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部视察团离开后,赵家峪的训练场上,独立团的战士们身穿新棉服,手持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和驳壳枪,在冰天雪地里进行着刺刀操练和战术演习。嘹亮的口号声回荡在山谷中,士气空前高涨。但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下,一股大战前的压抑感也悄然弥漫。远处,日军的飞机开始频繁侦察,侦察机引擎的轰鸣声,如同死神的低语。
赵铮在后勤处忙碌着,协助赵刚安排物资发放和储备。他能感觉到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样的紧张。各地送来的情报越来越多,无一不指出一个事实——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筱冢义男,正在集结重兵,即将对晋西北根据地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“铁壁合围”大扫荡。
指挥部里,油灯彻夜不熄。李云龙和赵刚的脸色都异常凝重。几份加急的电报和侦察报告摆在桌上,上面详细列举了日军集结的兵力、坦克数量和可能的合围方向。李云龙猛地一拳砸在桌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:“他娘的,筱冢义男这老鬼子,这是要玩真的!把老子的独立团当成肥肉了!”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一丝躁动,渴望一战,但对战局的残酷性有清醒认识。
赵刚冷静地分析着地图,他用铅笔在地图上圈出了日军的集结区域和可能的进攻路线。他指出日军这次的部署异常严密,是典型的“铁壁合围”战术,意图彻底摧毁晋西北根据地。他看向赵铮,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信任:“赵铮同志,你对日军的战术和心理最了解。我们现在虽然有了这些物资,但面对日军的钢铁洪流,依然处于劣势。你还有没有其他的‘发现’,能帮助我们应对这次大扫荡?”
赵铮知道,这是他将剩余【生存熵】转化为战略优势的关键时刻。他意念中打开系统,查看1430点【生存熵】的余额。他知道,不能再兑换大批武器,那会引起更大怀疑和不便运输。他必须兑换那些能改变信息不对称、提升侦察预警能力,或者能进行精确打击的“小而精”的物品。他脑海中浮现出“简易声波侦听器”、“高精度军用望远镜”、“小型定向地雷设计图纸”甚至“高能压缩口粮”等选项。
赵铮深思熟虑后,向李云龙和赵刚提出建议:“团长,政委,日军这次扫荡,最大的优势是信息和火力。我们应该利用地形,化整为零,同时加强侦察和预警。我建议,晓星璇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我们可以集中力量,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,设置一些隐蔽的精确打击点,专门针对他们的指挥部或者重火力。另外,我或许能‘找到’一些能帮助我们侦察日军动向的‘特殊工具’,以及一些能在紧急撤离时提供体力的‘高能食物’。”他暗示了新的“发现”。
李云龙听到“精确打击”和“特殊工具”,眼睛又亮了。他猛地一拍大腿:“他娘的,你小子这主意好!就这么办!老子就喜欢这种出其不意的打法!”
赵刚则对赵铮的战略眼光表示赞赏。他知道,赵铮这个年轻人,总能在关键时刻,提供出人意料的帮助。
赵铮趁机意念兑换了:**2个【简易声波侦听器】(200生存熵),2个【高精度军用望远镜】(300生存熵),1份【小型定向地雷设计图纸】(500生存熵),50份【高能压缩口粮】(100生存熵)**。系统提示:“兑换成功,【生存熵】剩余330点。物资将于12-24小时内分批送达指定隐蔽锚点。”他将这些物品的具现地点,指定在赵家峪附近几处隐蔽的山洞和废弃民房。
几天后,赵铮“发现”的侦听器、望远镜、地雷图纸和高能口粮被秘密送到指挥部。李云龙和赵刚看着这些“宝贝”,眼中充满了期待。侦听器能提前察觉日军摩托化部队的轰鸣,望远镜能更好地观察敌情,定向地雷图纸则为李云龙的“土战术”提供了新的思路,高能口粮则能为突围和潜伏提供保障。独立团的备战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。战士们虽然知道大战将至,但因为有了充足的物资和明确的战术,士气依然高涨。
系统提示:“宿主成功提供战略级侦察与战术辅助物资,独立团应对能力提升,获得【生存熵】100点。”(总计430点)。
独立团的战士们在赵家峪的各个山头,秘密地布置着防御工事,研究着赵铮“提供”的地图和情报。远处的平原上,日军的飞机开始频繁侦察,侦察机引擎的轰鸣声,如同死神的低语,预示着风暴的来临。李云龙和赵刚在指挥部里,对着地图进行最后的部署,眼神中充满了凝重与决心。赵铮站在他们身后,他知道,他手中这430点【生存熵】,将是他和独立团在这场血战中,能否创造奇迹的最后希望。一场决定晋西北命运的血战,即将拉开帷幕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9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