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6章 精确到每一颗螺丝!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我,末日工程师,开局被国家找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OC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我,末日工程师,开局被国家找

“指挥官阁下,您……您刚才说什么?”

新厂址的临时指挥部里,秦振邦握着通讯器,一脸的茫然。

他甚至怀疑,是不是信号受到了干扰,自己出现了幻听。

“我说,向我开炮。”

通讯器那头,苏晨的声音依旧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
“当然,不是真的炮。”

“是数据炮。”

苏晨的声音,在指挥部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,清晰得仿佛他就站在面前。

“从现在起,将所有安装现场的传感器数据,包括但不限于:激光测绘仪、应力感应器、振动传感器、温湿度传感器……所有的数据流,全部无差别、无延迟地,传输到方舟一号基地的‘创世纪’矩阵。”

“我需要实时掌握,安装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变化。”

“从地基的沉降,到螺丝的扭矩,再到空气中尘埃的浓度。”

“任何一个参数的异常波动,都可能导致安装的失败。”

“你们要做的,不是去理解这些数据,而是将它们,像炮弹一样,全部轰向我。”

指挥部里,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

随后,爆发出了一阵低低的惊呼。

“我的天……他要用一个人的大脑,不,一台计算机,来实时处理如此庞大复杂的数据流?”

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一台设备的安装,就会产生数以万计的数据变量!更何况是几十上百台同时进行!”

“他这是要……用自己的计算力,来取代所有现场工程师的判断?”

天工科技的技术专家们,感觉自己的世界观,再次被按在地上,反复摩擦。

他们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,在苏晨这种堪称神迹的“大数据”指挥模式面前,显得那么渺小,那么原始。

秦振邦深吸一口气,他己经对苏晨的任何“疯狂”举动,都开始习以为常了。

他对着身后的通讯兵,下达了命令。

“听到了吗?执行指挥官的命令!”

“连接所有数据端口!目标,方舟一号!”

“向指挥官,开炮!”

“是!”

瞬间,新厂址内,那上百个刚刚布置好的高精度传感器,如同被唤醒的眼睛,同时亮起了工作的指示灯。

海量的数据,化作一股无形的洪流,通过军用加密光缆,以近乎光速的速度,涌向了几十公里外的方舟一号基地。

……

方舟一号基地内。

苏晨面前那面巨大的全息屏幕上,画面瞬间被分割成了上百个细小的窗口。

每一个窗口,都对应着新厂址的一个作业面。

窗口下方,是瀑布般滚动的,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。

这些数据,在涌入“创世纪”矩阵的瞬间,就被分类、解析、可视化。

然后,与苏晨脑海中的那份完美的安装蓝图,进行着毫秒级的对比和修正。

“1号履带吊,移动速度过快,左侧履带下的地基,出现了0.01毫米的非正常沉降。命令其立刻减速30%。”

“3号锻压机的A-12号地脚螺栓,拧紧扭矩不足,比标准值低了0.5牛·米。命令安装小组立刻使用液压扳手进行复紧。”

“B区上空,风速出现瞬间增强,可能会影响5号设备的吊装精度。命令:所有吊装作业,暂停三十秒,等待风速回落。”

一道道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指令,从苏晨的口中发出,通过林清雪,再由指挥部,传达到每一个作业的班组。

起初,现场的工人和工程师们,还对这种“遥控指挥”充满了疑虑和不解。

在他们看来,现场施工,瞬息万变,怎么可能完全依赖后方的指令?

