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六章:精研岐黄惠四方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中国古代奇闻轶事录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B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中国古代奇闻轶事录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中国古代奇闻轶事录最新章节随便看!

素雪离去后的日子,时光仿佛在杏林村放慢了脚步。云青的生活被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部分——喧嚣的白日与寂静的深夜。

白日里,他是人人称颂的“云神医”。他的名声早己超越了杏林村,如同被春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,飘向了远近州县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,从附近山村的农夫,到百里之外慕名而来的富商,甚至偶有官宦人家的车马悄然停在村口。他那原本简陋的院落,己然成为新的村落中心。

面对潮水般涌来的病患,云青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沉稳与仁心。他不再仅仅是那个依靠玉露花神迹的少年,而是真正开始践行老郎中和素雪所代表的济世精神。他将那本己被翻得毛了边的《百草谱》视为根基,又千方百计搜集所能找到的一切医书药典,常常挑灯夜读至天明。

他的钻研,并非闭门造车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那口被“无根水”点化的古井,其泉水不仅甘甜,更蕴含着一丝极其微弱的、类似玉露花的灵性。他用这井水煎药,发现药效能平添三分;他用这井水灌溉药圃,圃中草药长势喜人,药性似乎也更为纯净。他将这井水与《百草谱》上的古方相结合,反复尝试,调整配伍。

失败是常事。有时药性过于猛烈,他亲自尝药,体会其中变化,几次险些中毒;有时药效不显,他便彻夜不眠,对照医书,苦苦思索。他的指尖常带着草药的色泽与气味,他的眉头因专注而时常紧锁。然而,每一次成功的突破,都带来无以伦比的喜悦。

他配制出了专治小儿惊风的“安魂散”,用药温和,辅以井水,能迅速安抚受惊的魂魄;他改良了治疗跌打损伤的“续断膏”,加入几味独特的山草药,使得筋骨愈合速度倍增;他甚至针对一些穷苦人家常见的虚劳之症,研究出价格低廉但效果显著的“培元汤”,几副下去,便能改善面色,增强气力。

他的药方,从不故弄玄虚,用药力求简单有效,且常常根据病患家境酌情增减,甚至分文不取。他看诊时极其耐心,望闻问切,一丝不苟。对于贫苦者,他不仅赠药,有时还会悄悄塞上几个铜板,让他们买些吃食补身体。人们都说,云神医看病,看的不仅是病,更是心。

然而,当夜幕降临,最后一位病人离去,喧闹的村落重归寂静时,另一个云青便悄然浮现。

他屏退所有前来帮忙或想要拜师学艺的年轻人,独自一人,回到那间承载了太多记忆的屋子里。油灯被点燃,昏黄的光晕勾勒出他孤寂的身影。他会在窗边坐下,从怀中取出那枚从不离身的玉簪。

玉簪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那缕清冷的幽香,历经岁月,似乎丝毫未减,反而因他日夜的,更深刻地融入他的气息之中。他对着玉簪,开始低语。

“素雪,今日来了个从北边逃荒来的孩子,饿坏了,又染了风寒,我用了你当时指点过的那个清润方子,加了一味枇杷叶,孩子咳得不那么厉害了……”

“药圃里那些你喜欢的白芷,今年开得极好,香气能飘出很远。我试着用它合了几味药,对驱散湿气很有效……”

“村里张伯的腿疾,用了新配的药酒,这几日能下地慢慢走了……他总念叨着要谢你,说是沾了你的仙气……”

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,仿佛玉簪那头,真有一个白衣仙子在静静聆听。有时,他会陷入长久的沉默,只是用手指一遍遍描摹着玉簪的轮廓,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那里星河璀璨,却再无伊人踪迹。

也有人见过他在月色下的药圃里,俯身对那些形如泪珠的白色小花细语。那是他精心培育的品种,不知其名,只因形态酷似玉露花瓣,又带着素雪泪珠的神韵,他便倾注了无数心血。他轻轻触碰花瓣上的露水,低声说着:“你们要好好生长,辨识药性,将来也能济世救人……这是她所愿见的。”

其情之深,其念之切,令偶然窥见的村民无不为之动容,暗自叹息。云神医仁心仁术,惠泽西方,活人无数,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仰与爱戴,然而他内心深处那份无人可替代的孤寂与思念,却如同井台边那对无法磨灭的脚印,清晰而永恒。

他将对素雪所有的情感,都化作了济世的行功,精研医术的动力,和每个深夜无人时的无声倾诉。他的医术愈发精湛,名声愈发显赫,而他孑然一身、守护旧诺的身影,也愈发清晰地烙印在杏林村的记忆里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B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中国古代奇闻轶事录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B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