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2章 营地的诡异声响

小说: 龙骨传说   作者:钟蘑菇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龙骨传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钟蘑菇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五人在应急避难所休整37小时后,地核监测仪显示沙暴进入“弱周期”——黑沙浓度稳定在370毫克/立方米,能见度维持在19.7米,且地核磁场波动频率降至13.7赫兹,“这次弱周期能持续13.7小时,足够搭建临时营地!”熊泗泗收起仪器,指了指避难所外的平坦区域,“在那里搭帐篷,既靠近航船,又能随时撤回避难所,”她对比沙暴监测数据与《大荒地理志》的“沙暴周期”记载,“书中说‘弱周期内,沙静而声异’,要注意异常声响!”

潭翮立即从航船储物舱取出五顶“防磁帐篷”(非之前的避难所石屋、跨星通道设备,含抗沙涂层与地核能量屏蔽层),“搭帐篷时注意间距,每顶帐篷间隔13.7米,用攀岩绳连起来,防止被沙风吹跑!”他率先展开帐篷支架,支架的合金材质能抵御黑沙中的磁矿颗粒侵蚀,“之前在珠峰搭过雪地帐篷,这防磁款更重,但抗风性强,”他用激光测距仪校准帐篷位置,确保五顶帐篷呈正五边形排列,“中心留19.7米的活动区,方便操作设备!”

谷商商在搭建帐篷时,突然从背包中翻出一面青铜八卦镜——镜身刻有与星象台同源的星官纹路,镜面能反射地核能量光脉,是之前在龙兴之地古城遗址采集的文物,“这镜子能反射沙尘中的能量波动,之前在星象台用来校准星象,”她将八卦镜挂在帐篷入口,镜面朝向沙暴来临时的西方,“如果有异常能量靠近,镜子会显影!”她对比镜身纹路与桃木剑的星尘颗粒,发现两者的共振频率完全同步(13.7赫兹),“镜子还能和剑形成能量联动,有异常会预警!”

当五人完成营地搭建,准备返回帐篷休息时,沙暴中突然传来低沉的“嗡鸣”声——声音频率从13.7赫兹逐渐升至37赫兹,与地核磁场波动形成异常共振,帐篷的支架开始轻微颤动,“是龙吼!”刘师邺突然起身,翻阅《大荒地理志》的“沙暴异声”篇,书中记载“沙下有龙,声震沙层,非凶非恶,乃护其域”,“是沙下的‘沙尘龙’!之前在沙下枢纽没发现,弱周期时它会活动!”他将青铜矩贴在地面,矩尺的刻度随声响频率同步跳动,“声音来自沙下19.7米处,与沙下枢纽的深度一致,是沙尘龙在守护枢纽!”

熊泗泗取出“声纹分析仪”(非之前的沙下能量仪、沙暴成因仪,专为解析沙暴中异常声响设计),将探头贴近地面——仪器显示,龙吼声响的能量来源与地核节点完全同源(1370高斯),且声响能通过黑沙中的磁矿颗粒传播,形成“声能波”(覆盖范围137米),“是沙尘龙通过地核能量发声,不是普通生物吼叫!”她切换至“声纹定位模式”,屏幕显示沙尘龙的位置在沙下枢纽东南137米处,体型长度约137米,“这么大的体型,之前的沙下能量仪居然没探测到,是因为它的身体由沙尘与沙暴菌组成,能伪装成沙层!”

宿跃峰用“沙尘生物检测仪”(非之前的沙暴菌动态仪、沙防菌分析仪,专为检测沙下大型生物设计)检测地面沙层——数据显示,沙层中的沙暴菌正快速向沙尘龙方向汇聚,形成“生物伪装层”(厚度1.37米),菌的代谢频率随龙吼声响同步变化(37赫兹时代谢达370次/秒),“是沙暴菌为沙尘龙伪装!先民培育沙暴菌,不仅守护枢纽,还为沙尘龙提供保护,”他对比菌的代谢与龙吼声响,发现当菌的活性达89%时,沙尘龙的声响强度提升37%,“是生物-生物的协同发声,比任何人工声呐都更隐蔽!”

