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章 档案里的分身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老照片里的影子:百年前的她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LQ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林小默”推荐阅读《老照片里的影子:百年前的她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第1章 档案里的分身

市档案馆的午后总是带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。林墨把第三箱民国档案拖到工作台时,窗外的阳光正斜斜地切过灰尘,在地板上投出一道浑浊的光柱。她揉了揉发酸的后腰,指尖划过箱面泛黄的标签——「民国二十六年记者协会档案(乙)」。

作为《京华晨报》的历史专栏记者,林墨已经在这里泡了整整两周。为了筹备「抗战时期新闻人」系列报道,她每天要翻阅上百份 brittle的报纸和手稿。此刻她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牛皮纸信封,里面掉出一沓泛黄的信笺,还有一张被剪成椭圆形的黑白照片。

照片边角已经卷曲发脆,相纸上的女子穿着合身的深色旗袍,站在一栋西式建筑前,左手握着钢笔,右手叉腰,嘴角带着一丝倔强的笑意。林墨的呼吸突然停滞了——那张脸,分明就是镜子里的自己。

她猛地抬头看向工作台上方的穿衣镜。镜中映出的女子穿着卡其色工装裤,头发随意束成马尾,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——除了服饰和发型,眉眼、鼻梁、甚至左耳那颗tiny的朱砂痣,都与照片上的人一模一样。

「林记者,还在忙?」档案管理员老张端着保温杯走过,「这批档案明天就要移交新馆了,今天得清完。」

林墨慌忙把照片塞进笔记本,指尖冰凉:「张叔,您见过这张照片吗?」她指着信笺上的署名——苏曼卿。

老张推了推老花镜,眯眼端详片刻:「苏曼卿?哦,民国时期的名记者,专挖官场黑料的。听说三十年代末突然失踪了,好像跟什么贪腐案有关……」他突然压低声音,「这批档案里有几处被人撕过,你小心点看。」

老张走后,林墨的心跳仍在加速。她翻开笔记本,照片上苏曼卿的眼睛仿佛在盯着她看。办公桌角那只裂了口的咖啡杯映入眼帘——那是上周她采访抗战老兵时不小心摔的,裂纹像蛛网一样蔓延到杯底。就像此刻她心里的疑团,正沿着那些看不见的脉络,悄然扩散。

晚上八点,林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。这是一间位于老城区的顶楼公寓,窗外能看到民国时期遗留的钟楼。她把笔记本电脑摊在餐桌上,照片被扫描成电子版放在屏幕中央。

「这根本就是你的双胞胎姐妹啊!」视频电话那头,闺蜜陈曦的惊呼声几乎要冲破听筒。作为市医院的实习医生,陈曦总能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度戳中重点,「你确定外婆没说过你们家有失散的亲戚?」

林墨把照片打印出来,贴在对面的墙上,和自己的证件照并排贴着:「我外婆去年去世前,只说过我妈是领养的。」她啜了口冷水,裂角咖啡杯的影子在墙上晃动,「最奇怪的是老张说苏曼卿失踪了,但网上查的是意外身故。」

「等等,」陈曦突然切换严肃语气,「你还记得我上周值夜班遇到的怪事吗?那个老太太非说我是她年轻时的闺蜜转世。」她压低声音,「有些家族秘密就像DNA,会以你想不到的方式显现。」

挂了电话,林墨打开苏曼卿的专栏合集。那些发表在《大公报》上的文章字迹锐利如刀:《津浦铁路工程款流向调查》《财政部密档泄露事件》……最后一篇停留在1937年6月12日,标题是《国有资产流失真相:从铁路到鸦片》。

凌晨两点,林墨被一阵寒意惊醒。客厅的灯不知何时亮着,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,苏曼卿的照片正逐渐变得透明,隐约能看到自己的脸在照片里微笑。她冲过去合上电脑,却在键盘缝隙里发现一根不属于她的长发——乌黑、卷曲,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。

