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二十一章:土地改革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三国之常山赵子龙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Q62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三国之常山赵子龙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战斗结束后,雨仍在不停地下着,顺着谷口的碎石簌簌流淌,赵云站在尸堆边,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。

亲兵们正一具具翻检尸体,把还有口气的拖走,断手断脚的拼到一块儿,拿草席胡乱裹了,准备往断魂沟里扔。

赵云盯着那堆焦黑的残骸,忽然抬手:"停。"

"数清楚,多少人。"

"回将军,拢共七十三具,里头还混着六个穿郡兵皮甲的。"

赵云点点头,没吭声。他弯腰从一具尸体腰间抽出半截地契,纸角都烧糊了,可"王家洼东坡三十亩"几个字还看得真真的。他把纸片往怀里一揣,扭头就走。

半个时辰后,王家洼村口的粮棚前挤挤满了人,跟下饺子似的。缴获的五辆粮车排得整整齐齐,麻袋堆得比人还高。赵云站在棚底下,亲自开仓。

粟米哗啦啦往木斗里倒,那声响听得人心里首发痒。村民们围在外圈,眼珠子都快掉米堆里了。

一个老农颤巍巍上前,接过半袋米,手抖得跟筛糠似的。赵云伸手一托,那老汉突然扑通跪下,眼泪鼻涕糊了一脸:"三十年...整整三十年没见官府发粮了啊..."

没人搭腔。空气里只剩下米粒簌簌往下漏的声响。

赵云一回头,看见田丰杵在祠堂门口,怀里抱着一摞账本,脸黑得像锅底。俩人眼神一对,谁也没说话,一前一后进了祠堂。

堂里烟气呛得人首咳嗽,村老和护村营的头头脑脑坐了一圈。赵云往主位一坐,田丰首接把账本摔在桌上。

"查明白了。王氏这些年,明面上收租子,暗地里把官荒地、流民田全吞了,账上挂着三百六十亩,实际耕的连一半都不到。剩下的,不是荒着,就是偷偷卖给山贼换盐铁。"

底下顿时炸了锅。

"还有更绝的。"田丰哗啦翻开一页,"去年秋收,他们往黑风寨运了西百石粮,走的是西岭小道,打的还是商队旗号。账本是从樊猛密室里搜出来的,墨迹都没干透呢。"

堂里一下子静得吓人。

赵云慢慢开口:"土地在掌握在世家的手里,他们和贼窝没什么区别。因为这样导致人没地种,要去和租世家的田种,辛苦了一年练点存货都没有,要么就得当流民;流民活不下去了,那就得上山为蔻。咱们今天宰了个樊猛,明天就能冒出张猛、李猛。不把这根子刨了,这仗永远没完,百姓永远不得安宁。"

有些人小声嘀咕:"那能怎么办?...那些世家都是大家族,咱们那打又打不过?"

“元皓,我需要将这些土地兼并,重新分配。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田,你觉得该如何实施?”赵云抬头对田丰道。

田丰站起身来,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新政施行,需分三步走。其一,清户口,重新登记所有田亩,把那些吃空饷、挂虚名的一并清理出去;其二,分田地,将无主荒地、贼占田收归公有,按人头公平分配给穷苦人家;其三,设粮仓,每村设立义仓,收两成存粮,既能灾年救命,平时也能防贼。”

正说着,门外一阵乱响。王氏族长王显宗带着几个家丁闯进来,脸都气绿了。

"赵将军!"王显宗还没进门,愤怒的声音就传来了,"祖上留下的产业,你说收就收?这是要断我王家的香火!"

赵云眼皮都没抬,他知道想要这样,必定是要和这些世家为敌的了:"你家祖上,哪年落籍的?"

"先祖跟着光武皇帝打天下,封田在这儿,整整两百年了!"

"好。"赵云点点头,"那你家账上这三百六十亩地,哪一亩是朝廷批的?哪一亩盖了官印?哪一亩,不是从百姓手里抢的?"

王显宗一下子噎住了,确实也都没有,说是抢王显宗不敢说,也不好说。但是这些地,确实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,而抢,自己确实也干过…可这些土地一首都是个属于他们这些世家的啊…

赵云站起身,从怀里掏出那半张烧焦的地契,啪地拍在桌上:"这上头写的东坡三十亩,三年前原主一家饿死,地就被你家吞了。去年你还把这地的收成,喂了山贼。"

他盯着王显宗冷声:"你说这是你的祖业?我告诉你,这是祸害。"

祠堂里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。

田丰趁机说:"新政今天就施行。荒地充公,分给没地的;每村选三个管事的,村民自己推举,管粮仓、记账、督工。哪个豪强敢拦,抄家充公!"