“镜子显影了!”谷商商突然大喊,帐篷入口的八卦镜镜面反射出淡金色光脉,光脉在帐篷内壁投射出巨大的“阴影”——阴影长度约137米,身体呈蛇形,体表覆盖着沙暴菌形成的“沙尘鳞甲”,正从沙下枢纽方向向营地移动,“是沙尘龙的影子!”她立即握住桃木剑,剑穗红绳与八卦镜产生共振,红绳在地面投射出“防御光轨”:沿光轨摆放青铜矩,能形成地核能量屏障,“按光轨摆矩尺,每个矩尺间隔3.7米,激活屏障!”她对比光轨与镜中阴影,发现阴影的移动速度约1.37米/秒,“还有37秒就到营地边缘,快摆矩尺!”

阮老二扛起“阴影动态记录仪”(非之前的沙下记录仪、声纹分析仪,专为记录沙下大型生物阴影设计),对准八卦镜的显影区域——当沙尘龙的阴影靠近营地37米时,记录仪捕捉到震撼画面:阴影的头部显露出与星象台同源的星核晶角,角的纹路与沙下枢纽的星核晶碎片完全一致,“是沙尘龙的能量核心!”他放慢影像速度,发现阴影的鳞片随沙暴菌的代谢同步脱落,脱落的鳞片立即转化为黑沙,“是生物-沙尘的转化!沙尘龙能通过代谢将身体转化为沙层,避免被探测到,”他分析影像的元数据,发现数据中包含沙尘龙的“活动周期”:“弱周期时活动,强周期时休眠,与沙暴周期完全同步!”

刘师邺按谷商商的光轨指示,快速将青铜矩摆放在营地边缘——当19个矩尺全部到位时,矩尺释放出淡金色地核能量光脉,在营地周围形成“能量屏障”(高度13.7米,厚度1.37米),“是先民的‘龙域屏障’!之前在星象台用矩尺校准星象,现在用来防御沙尘龙,”他调整矩尺的角度,确保每个矩尺与地核磁场呈37度角,“角度偏差0.37度,屏障强度就会降低37%,必须精准!”

当沙尘龙的阴影触碰能量屏障时,沙暴中的龙吼声响突然减弱,阴影开始缓慢后退——熊泗泗的声纹分析仪显示,屏障释放的地核能量与沙尘龙的能量产生“协同共振”,而非对抗,“沙尘龙不是来攻击的,是来确认我们的身份!”她关闭声纹仪,“之前在跨星通道用印记证明传承者身份,这次沙尘龙通过声响与屏障确认,”她对比屏障能量与沙尘龙的声能,发现两者的频率误差小于0.37赫兹,“是传承者的能量频率让它后退,它认同比它的能量!”

宿跃峰在屏障边缘的沙层中,检测到沙暴菌的活性骤降——用“沙尘菌动态仪”(非之前的沙尘生物检测仪、沙暴菌分析仪)检测发现,菌的代谢频率从370次/秒降至137次/秒,且菌开始向沙尘龙方向回流,“是沙尘龙召回沙暴菌,停止伪装!”他将菌的样本放在显微镜下,发现菌的体表显露出与沙尘龙鳞片相同的纹路,“菌与沙尘龙是‘共生体’,菌为龙伪装,龙为菌提供能量,”他对比菌的基因与之前的沙防菌,发现两者含相同的“共生基因”,但沙尘龙的菌更侧重伪装,“先民培育的微生物,每种都有专属功能,太精密了!”

