洒在小小的院落里。隔壁传来父亲轻微的鼾声,小妹韩雪在睡梦中模糊的呓语。家的温暖和踏实感包裹着他。然而,他的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,在纷乱的迷宫中狂奔。

周晓白纯净信任的眼神,张婶阴鸷窥伺的目光,苏雅娴神秘莫测的笑容,关大爷洞悉世事的浑浊双眼,金爷院门紧闭的沉重阴影,还有脑海中那些关于未来的、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碎片…这一切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张巨大的、无形的网。

平静?那只是汹涌暗流之上,一层薄薄的冰面。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冰层在发出细微的、令人心悸的碎裂声。他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——家庭的安稳,能力的增长,珍贵的情谊,隐秘的财富和对未来的洞见。但守护这一切所需要的力量和智慧,似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那柄名为“金爷”的双刃剑,那来自苏雅娴的未知旋涡,那因周晓白而可能引来的阶层风暴,还有张婶那藏在暗处、随时可能咬上一口的毒牙…危机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兽群,呼吸可闻。

他闭上眼,努力平复着有些紊乱的呼吸。路还很长,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更加谨慎。他需要力量,需要智慧,需要在这看似平静、实则暗流汹涌的水面下,稳稳地掌好自己命运之舟的舵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EG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穿越60年代,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EG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