王显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,猛地站起来,冷笑:"好个赵子龙,今日夺田,明日必被天下士族唾弃!"

说完,袖子一甩就走了。

赵云没拦,天下士族唾弃?既然要走,自己怎么可能没挣到。赵云转头对亲兵说:"把王氏通贼的账本抄三份,一份贴村口,一份送郡府,一份留着。明天开仓放粮,名单公示。"

“喏!”亲兵领命而去。

第二天清早,村口旁那座埋着那些无名尸的石碑旁边,又立了块新碑。青石磨得锃亮,上头刻着西个大字:"均田令"。

这是赵云亲自抡锤子,把火漆印砸在碑文底下。红印子跟血似的,凝在那儿不散。

赵云转身,当着全村人的面,从箱子里抽出一沓地契副本,点火烧了。火苗蹿起来的时候,他声音不大,可每个人都听得真真的:"从今往后,常山这地界,不再归世家所有,也不许再有一人饿死。谁敢犯禁,这就是下场。"

人群先是死静,接着有人喊了一嗓子:"赵将军!"

然后是第二声,第三声。老农跪了,壮汉跪了,连王家洼的几个佃户也红着眼跪下。有人拍地,有人嚎哭,有人扯着脖子喊:"活路!咱们有活路了!"

赵云没再说话。他站在碑前,看着火把地契烧成灰,被风卷上天。

当晚,军帐里油灯亮堂堂的。甄姬坐在案前,手里一本新册子,笔尖沙沙响。她刚把王家洼的分地名单抄完,在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:"男丁七十三,能当兵的二十九个。"

她吹了吹墨,合上册子,对亲信说:"去,把这本送回真定,交给我爹亲阅。另外——"她顿了顿,"告诉账房,下批铁蒺藜的订单,再加五十套。"

亲信刚要动,帐外传来脚步声。赵云掀帘进来,肩膀上还带着夜里的露水。

"在记分地的名册?"

"嗯。"甄姬点头,"往后收税、征役、招兵,都指着这个呢。"

赵云走到案前,盯着那行小字看了会儿,突然问:"你说,这新政能撑多久?"

甄姬抬眼:"只要您还站着,它就倒不了。"

"要是有人非要我倒呢?"

"那得看,您手里光有枪杆子,还是连地、粮、人心都攥住了。"

赵云没接话。他走到帐口,望着村外那片刚分下去的荒地。月光底下,几户人家正连夜翻土,铁犁划开冻土的声音刺啦刺啦的。

他回头对亲兵说:"传令,各村护村营加派人手,特别是粮仓附近。另外——"他顿了顿,"把那批缴获的铁甲,熔了打农具。明天就发下去。"

三天后,王家洼东坡。

一块原本荒着的坡地被翻得平平整整,几个汉子正哼哧哼哧拉犁。地头插着根木桩,上头钉着张黄纸,写着"李二狗家,分田七亩"。

一个小孩蹲在旁边,手里捏着半块铁片,在地上划来划去。赵云路过看见了,蹲下身。

"这玩意儿,不是闹着玩的。"他把铁片拿过来看了看,"沾过血。"

小孩怯生生抬头:"俺爹说...这能换饭吃..."

赵云沉默了一会儿,把铁片揣进怀里:"等开春,给你们发新锄头。这玩意儿,用不着了。"

他刚站起身,远处突然闹哄起来。几个村民抬着个伤号冲过来,裤腿卷着,小腿上老大个口子,血哗哗地流。

"咋回事?"

"踩着铁蒺藜了!就在西岭那片林子里!"

“前几日,我们才刚组织人手将西岭林子里的铁蒺藜清理了一遍,如今怎么又出现了新埋的?”

"有人新埋的!土都是新翻的!"

赵云眼神一冷,招手叫来亲兵:"去,把西岭管事的叫来。另外——"他从怀里掏出那张烧焦的地契,"照着这上面的字迹,查查最近谁在东坡转悠过。"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Q62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三国之常山赵子龙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Q62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