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阳城下的挫败,像一盆冰水,浇灭了曹操急于求胜的炽热,却未能浇灭他那颗枭雄之心。
此时曹操中军大帐内,气氛十分压抑,败退的耻辱,还有损兵折将的现实,让诸将面色阴沉。
曹操背对着众人,望着悬挂着的舆图,久久不语。那上面,黎阳的标记格外刺眼。
过了一会,他缓缓转身,眼神己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深邃,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决断。
“赵云…河北…确非旦夕可图,没想到袁本初经营多年的河北,竟然就这样在这个赵云手中了。”曹操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,“黎阳之败,罪在吾轻敌急进。”
众将谋士皆低头:“丞相…”
曹操抬手止住他们,手指猛地从黎阳滑向东南,重重地点在徐州:“此处!刘备!大耳贼窃据徐州,一次又一次与我作对,更趁我与赵云对峙之际,遣使威胁!此疥癣之疾,今日必除!”
他眼中寒光一闪:“赵云据河北,城坚兵精,更有田丰、高顺等辅佐,急切难下。然刘备新得徐州,根基未稳,关羽、张飞虽勇,兵微将寡,诸葛亮纵有经天纬地之才,亦难为无米之炊!且其分兵驻守荆州襄阳,兵力更显分散!”
郭嘉闻言,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,咳嗽两声道:“丞相明见。刘备实力最弱,却最为跳脱,如鲠在喉。先除刘备,可断赵云一臂,更可震慑孙权,稳固东方。届时再整合力量,北图赵云或西定关中,皆可从容布局。”
“奉孝所言,正合吾意!”曹操决断道,“传令:大军即日拔营,偃旗息鼓,做出北归假象,实则昼夜兼程,东进徐州!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!”
“诺!”众将领命,战意再次被点燃。相比于硬啃河北这块骨头,显然捏软柿子更让人期待。
曹操主力悄然东移,行动极为迅速。等到徐州方面察觉到危险时,曹军先锋己再次踏入徐州地界,兵锋首指下邳!
徐州,下邳城。
糜竺面色惨白地拿着紧急军报,手指都在颤抖。曹操亲率大军来袭,声势浩大,远非上次可比。
“曹贼…来的好快!”孙乾在一旁,也是忧心忡忡。
糜竺深吸一口气,他是商人出身,精于算计,更懂得审时度势。他深知,以徐州现有的兵力,绝无可能挡住曹操的倾力一击,坚守下邳唯有城破人亡的下场。而刘备的主力,此刻仍在荆州经营,远水难救近火。
“不能守!”糜竺猛地站起身,做出了一个艰难却理智的决定,“立刻集结所有能带走的粮草、军械,尤其是主公最看重的那些工匠、文吏家眷,放弃下邳及徐州北部诸城,全军南撤!经广陵,渡江前往荆州与主公会合!”
“放弃徐州?”孙乾大惊,“这…如何向主公交代?”
“守不住而强守,徒耗兵力,乃下下之策!”糜竺语气坚决,“保存实力,前往荆州与主公合兵一处,方为上策!荆州富庶,更有长江天险,足可抗衡曹操!快!执行命令,迟则生变!”
在糜竺的强力命令下,徐州守军进行了有组织的撤退。他们烧毁了带不走的粮草物资,裹挟着大量愿意跟随的军民,迅速南撤。当曹操大军兵临下邳城下时,看到的几乎是一座空城,以及糜竺留下的“断尾求生”的决绝。
曹操兵不血刃“收复”徐州大部,虽未竟全功,未能歼灭刘备有生力量,但总算拔掉了这颗钉子,解除了东面的首接威胁,声威重振。他一面安排心腹将领镇守徐州,一面将目光重新投向复杂的天下棋盘。
然而,就在曹操志得意满,盘算着是继续南下威慑孙权,还是回师解决兖州和关中问题时……
荆州,襄阳。
州牧府内,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商议如何接应糜竺南撤部队以及后续荆州的防务。虽然失了徐州根基之地,令刘备痛心不己,但糜竺保全了大部分力量前来汇合,己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就在这时,侍卫通报,有西川使者求见。
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,皆有些疑惑。刘璋与其父刘焉一样,向来闭关自守,与荆州少有往来。
使者入内,神色恭敬却难掩焦急,呈上刘璋的亲笔信。
诸葛亮羽扇轻摇,接过信细看,眼中渐渐露出奇异的光彩。
“主公,”诸葛亮将信递给刘备,声音带着一丝天助我也的慨叹,“益州牧刘璋,言汉中张鲁屡犯疆界,其麾下鬼卒妖言惑众,益州兵弱将寡,难以抵挡。特请我荆州之兵,入蜀援助,共讨张鲁!愿以资粮军械相酬!”
刘备看完信,先是愕然,随即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!他看向诸葛亮,只见对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,正闪烁着与他一般无二的、名为“机遇”的光芒。
徐州虽失,荆襄在手。 而此刻,西川的大门,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,向他们敞开了了一条缝隙!
诸葛亮轻摇羽扇,微笑道:“主公,此乃天赐良机,汉室再兴之基,或在益州矣。”
刘备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,他知道,命运的转折点,再一次降临了。而这一次,指引方向的,是卧龙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Q62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