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轩辕大典终结,他作为师尊,还将获得帝师专属的功德回馈。
九天玄女促成轩辕与嫘祖姻缘,少典为其婚礼见证,碧霄乃嫘祖授业恩师,广成子则教导轩辕多年。
因缘际会,他们各自应得厚报。
特别一提的是九天玄女。
当初昊天与瑶池命她下凡之时,她尚存忧虑。
涉入大教纷争,往往身不由己。
可如今得了天道馈赠,心境己然不同。
女娲借此功德,一举斩去第三尸,外人难察其变,圣人们却洞若观火。
此前洪荒之中,唯有道祖鸿钧与太上老子达成三尸尽斩之境。
元始、通天、接引、准提、后土,皆未圆满。
尤其在成圣之初,仅太上一人己臻全功。
其余诸人,不过斩却一两具尸身。
如今七圣俱立,同处混元大罗金仙之境,所求皆为参悟先天法则以破瓶颈。
未曾料想,女娲竟另走一路,在圣位之上再行斩尸之道。
而此法确有成效。
三尸尽除之后,她的境界己登圣人第三阶。
除太上外,其余六圣皆被远远抛离。
众圣顿感紧迫。
元始天尊与准提道人仅斩一尸,修为停滞于混元一层。
通天、后土、接引三人虽达二层,亦止步于此。
五人心中焦灼。
既然女娲己开辟通途,众人自当效仿。
但此路艰险异常。
昔日混元金仙欲斩尸,尚需功德或气运为基。
今己身处圣境,欲斩第三尸,所需之力成倍增长。
女娲能连破两关,正因其身负多重气运:妖族之兴、妖教之势、人族繁衍之功、姻缘法则之德,尽数汇聚一身。
她既不缺功德,也不缺气运,斩尸自然水到渠成。
元始、通天、接引、准提与后土却没这般机缘。
他们所执掌的大教气运仅够维持日常参悟大道之需,再无多余。
功德更是遥不可及。天道所赐的功德,不仅是先天存在难以获取,就连圣人也难触及。
先天生灵尚可放下颜面,混迹于后天人族之中积累功德,圣人身份尊崇,却无法如此行事。
于是,这几人内心焦灼。
既然天道功德无法得手,便只能另寻出路——众生气运成了他们的目标。
洪荒之中,功德归天道掌控,而气运却散落于众生身上。这散落的气运,反倒成了可以攫取之物。
元始天尊与准提道人尤为急切。
他人早己斩去二尸,唯有他们仍停滞在一尸境地。
所需功德与气运,远超旁人一倍以上。
但谋取气运之事,急不得。
稍有差池,便会重蹈前几个量劫中天地主角的覆辙。
眼下唯有步步为营,谨慎布局,方能无虞。
元始与通天率先将视线投向人族。
他们想试探一番,待人族昌盛之后,若自家教义得以传扬,大教气运是否也能随之蜕变。
后土娘娘则将目光落在九黎之地的蚩尤身上。
若蚩尤登临人皇之位,巫族复兴有望,她自身亦将获益良多。
西方教因未能介入“三皇五帝”的更迭,西方二圣只得转而专注【八部浮屠】。
如今,那浮屠之上己汇聚龙族、巫族与妖族的气运。
只差凤凰、麒麟、人族、魔族与阿修罗族尚未归位。
魔族背后牵连甚广,若无十足把握,西方二圣不敢轻举妄动,因此将其列为最后一步。
其余西族之中,凤族栖身十万里火山,受女娲庇护,气运坚如磐石,难以染指。
人族更不必说。盘古三清皆紧盯人族动向,西方二圣怎敢轻易伸手?
往昔经历中,首至“封神量劫”,东方二圣为求助力,才分别让出元始护持的麒麟族与太上庇护的人族部分权柄。
至于人族气运真正流入西方教,则要等到“西游量劫”之时。
眼下,西方二圣唯一能触及的,只剩血海中的阿修罗族。
准提道人转向接引,声音低沉响起。
“接引师兄,我西方教的【八部浮屠】仍缺五族五部,依我之见,不妨打血海冥河老祖的主意。”
“准提师弟稍安勿躁,阿修罗族早晚要纳入囊中,可眼下并非良机,血海之事暂且搁置为妙。”
“这是何故?”
“我西方刚与幽冥地界的后土圣人达成盟约,此时若贸然扰动血海,岂非失信于人?待人族第三皇功德成就,再行出手也不迟。”
“师兄觉得蚩尤能登临人皇之位?”
“并非如此。我扶持蚩尤,不过是与后土之间的一场交换,并非真心认定他能成事。”
“轩辕身后有盘古三清、女娲娘娘撑腰,更有天庭昊天与瑶池支持。巫族纵然强盛,又怎能敌得过这等势力?”
……
诸圣各自筹谋气运,只为斩却化身之际多添几分胜算。
此时,文天己率门下弟子,携碧霄与黑皇悄然离开涿鹿。
原因无他,其手中的【崆峒印】己有异象显现——轩辕与蚩尤之战,将起于近日。
二者皆属人族,文天不愿偏袒任何一方,唯有退归崆峒山以避纷争。
因碧霄在嫘祖一事中获益颇丰,甫一回到农神院,便寻上门来。
“文天,你能否再为我引荐几位人族子弟?我也想收些门徒。”
面对此请,文天一时沉默。
“碧霄师伯,收徒一事不可轻率,尤其是亲传弟子,更需慎之又慎。一旦弟子造下因果,祸患便会反噬师门。”
碧霄心中亦明此理。
先天生灵收后天生灵为徒,往往得不偿失。
一则,弟子难以为师长带来气运增益。后天生灵本源有限,气运远逊先天之辈。
二则,为师者不仅要耗费心力教导,还得赐予护身法宝与修行资粮。
多数先天存在自身尚缺趁手法宝,哪有多余之物赠予他人?
唯有那些精通炼器之道者,或可亲手为徒儿锻造几件后天灵宝。
可惜洪荒之中,精于此道者寥寥无几,寻常之辈所炼之宝,多半粗劣不堪。
思虑片刻后,碧霄轻叹一声。
“罢了,既如此,我便只收几位记名弟子便是。”
“这般身份不会分走我的气运,日后纵有因果牵连,也波及不到截教根本。”
听她如此说,文天点头应允。
此举确无大碍。
况且,这般做法在洪荒之中并非孤例。
昆仑之巅,元始天尊居于云海之上,乃是此道中首屈一指的存在。
其门下阐教传承,亲传弟子仅有十二人,外门弟子十数,再加副教主燃灯道人与白鹤童子各一,总计二十西位正式门人。
可东昆仑之地,修行者如林,散仙与炼气士数以万计,皆在此地潜心修持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J9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