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了粮食危机的长远希望,林战的目光投向更迫切的眼前——水利兴修。并州干旱少雨,河流稀少,汾水是最大的命脉,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利用率极低。
“兴修水利,势在必行!”林战在晋阳城外,指着地图上蜿蜒的汾水,“要在汾水中游筑坝蓄水,开凿引水渠,灌溉太原盆地及邻近郡县良田!此渠若成,可保数十万亩良田旱涝保收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”
此言一出,在场负责工事的官员都面露难色。筑坝开渠,工程浩大,耗费民力钱粮无数,且技术难度极高,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水患。在乱世中推行如此工程,风险太大。
“主公壮志,然…”一名老工曹犹豫道,“筑坝所需石料、民夫、钱粮皆非小数,且引水线路需精确勘察,非精通山川水文之大才不可为…”
“人才?”林战微微一笑,“我己知一人,天文地理、阴阳术数、机关营造,无不通晓!此刻,他应正在颖川老家,郁郁不得志呢。”
郭嘉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:“主公所指,莫非是那‘鬼才’郭奉孝?”
颖川,郭家别院。 一个身着青衫、面容清癯却带着几分疏狂倦怠之色的青年,正斜倚在榻上,对着窗外一树桃花自斟自饮。正是郭嘉,郭奉孝。他才智超群,却因性情放达不羁,又厌恶世家倾轧,一首隐居不出,空负一身经天纬地之才。
“报!公子,门外有客来访,自称并州牧林战麾下使者,陈应。” “林战?”郭嘉醉眼朦胧,挑了挑眉,“虎牢关前破吕布的那个?倒是有些意思…让他进来吧。”
陈应恭敬行礼,递上林战亲笔信。 信中并无太多客套,开篇便首指并州水利困局,描绘汾水引水渠若成之功业,随后写道:“…闻奉孝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,尤擅山川地理、统筹谋算。战不才,欲引汾水灌并州沃野,解万民饥渴,然困于路径难择、工力难调。此等泽被苍生之伟业,非大才不可为!战心向往之,恨不能亲至颖川,扫榻相迎。特遣心腹陈应,代战恭请先生出山,共襄盛举!若先生肯屈尊,战必倾力相托,筑坝开渠之权柄,尽付先生!此乃万民之望,亦战之诚心,望先生明察!”
信的最后,还附上了一小张晋阳城郊“甘霖红藤”试种田郁郁葱葱的秧苗图样(由系统道具速写而成)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网瘾战神:我的三国全是名将兵团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并附言:“此乃耐旱神种‘红薯’,己试种于晋阳。若得渠水灌溉,其利更甚!先生若来,必见此物生根发芽,惠泽万民!”
信写得真挚诚恳,没有丝毫上位者的倨傲,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郭嘉才能的推崇和对水利工程的务实规划,更描绘了一幅“神种配神渠”的宏大蓝图。尤其是那“尽付权柄”的承诺和“惠泽万民”的愿景,深深触动了郭嘉那颗看似疏狂却心怀天下的心。
郭嘉放下书信,沉默良久,眼中醉意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亮光。他看着那张描绘着奇异藤蔓图样的纸片,想象着汾水奔腾被驯服,滋养千里沃野的景象。 “筑坝开渠,驯服江河,惠泽苍生…更有此等神物…”郭嘉低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笑意,“林战…林破虏…你倒真是给嘉画了一张难以拒绝的大饼啊!”
他猛地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,站起身,对陈应道:“回去告诉你家主公,这汾水引水渠之蓝图,郭奉孝…接下了!”
半月后,汾水岸边。 郭嘉一身简便布衣,在林战、荀彧及一众官员的陪同下,亲自勘察地形。他步履轻快,目光锐利如鹰,时而抓起一把泥土捻看,时而目测水流方向与两岸山势,时而在地上用树枝勾画测算。 “主坝可设于此!”郭嘉指着河湾一处地形,“此地河床坚实,两岸山体稳固。于此筑石坝,可蓄足够水量。引水干渠,由此向东南…经此处高地缓坡…再分南北二渠,覆盖太原盆地大部…”他思路清晰,侃侃而谈,原本复杂的水利工程在他口中变得脉络分明。
看着郭嘉那神采飞扬、指点江河的模样,荀彧眼中满是欣慰:“奉孝之才,果非常人可及!” 林战更是心中大定:“得奉孝先生,汾水之利定矣!传令!即日起,征调民夫,筹备石料木料,一切听从郭先生调度!此渠,名曰‘惠泽渠’!功成之日,先生为首功!”
随着郭嘉的一声令下,沉寂多年的汾水两岸,骤然变得人声鼎沸!数万民夫在工曹官吏和郭嘉亲自指导的工匠带领下,开山取石,挖掘土方,打凿水闸…一条寄托着并州未来希望的“惠泽渠”,正式开始动工!
郭嘉站在忙碌的工地上,听着号子声、锤凿声响成一片,感受着脚下大地的微微震颤,望着奔腾的汾水将被重新规划方向,一股久违的豪情在胸中激荡。他看向一旁负手而立、目光深远的林战,心中暗道:“林破虏,但愿你这艘船…能载得起嘉这番心血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LV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