但很快,他们就彻底服了。

一个负责拧紧螺栓的老师傅,刚刚用尽吃奶的力气,自认为己经将一颗巨大的地脚螺栓拧到了极限。

下一秒,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指令,让他用液压扳手,再拧紧半圈。

他将信将疑地照做,结果液压扳手真的“咔哒”一声,又转了半圈。

扭矩传感器上显示的数值,不多不少,正好是计划书上的标准值。

一个经验丰富的吊车司机,正准备将一台精密的数控机床,缓缓落在地基上。

对讲机里却突然传来命令,让他暂停三十秒。

他抬头看了看天,晴空万里,风平浪静,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暂停。

但军令如山,他只能照做。

而就在他停下的第十五秒。

一阵突如其来的横风,从远处的山谷吹来,刮得工地上彩旗猎猎作响。

如果他刚才没有停下,那台价值千万的设备,很可能就会因为这阵风,与地基发生碰撞,造成无法挽救的损伤。

类似的事情,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,不断上演。

渐渐地,所有人都不再有任何怀疑。

他们像一群最虔诚的信徒,放弃了自己的思考,将自己的身体,完全交给了那个来自“神”的指令。

他们只需要,执行。

精准地,毫厘不差地,执行。

整个安装过程,变成了一场充满了魔幻色彩的,大型团体操。

数千人,上百台设备,在一种无形力量的指挥下,进行着丝滑流畅、完美同步的作业。

李振国站在指挥塔上,己经彻底麻木了。

他看着眼前这副堪称奇迹的景象,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。

原来,工业,可以做到这个地步。

原来,人类的力量,在绝对的智慧和计算力面前,可以被组织到这个地步。

他终于明白了,苏晨要的,根本不是他们的创造力。

他要的,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工业基础,和最庞大的,高素质的,产业工人队伍。

他要将这个国家,变成他手中,最锋利的,一把剑。

一把足以斩开末日,劈开未来的,文明之剑。

……

时间,在高效的作业中,飞速流逝。

七十二小时的期限,在不知不觉中,己经过去了六十个小时。

整个搬迁计划,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。

所有的大型设备,都己在新厂房的地基上,稳稳落位。

剩下的,是管线的连接,和系统的调试。

这同样是一个精细而繁琐的过程。

数以万计的电缆、液压管、冷却管,需要被精准地连接到它们对应的接口上。

任何一根线的错接,都可能导致整台设备,甚至整个工厂的瘫痪。

在过去,这项工作,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,花费数周,甚至数月的时间,对着图纸,一根根地进行排查和连接。

而现在。

在“创日志”矩阵的指挥下。

这个过程,被缩短到了,十二个小时。

苏晨将那份包含了所有管线连接顺序和接口位置的详细图纸,分发给了每一个作业小组。

图纸上,每一根管线,都被用不同的颜色和编号标注出来。

每一个接口的位置,都被用三维坐标,精准地定位。

工人们需要做的,只是像玩连连看游戏一样,将相同颜色和编号的管线,连接在一起。

简单,高效,而且,零失误。
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,这场伟大的奇迹,即将完美落幕时。

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问题,出现了。

“报告指挥官!报告指挥官!”

对讲机里,传来一个电力工程师焦急的声音。

“江重厂的主控电缆,不够长!”

“新厂房的布局,比老厂房扩大了15%,但他们当年给老厂备用的主控电缆,长度是固定的!”

“现在,有十七台核心设备的主控电缆,都差了大概五到十米,无法连接到中央控制室!”

这个问题,像一盆冷水,浇在了所有人心头。

主控电缆,是设备的大脑和神经。

它无法连接,就意味着,这十七台设备,将彻底变成一堆无法启动的废铁!

怎么办?

重新定制电缆?

这种特种电缆,从采购到生产再到运输,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。

现场熔接?

主控电缆内部,是数千根比发丝还细的光纤和信号线。在没有专业设备的现场,进行熔接,成功率几乎为零。

难道,这场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,即将成功的伟大工程,要倒在着最后一步上?

李振国的心,瞬间沉到了谷底。

他知道,这个问题,己经超出了技术的范畴。

这是一个,物理上的,死结。

他绝望地,看向了方舟一号基地的方向。

这一次,那个无所不能的“神”,又该如何,逆转乾坤?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OC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我,末日工程师,开局被国家找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POC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