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疫平息后,黑风寨的名声彻底传开了。不仅附近山寨的人愿意交好,连更远地方的流民,也听闻这里有粮、有药、有人情味,纷纷往黑风山赶来。
这日清晨,寨门刚打开,就见一个背着行囊的中年汉子站在门外,手里还牵着个七八岁的男孩,眼神里带着忐忑和期盼。
“请问……这里是黑风寨吗?”汉子声音有些发颤,“我……我想求个活路。”
守卫通报后,萌恬恬和轩辕战走了出来。汉子看到他们,赶紧拉着孩子跪下:“求大人收留!我们父子俩从南边逃来,一路没吃没喝,孩子快撑不住了!”
男孩瘦得只剩皮包骨,怯生生地躲在汉子身后,睁着大眼睛打量着他们,小脸上满是警惕。
萌恬恬赶紧扶起他们:“快起来,不用跪。”她从空间里拿出两个粗粮饼,递给男孩,“先吃点东西。”
男孩看了看父亲,见父亲点头,才接过饼,小口小口地啃起来,吃得急了,还差点噎到。汉子看着儿子,眼眶红了:“谢谢姑娘,谢谢将军!”
“你们从哪里来?怎么沦落到这步田地?”轩辕战问道。
汉子叹了口气,说起了自己的遭遇。他叫王二柱,本是南边一个小村落的农户,因苏博文的手下强征粮食,村里的人反抗,被官兵屠戮殆尽,他带着儿子侥幸逃了出来,一路乞讨,才听说黑风寨是个能活命的地方。
“苏博文的人简首不是人!”王二柱咬牙切齿,“抢了粮食还不算,连村里的姑娘都被他们掳走了……若不是想着给儿子留条活路,我真想跟他们拼了!”
萌恬恬听得心里发酸,对轩辕战说:“留下他们吧。”
轩辕战点头:“可以留下,但寨里有寨里的规矩——不养闲人,肯干活就能有饭吃。”
“愿意!我们什么活都愿意干!”王二柱喜出望外,连连保证,“我会种地,会打铁,只要能让我儿子活下去,再苦再累我都不怕!”
就这样,王二柱成了时疫后第一个正式归附黑风寨的流民。轩辕战让他跟着豹哥学打铁——寨里正好缺个帮手,王二柱以前学过几天,上手很快。
男孩叫小石头(和之前那个孩子同名),起初很怕生,总是躲在父亲身后,谁也不理。萌恬恬每天都给他送些吃的,陪他说说话,渐渐的,他才放下警惕,会怯生生地叫她“姐姐”了。
这天,萌恬恬正在教孩子们辨认草药,小石头突然跑过来,手里攥着一朵黄色的小花,递到她面前:“姐姐,给你。”
那是山里最常见的小野花,花瓣上还沾着泥土,却被他捏得紧紧的,像是捧着什么宝贝。
萌恬恬心里一暖,接过花:“谢谢小石头,真好看。”
小石头咧开嘴笑了,露出两颗缺了的门牙:“爹说,姐姐是好人,比那些官兵好一百倍。”
萌恬恬摸了摸他的头,心里感慨——有时候,孩子的认可比任何赞美都让人动容。
王二柱干活确实卖力,不仅把铁匠铺打理得井井有条,还琢磨着改进了农具,让开垦荒地的效率提高了不少。豹哥对他赞不绝口:“这小子是个好苗子!比我那几个徒弟强多了!”
其他流民看到王二柱在寨里过得安稳,也纷纷放下顾虑,请求归附。轩辕战和豹哥商量后,决定按“能者多劳,按劳分配”的原则,给流民们安排活计——会种地的去开垦,会手艺的去做活,实在没力气的,就帮忙照看孩子、缝补衣物,总之不让任何人闲着。
王二柱得知后,主动找到轩辕战:“将军,我想带新来的兄弟熟悉活计,我知道他们怕生,我去说最合适。”
轩辕战点头同意。王二柱果然没让人失望,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,告诉流民们黑风寨的规矩和好处,还帮着调解矛盾、分配工具,成了流民和寨民之间的“桥梁”。
这天晚上,萌恬恬看着账册上的“归附人数”一天天增加,忍不住对轩辕战说:“你看,王二柱现在多像样。”
轩辕战正在擦拭佩刀,闻言笑了:“人心都是肉长的。你给他们一口饭吃,他们就愿意为你拼命。”他顿了顿,眼神深邃,“等归附的人再多些,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,不仅能守住黑风寨,还能……”
“还能打回京城,收拾苏博文!”萌恬恬接过他的话,眼里闪着光。
“嗯。”轩辕战放下刀,走到她身边,握住她的手,“但在此之前,我们要让这里的人相信,跟着我们,不仅能活下去,还能活得有尊严。”
窗外,王二柱正带着几个新来的流民,在月光下修补漏雨的棚子,说说笑笑,干劲十足。小石头在一旁帮着递钉子,小脸上满是认真。
这或许就是蛮荒之地最动人的画面——曾经流离失所的人,在这里找到了归宿;曾经破碎的希望,在这里重新生根发芽。
而王二柱,这个第一个归附的流民,就像一颗种子,在黑风寨的土地上,长出了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这力量或许微小,却足以证明:只要给人希望,再荒芜的土地,也能开出花来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Q6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