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天期限转瞬即至。 林枫带着数据司“专业团队”呕心沥血制作出的新版图表,再次来到了武英殿。 这一次,他底气足了很多。 新绘制的图表,由国子监的书学生执笔,线条精准流畅,比例严格按数据而来,色彩搭配和谐而不失醒目,旁边还有算学生标注的清晰数据和小字说明,整体看起来专业、清晰、一目了然。 朱元璋看着铺开在眼前的几张新图表——那份详细到府、清晰标注出浙江异常数据的粮储柱状图;那份将田赋、盐税、茶税、商税及其细分项完美呈现的赋税扇形图;还有那张能明显看出近几年人口增长与田赋收入变化关系的折线图。 他沉默地看着,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。 良久,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:“好!这才像个样子!”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图表上的每一个细节,尤其是在浙江那根依旧刺眼但数据无比精确的矮柱上停留许久。 “浙江布政使司,今年夏粮入库,较往年同期平均少了足足两成三!好,很好!”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,但熟悉他的人都明白,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 他又看向赋税扇形图:“商税…竟如此之薄?看来咱之前对市舶司还是太宽容了。” 最后,他指着人口-田赋趋势图:“人口在增,田赋增长却如此乏力…呵呵,好得很呐。” 每一句点评,都让林枫心里为相关的衙门捏一把汗。 【老朱这是拿着放大镜在找茬啊!不过…找得好!】 “林枫,此事你办得不错。数据司,算是立住了。”朱元璋终于给出了肯定的评价,“罚俸之事,就此作罢。此外,赏数据司绢帛百匹,银五百两,以资鼓励。” 林枫大喜:“谢陛下隆恩!” 【哈哈哈!不仅过关了,还有赏钱!团队奖金有了!】 朱元璋话锋一转:“不过,数据司日后所出图表,需更加严谨。每一数据,必要有据可查,标注清晰。若再有‘艺术化处理’…”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枫一眼。 林枫脖子一凉:“臣遵旨!定当精益求精,绝无虚饰!” 带着赏赐和皇帝的肯定,林枫趾高气扬地回到了数据司。 他将赏赐的消息一说,整个数据司(虽然还是那间破廨房)顿时欢声雷动!老王书吏破天荒地没打瞌睡,小赵吏员兴奋地首搓手,几个国子监的生徒更是激动不己,感觉前途一片光明。 林枫趁机宣布,赏银大部分用作奖金发放,绢帛也分给众人,剩下的钱用来添置更好的绘图工具和改善一下办公环境(比如买点好茶叶,给老王买个更舒服的蒲团)。 数据司士气大振! 然而,林枫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。 廖镛在得知林枫非但没被扳倒,反而得到了皇帝赏赐后,更是怒不可遏。 他认为这是陛下被奸佞蒙蔽,国将不国的征兆! 这位固执的老臣,这次不再单打独斗。他动用了自己的人脉,联络了都察院几位同样以“清流”自居、对皇帝近来“重用酷吏(指锦衣卫)、亲近佞幸(指林枫)”政策不满的御史,还说服了翰林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学士。 一场更大规模的弹劾风暴正在酝酿。 他们的策略不再局限于攻击林枫本人和图表本身,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: 指责林枫及其数据司“妄测圣意,以数据窥探国政,有损陛下圣德”; “其法看似便捷,实则诱导君王重术轻道,舍本逐末”; “长此以往,君王必怠于阅读奏章深思国事,而依赖于此类取巧之物,于国之大害也!”; 甚至隐晦地将林枫与历史上的侯幸之臣相比,暗示其最终会祸乱朝纲。 这些奏折,文笔犀利,引经据典,站在道德和传统的制高点上,极具煽动性和杀伤力。 更重要的是,他们这次不再仅仅在朝会上发难,而是持续不断地上奏,试图形成舆论压力,迫使皇帝改变主意。 朱元璋的御案上,很快就堆起了好几份这样的奏折。 他看着这些奏折,脸色阴沉。 【廖镛这个老倔驴!还有这帮清流,真是吃饱了撑的!】 【说的比唱的好听!什么重术轻道?没有这些‘术’,你们写的那些天花乱坠的奏章里的数据到底是真是假,咱怎么看得出?】 但他也知道,这些清流官员在士林中和朝堂上拥有不小的声望和影响力,不能简单地粗暴压制。 【得想个法子,既堵住他们的嘴,又能让数据司继续办下去。】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腹黑的光芒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MGS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