第二天清晨,林墨带着笔记本来到报社资料室。缩微胶片机嗡嗡作响,1937年6月的《申报》在屏幕上缓缓展开。社会版角落里有则短讯:「记者苏曼卿于昨日采访途中遭遇车祸,当场身亡。」但同一版面的广告栏里,用小号字印着一行奇怪的启事:「曼卿吾爱,速归。」

「林墨姐,找什么呢?」实习生小王抱着一摞报纸经过,「张主任说你的抗战系列要加个女性视角。」

林墨指着报纸上的启事:「你觉得这像不像暗号?」

小王凑近看了看,突然笑出声:「这不是《申报》的寻人启事模板吗?我奶奶说那时候好多地下党用这个传递消息。」他突然指向启事下方的花边框,「你看这个缠枝莲纹,跟你桌上那个裂角杯子的花纹一模一样!」

林墨的心猛地一沉。她想起昨天在档案馆发现的信笺里,夹着半张被撕毁的银行支票,收款人栏写着「莲心茶社」。此刻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在裂角咖啡杯上,裂纹恰好构成了一个「莲」字的形状。

下午三点,林墨按照支票上的地址找到了莲心茶社。青砖灰瓦的老式建筑藏在胡同深处,门楣上的木质招牌已经褪色,依稀可见「莲心」二字。推开斑驳的木门,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,混合着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。

「请问需要点什么?」吧台后一位白发老者抬起头,他的眼镜片厚如瓶底,「我们这的碧螺春是百年老茶树采的。」

林墨掏出照片:「您见过这位女士吗?三十年代常来的记者苏曼卿。」

老者接过照片的手突然颤抖:「这……这是曼卿小姐?」他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褪色的锡制茶罐,倒出一枚铜制书签——上面刻着的缠枝莲纹,与咖啡杯裂纹和报纸启事上的图案完全一致。

「她总坐靠窗第三张桌子,」老者望着窗外的梧桐树,「每次都点雨前龙井,加三粒冰糖。有次她把这个书签落在桌上,说是一位姓林的先生送的定情信物。」

林墨的心脏漏跳一拍:「姓林?您记得全名吗?」

「好像叫林孝儒,」老者眯眼回忆,「听说是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官员,后来突然被调去重庆了……」

离开茶社时,暮色已染红天际。林墨握着那枚铜书签,突然想起外婆阁楼里那个尘封的木箱。打车回到老房子,她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爬上阁楼,在蜘蛛网密布的角落找到了那个梨花木箱子。

箱子里整齐码放着外婆的遗物:褪色的旗袍、泛黄的书信、还有一本烫金封面的日记。翻开1953年7月15日那页,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:「今日整理先生遗物,发现曼卿姨母的照片,竟与襁褓中的墨儿如此相似。若他还在,定会说这是血脉的延续……」

日记从这天开始出现大片撕毁的痕迹。林墨合上日记时,发现箱底藏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。打开的瞬间,她倒吸一口凉气——里面是一沓苏曼卿的采访笔记,最后一页用红墨水写着:「贪腐案关键证据在莲心茶社地窖,切记,唯有林家后人能开启。」

当晚,林墨做了个奇怪的梦。她站在民国时期的莲心茶社,苏曼卿穿着旗袍坐在对面,裂角咖啡杯放在两人中间。「你终于来了,」苏曼卿的声音模糊不清,「他们一直在找这个。」她递过来一个账本,封面赫然印着「财政部铁路工程处」。

惊醒时,晨曦已透过窗帘缝隙照在桌上。林墨发现自己的右手正握着那枚铜书签,而笔记本电脑屏幕上,苏曼卿的照片旁多了一行自己昨晚写下的字迹:「明天去茶社地窖。」桌角的裂角咖啡杯里,不知何时盛满了冒着热气的龙井,水面漂浮着三粒晶莹的冰糖。

(本章完)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LQ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老照片里的影子:百年前的她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LQ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