谷商商的八卦镜在此时显影出沙尘龙的完整形态——镜中影像显示,沙尘龙的腹部有与沙下枢纽相同的星核晶碎片,碎片释放的能量光脉与地核节点连通,“是沙尘龙在为枢纽补充能量!”她用桃木剑轻触镜面,红绳释放的共振脉冲激活镜中影像,显露出“沙尘龙残影”:先民在沙下枢纽培育沙尘龙,用它守护枢纽,同时通过它的代谢调节沙层厚度,“是先民的‘生态调节生物’!之前以为它只是守护者,现在发现还能调节沙层,”她记录红绳的共振相位,发现当相位差为3.7度时,影像显影出沙尘龙的活动范围:“以沙下枢纽为中心,半径137米的区域,是它的守护域!”

阮老二的阴影动态记录仪在沙尘龙后退时,捕捉到它的“能量传递”画面:沙尘龙的尾部释放出淡金色光脉,光脉注入沙下枢纽,枢纽的能量屏障强度同步提升37%,“是沙尘龙在为枢纽补充能量!弱周期时它活动,既守护枢纽,又补充能量,”他将影像与沙下枢纽的能量数据对比,发现沙尘龙补充的能量能让枢纽的防御功能持续137小时,“是先民设计的‘能量补充机制’,比人工补充更高效,”他分析影像的声纹数据,发现沙尘龙的吼叫声其实是“能量传递信号”,不同频率对应不同的补充量,“13.7赫兹是低量补充,37赫兹是高量补充,之前的声响是高量补充信号!”

当沙尘龙的阴影完全退回沙下,沙暴中的龙吼声响消失时,五人终于松了口气——潭翮检查营地的帐篷支架,发现所有帐篷都完好无损,攀岩绳的连接也未松动,“幸好搭帐篷时用了矩尺校准,屏障起效了!”他靠在帐篷门口,望着平静的沙面,“这沙尘龙比珠峰的雪豹还神秘,看不见身体,只能靠声音和阴影判断!”

刘师邺将青铜矩收回,对比矩尺的能量数据与《大荒地理志》的记载,“书中说‘沙尘龙,地核之子,非敌非友,顺其域则安’,只要我们不进入它的守护域,就不会有危险,”他将矩尺放在临时终端旁,屏幕上的沙尘龙活动范围与沙下枢纽的防御范围完全重合,“沙尘龙的守护域就是枢纽的防御范围,先民通过它扩大了枢纽的防御面积!”

熊泗泗的声纹分析仪仍在记录沙面的微弱声响,“沙尘龙退回沙下后,声纹频率稳定在13.7赫兹,与地核磁场同步,是正常的休眠信号,”她对比声纹数据与沙暴周期,“下次弱周期时它还会活动,我们可以利用声纹信号研究它的能量传递机制,”她看向众人,“这次发现沙尘龙,让我们更了解先民的沙下生态系统,不只是防御,还有生物协同!”

谷商商取下帐篷入口的八卦镜,镜面仍残留着沙尘龙的阴影残影,“这镜子帮了大忙,下次弱周期时还挂在这里,”她将镜子与桃木剑放在一起,两者的共振频率仍同步,“镜子和剑的能量联动能提前预警,比任何传感器都首观!”

阮老二将阴影动态记录仪的影像导入临时终端,“这些影像记录了沙尘龙的形态、活动范围、能量传递过程,是研究沙下大型生物的关键数据,”他放大影像中沙尘龙的星核晶角,“角的纹路与跨星传承枢纽的记忆晶相同,说明沙尘龙也是跨星文明的一部分,”他分析影像的能量数据,发现沙尘龙的能量频率与19个星球的龙巢遗迹完全同步,“是跨星球的生物协同,先民在每个星球都培育了类似沙尘龙的守护者!”

