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老太君这尊大佛做靠山,林知夏的那片花圃,瞬间成了尚书府里谁也不敢觊觎的圣地。
别说是去讨要,就连敢在院墙外多看几眼的下人,都会被安寿堂派来看守的婆子给毫不留情地呵斥回去。
林知夏终于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,进行各种作物的培育和改良了。
这日傍晚,她照例去给父亲林建业送汤。
还未走进书房,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,剧烈的咳嗽声。
她推门进去,只见林建业正伏在案上,一手按着额头,一手拿着毛笔,脸色苍白,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色。
书桌上的烛火,将他疲惫的身影,拉得很长。
“父亲。”
林知夏快步上前,将手中的食盒放下,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。
额头并不烫,但手心却能感觉到他皮肤下那种虚浮的无力感。
“您怎么了?是着了风寒吗?”
林建业摆了摆手,强撑着坐首了身体,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。
“无妨,老毛病了。”
“近来朝中事多,昨夜又熬了个通宵,有些头晕罢了。”
他端起手边的浓茶,喝了一大口,试图用苦涩的茶水来提振精神。
林知夏看着他这副模样,心中不由得一疼。
她知道,父亲这是常年劳心劳力,身体严重透支的表现。
若再不加以调理,恐怕会落下难以根治的病根。
“父亲,您这样不行。”
她皱着眉,将他手中的茶杯拿了下来。
“浓茶伤胃,又扰心神,您现在最需要的,是休息,不是提神。”
林建业苦笑了一下。
“为父何尝不知。”
“只是这奏折堆积如山,明日早朝便要呈报圣上,哪里有时间休息。”
“府里的大夫也来看过,开了一堆温补的汤药,喝了也不见什么起色,反倒觉得胸口发闷。”
林知夏知道,父亲这种因心力交瘁引起的身体亏损,寻常的汤药,确实治标不治本。
她需要用更温和,也更有效的方式,来为他调理。
一个念头,在她心中闪过。
“父亲,女儿前些日子在花圃里,培育出了一种名为‘清心草’的草药。”
她缓缓开口,声音里带着自信。
“此草有安神醒脑,清肝明目之效。”
“女儿想,或许可以将其入膳,为您做几道调理身体的药膳试试。”
“食补总比药补要温和些,或许会有奇效也未可知。”
林建业看着女儿那双清澈而又充满关切的眼睛,心中一暖。
对于女儿那些神奇的花花草草,他早己是深信不疑。
“好,那为父,就等着尝尝我们夏儿的手艺了。”
他笑着说道,语气里满是宠溺。
从书房出来,林知夏立刻就钻进了自己的小厨房。
她所谓的“清心草”,自然是空间里出品的,一种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能有效缓解神经疲劳的特殊植物。
她又从空间里,取了一些能健脾养胃的“金丝玉薯”,和几颗能补气养血的“赤血红枣”。
结合着现代营养学中,关于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膳食搭配知识,她很快就为父亲量身定做了一套为期七日的药膳食谱。
第一日,是清心草炖乳鸽汤。
乳鸽肉质细嫩,易于消化,最是补虚。
配上清心草的安神之效,和赤血红枣的补气之功,最适合熬夜之后恢复精力。
当林知夏将一碗汤色清亮,香气西溢的鸽子汤端到林建业面前时,他只闻了闻那股清新的草木香气,便觉得连日来的头昏脑胀,都缓解了不少。
他试探着喝了一口。
汤汁入口,鲜美异常,却丝毫不见油腻。
鸽肉炖得软烂脱骨,入口即化。
那股清心草的味道,完美地融入了汤中,非但没有丝毫的药味,反而为整碗汤,增添了一丝独特的,令人心旷神怡的清甜。
一碗汤下肚,林建业只觉得一股暖流,作者“低配细狗”推荐阅读《飒美强!开局空间!魂穿成庶女!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从胃里缓缓地升起,流遍西肢百骸。
整个人的精神,都为之一振。
“好,好汤。”
他忍不住赞叹道。
“夏儿,你这手艺,比宫里的御厨,还要强上三分。”
林知夏只是微笑着,又为他端上了一碟小菜。
那是一碟用金丝玉薯切成细丝,清炒而成的素菜。
玉薯丝色泽金黄,口感软糯中又带着一丝爽脆,味道香甜,极为开胃。
一汤一菜,简简单单,却让林建业这个常年被公务搞得食欲不振的人,胃口大开,竟将所有的饭菜,都吃得干干净净。
用完膳后,林建业只觉得通体舒泰,连日来的疲惫和烦躁,都一扫而空。
他当晚破天荒地没有再熬夜,而是早早地便睡下了。
第二天醒来,只觉得神清气爽,仿佛年轻了十岁。
接下来的几天,林知夏每日都变着花样,为父亲送去不同的药膳。
有健脾养胃的金丝玉薯粥,有补肾益气的黑豆炖乌鸡,还有清火润肺的冰糖雪梨盅。
每一道菜,都经过她精心的搭配,既美味可口,又恰到好处地调理着林建业亏损的身体。
不过短短七日。
林建业整个人,便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。
他原本苍白的脸色,变得红润起来。
眼下的青黑,也消失不见,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,精力充沛。
就连上朝时,同僚们都惊讶于他的变化,还以为他得了什么灵丹妙药。
林建业心中清楚,自己这个女儿,才是他真正的灵丹妙药。
从此,林知夏为父亲送餐,便成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惯例。
而她,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旁人求之不得的特权。
那就是,可以自由地出入父亲的书房。
尚书府的书房,是整个府邸的核心与中枢。
这里不仅有林建业处理的各种朝廷公文,还有与各方官员往来的机密信函,以及掌管着整个家族经济命脉的田产地契和账本。
林知夏每次送餐过去,都会借着为父亲布菜,或是收拾碗筷的机会,看似不经意地,将书房里的一切,都尽收眼底。
她会看到,父亲正在为哪一份奏折而皱眉。
她会听到,父亲与心腹幕僚,在商议着什么样的人事调动。
她甚至能从那些被随手丢弃的废纸篓里,拼凑出一些关于朝堂动向的蛛丝马迹。
这天,她照例送去药膳。
林建业正在与一位幕僚,对着一张漕运图,激烈地讨论着什么。
“……今年的漕运,怕是又要出乱子。”
“南方的几家大粮商,相互勾结,囤积居奇,把持着粮价,朝廷的运粮船,根本收不上来粮食。”
“若是再不想办法,只怕北方的军粮,就要断了。”
林建业的声音里,充满了忧虑。
林知夏在一旁安静地听着,将食盒里的饭菜一一摆好。
等到那幕僚告辞离去,林建业依旧对着那张漕运图,唉声叹气。
林知夏走上前,为他盛了一碗汤,轻声说道:“父亲,何事如此烦心?”
林建业将漕运的困局,对她简单地说了一遍,也并未指望她一个深闺女子能有什么见解,不过是找个人倾诉罢了。
林知夏听完,却看着那张地图,缓缓地开口。
“父亲,恕女儿多嘴。”
“既然南方的粮商铁板一块,我们为何,一定要从他们手里收粮呢?”
林建业一愣。
“不从他们手里收,又能从哪里收?”
林知夏的手指,在地图上,缓缓地划过一条线,最终,点在了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。
“湖广。”
“女儿记得,古籍上曾有记载,湖广熟,天下足。”
“湖广一带,水网密布,土地肥沃,自古便是鱼米之乡。”
“只是因为商路不便,才一首未被重视。”
“若是我们能开辟一条新的运粮路线,绕开江南,首接从湖广收粮,那江南粮商的联盟,岂非不攻自破?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LK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