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清晨,苍云岭的寒风依然凛冽。赵铮被张大彪带到团部。这是一孔简陋的窑洞,外面用几根圆木支撑着,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泥土。窑洞内部光线昏暗,几张用粗木板搭成的桌子,几盏摇曳的油灯,墙上挂着几幅破旧的地图。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墨水的味道,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。
李云龙和赵刚都己在忙碌。李云龙正对着地图指指点点,嘴里骂骂咧咧,烟头在他指间忽明忽暗。赵刚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着,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,神情严肃。
“团长,政委,这小子就是赵铮。”张大彪将赵铮带到两人面前,粗声粗气地介绍道。
李云龙抬起头,看了赵铮一眼,然后又将目光转向地图。“嗯,你小子先跟着张副团长(注:此时张大彪为营长,但李云龙常称其为“副团长”或“老张”,此处为后续伏笔,暂不修正)干点活,把那些缴获的鬼子文件给老子理清楚!”他指了指角落里堆着的一摞文件,语气不容置疑。
赵刚也抬头看了赵铮一眼,眼神依然锐利,但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轻轻点了点头。
赵铮接过张大彪递过来的一摞文件和账本,内心松了口气。这份工作相对安全,也给了他观察和思考的机会。他走到角落里,借着微弱的油灯光线,开始整理这些文件。他一边整理,一边悄悄观察李云龙和赵刚的工作状态,以及他们交谈中透露出的部队困境。
他发现独立团的物资状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。他翻阅着缴获的日伪军文件,上面记载着各种物资的清单。弹药、棉衣、药品,这些在战场上至关重要的物资,都显示着极度缺乏。甚至连油灯用的煤油都紧缺,许多战士晚上只能靠篝火取暖。战士们吃的也是粗粮野菜,面色菜黄,许多人身上都带着冻疮和旧伤。
“他娘的,这仗怎么打?战士们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!”李云龙的声音带着怒气,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。
“老李,这不是你发脾气就能解决的。”赵刚平静地说道,“晋西北根据地刚刚开辟,物资匮乏是事实。我们只能想办法,发动群众,自力更生。”
赵铮心中焦急。他知道,严冬即将到来,如果不能解决物资问题,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将受到严重影响。他必须尽快行动,为这支部队争取到活下去的希望。
就在他整理一份缴获的日军物资清单时,系统突然在他脑海中浮现。半透明的界面上,清晰地显示着:【生存熵:50】。
这个微薄的数字让他感到一阵紧迫。他必须找到新的、有价值的“献祭”目标,才能兑换出真正能改变现状的物资。50点生存熵,能兑换的东西太少,远远不足以解决独立团的燃眉之急。他需要更多的生存熵,更多的资源。
李云龙巡视到赵铮这边,看到他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文件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张皱巴巴的地图,丢给赵铮。
“小子,你不是说你懂鬼子地图吗?给老子看看,这上面画的都是些啥玩意儿,是不是又是他娘的什么鸟语机关?”李云龙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。
赵铮接过地图。这是一张日军的行军路线图,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日文标注。他心中一喜,这正是他展现价值的好机会。他知道,情报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资源,而这张地图,无疑蕴含着巨大的价值。
他开始仔细辨认地图上的每一个符号,每一个标注。同时,他暗中用系统扫描地图的价值。
“叮!检测到有价值情报物品:日军行军路线图(包含侦察标注)。可献祭,预估获得【生存熵】200点。”
赵铮心中一动。200点生存熵!这比他之前献祭手枪和地图包获得的还要多。这意味着,这张地图蕴含着更重要的情报。
他仔细辨认着地图上的标注,发现这张地图上不仅有日军的行军路线,还有一些模糊的标注,似乎是日军的侦察点。这些侦察点,往往意味着日军可能在某个方向有小股部队渗透,或者正在进行前沿侦察。
“团长,这上面画的是日军的行军路线。”赵铮指着地图上的几条红色线条说道,“还有一些我军阵地的侦察标注,如果我没看错,这些标注显示日军可能在某个方向有小股部队渗透,或者正在进行前沿侦察。”
李云龙听到“渗透”二字,眼神立刻锐利起来。他猛地从赵铮手中夺过地图,仔细地看了起来。他的脸色变得凝重。
“大彪!把地图拿过来!”李云龙大声喊道,“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!他娘的,鬼子又想耍什么花招!”
赵铮看着李云龙匆匆离去的背影,心中松了一口气。他知道,他成功地利用了这张地图,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信任。但这张地图的价值还远未被完全挖掘。他需要在接下来的解读中,用更精准的情报,为自己换取更多的【生存熵】,也为独立团争取到更大的优势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亮剑:我给李云龙当翻译兼送补给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9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