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的工商银行市分行大厅,喧嚣依旧,甚至比上午更添了几分燥热和铜臭味。
赵静啃完那根堪称“续航神器”的空间黄瓜,感觉浑身又充满了电,斗志昂扬地再次杀回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有了上午的成功经验(虽然利润微薄),她不再是那个懵懂怯场的小村姑,眼神里多了几分老练和精明。她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猎犬,鼻子翕动,敏锐地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可能带来利润的信息。
她不再漫无目的地乱逛,而是有了清晰的策略:
目标锁定: 专找那些看起来焦急、愁苦、与银行职员争执不下或者被不耐烦打发的散户。这些人往往急用钱,耐心差,容易妥协。 主打产品:专注于面额拾圆以下的小额、破旧国库券。这些券大贩子看不上,银行压价狠,正是她这种“虾米级”倒爷的生存空间。 价格策略:出价永远比银行柜台给的收购价高一点点(五分到一毛),但远低于市场牌价。利用散户“多一分是一分”、“落袋为安”的心理,快速成交。 资金周转:坚决不留券过夜!买入之后,立刻寻找机会卖给银行(如果品相太差银行不要,就寻找其他可能需要的小贩子,但这种情况尽量避免)。加快资金滚动速度,哪怕单次利润薄如纸,但架不住频率高!
她穿梭在人群中,耳朵捕捉着碎片化的对话:
“……才给八块五?我这可是拾圆的券!” “同志,再给加点吧,等着钱给孩子交学费呢……” “品相太差,就这个价,不卖下一个!”
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,赵静就会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靠近。
她先观察,判断对方是真的急用钱还是想抬价。确认目标后,她便会上前,用她那尚带稚气却刻意模仿大人冷静的语气,低声开口:
“大叔,银行给的价太低了吧?您这券……想卖多少?” 或者: “大姐,急着用钱吗?我这儿能给现钱,比银行稍高点,您考虑一下?”
大多数时候,她会迎来怀疑、警惕甚至厌恶的目光。
“你谁啊?小丫头片子捣什么乱?” “去去去!一边玩去!” “人贩子吧?骗钱的?”
面对这些,赵静早己练就了铜墙铁壁般的脸皮和随机应变的口才。
“我帮我爸收的,他就在那边等着呢(指某个方向)。”——拉虎皮扯大旗。 “银行压价多狠啊,您看我这真金白银,立马到手,不比跟他们磨嘴皮子强?”——首击痛点。 “就比银行多五分钱,您少抽根烟就省出来了,我赚个跑腿费嘛。”——示弱+小利诱惑。
十次里面,总有那么一两次能成功。
她用六块二毛钱,从一个急着给老婆买药的中年男人手里,买下了一张被汗水浸得有点软的86年伍圆券(银行只给六块一),转手六块三毛五卖给银行(品相问题扣了点),净赚一毛五。 她用九块钱,从一个被银行职员奚落得快哭出来的老太太手里,买了两张品相极差的84年伍圆券(银行只肯出八块五),费了点口舌,最终以九块三毛的价格卖给了一个专收破损券的小贩子(看来哪里都有细分市场),净赚三毛。 她甚至用三颗水果糖(从村里带来的)加五毛钱,从一个带着小孩、小孩哭闹着要买糖吃的妇女手里,换了一张完全被小孩涂鸦画花了的82年贰圆券(银行拒收),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试试,没想到银行那个老职员眯着眼看了半天,居然按面值两块收下了!净赚一块五毛钱+三颗糖的成本!
每一次交易,金额都小得可怜,利润微不足道。一毛,两毛,三毛……最大的一笔就是那张涂鸦券赚的一块五。
但她乐此不疲,精神高度集中,大脑飞速运转,计算着每一个铜板的得失。
这个过程,不仅是在赚钱,更是在进行高强度的市场调研和商业谈判实战训练!她对不同年份、不同面额、不同品相国库券的市场价格和砍价空间越来越熟悉,看人的眼光也越来越准。
整个下午,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,在市分行大厅这片巨大的花朵上辛勤地采集着微不足道、但积少成多的花蜜。
等到银行下班铃声刺耳地响起,职员们开始不耐烦地驱散人群时,赵静才感觉到一阵巨大的疲惫袭来。
她拖着快要站僵的腿,走到大厅角落,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再次仔细清点她这一天的战果。
早上带来的三十一元本金,经过一天高频次的“蚂蚁搬家”、“虾米吞噬”,变成了……
她一张张数着那些沾满汗渍的毛票和少量块票。
三十五块七毛三分钱!
扣除早上带来的三十一元本金,以及中午吃自带黄瓜(成本忽略不计),她今天一天的纯利润是——西块七毛三分钱!
一天!西块七毛三!
这几乎相当于镇上普通工人十分之一的月工资了!抵得上她卖好几次“仙菜”给悦来小吃!更是她之前倒腾县城券需要跑好几趟才能赚到的利润!
虽然累得像条狗,虽然每一分钱都赚得绞尽脑汁、费尽口舌,但这实实在在的收获,让她感觉一切辛苦都值了!
更重要的是,她的本金从31元滚到了35.73元!资金池变大了!明天,她可以用更多的钱去收券,利润基数会更大!
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,冲淡了身体的疲惫。
她小心翼翼地把钱藏好,走出银行大门。
市里的华灯初上,街上车流人流依旧繁忙。她看着这喧嚣的城市,第一次产生了一种“我能在这里立足”的奇妙感觉。
虽然只是最底层、最微不足道的“金融蛀虫”,但她确实从这里啃下了一小块肉!
回去的路上,她破天荒地没有坐来时那趟最便宜的慢车,而是咬牙花了两毛五巨资,坐了一趟速度稍快、条件稍好的车(虽然依旧破)。
她需要节省时间和体力。
靠在稍微不那么颠簸的车窗上,她盘算着:明天再来!本金接近三十六元了,可以尝试接触一下面额稍大(比如拾圆)的券,利润空间会更大一些!
就这样,连续干它几天!把本金滚到五十元!甚至一百元!
她仿佛看到了资本雪球越滚越大的美好景象。
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和满满的希望,她在摇晃的车厢里沉沉睡去。
梦里,她看到的不是国库券,而是漫天飞舞的钞票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1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