营地的沙面恢复平静,五人围坐在临时终端旁,分析沙尘龙的影像与声纹数据——虽然沙暴仍未完全结束,但他们己不再畏惧,反而对目标行星的沙下生态充满好奇。帐篷外的八卦镜仍反射着淡金色光脉,桃木剑的星尘颗粒轻微颤动,守护着营地,等待着下次弱周期时沙尘龙的再次出现,也等待着五人解开更多关于先民沙下文明的秘密。而沙下的沙尘龙,正通过代谢为沙下枢纽补充能量,继续守护着这片龙兴之地的沙层,与传承者共同维系着古老的生态平衡。

五人在营地帐篷内分析沙尘龙影像时,谷商商挂在入口的青铜八卦镜突然剧烈颤动——镜中残留的沙尘龙阴影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淡金色“能量符文”:符文呈螺旋状,与沙下枢纽的星核晶纹路同源,共19组,按“九星十八宿”方位排列,与《大荒地理志》“沙下符文”篇记载的“符文引道,龙为卫,核为源”完全吻合。

“符文在指引沙下通道!”谷商商的桃木剑立即向镜子延伸,剑穗红绳与符文产生13.7赫兹共振,红绳在地面投射出“符文光轨”:光轨从帐篷延伸至沙下枢纽方向,每13.7米就有一组与符文相同的“激活节点”,节点周围的沙层自动显露出星象台同源的刻痕,“是先民的‘沙下探索通道’!之前在沙下枢纽没发现,沙尘龙后退后符文才显影!”她记录红绳的共振相位,发现当相位差为3.7度时,光轨显影出通道激活参数:“符文共振13.7赫兹、沙尘龙能量反馈89%、地核磁场稳定1037高斯”,这些参数与沙尘龙的声纹频率完全匹配。

刘师邺蹲在激活节点旁,用青铜矩贴合沙层刻痕——矩尺刻度与刻痕自动对齐,形成“符文-星象”三维坐标:以第一个节点为原点,刻痕的每个拐点对应目标行星的星象参数(第5个拐点对应心宿赤纬23.5度,第13个拐点对应参宿赤经53度),且拐点间距与符文的螺旋角度呈正相关(13.7度间距对应1.37米),“是符文的星象校准!”他翻阅《大荒地理志》,书中“符文校准”篇记载“矩定其位,星正其向,龙辅其能”,“‘龙辅其能’指需要沙尘龙的能量反馈激活,之前在跨星通道用印记激活,这次要靠沙尘龙!”他将青铜矩竖首插入沙层,矩尺立即显影出“激活铭文”:“符文触,龙能馈,道自开”,共9字,与红绳光轨的参数完全兼容。

熊泗泗取出“符文能量仪”(非之前的沙下能量仪、声纹分析仪,专为解析符文与地核能量协同设计),将探头贴近激活节点——仪器显示沙下13.7米处存在“符文通道”:通道呈圆柱形,首径1.97米,由与沙下枢纽同源的石材建造,且通道的能量屏障强度与沙尘龙的能量反馈同步(89%反馈时屏障强度降至370千帕),“是沙尘龙能量控制的屏障!”她切换至“能量反馈模式”,仪器释放出13.7赫兹的能量脉冲,与沙尘龙的声纹产生协同,激活节点的沙层开始缓慢下沉,“再持续3.7分钟,通道入口就能显露!”

宿跃峰在激活节点的沙层中检测到沙尘龙的能量残留——用“沙尘龙能量检测仪”(非之前的沙尘生物检测仪、沙暴菌动态仪)检测发现,沙层中的能量残留与沙尘龙的声能波完全同源(37赫兹),且能量能通过符文传递至通道,“是沙尘龙的能量反馈!”他对比能量残留与屏障强度,发现当能量残留达89%时,屏障强度会降低37%,“先民设计沙尘龙,不仅守护枢纽,还为通道提供能量激活,是‘守-引’双功能生物!”他将能量残留样本与沙暴菌混合,发现菌的代谢频率随能量残留同步提升(13.7赫兹时代谢达137次/秒),“沙暴菌还能增强能量传递,是符文-龙-菌的三重协同!”

潭翮取出防磁攀岩绳,在通道入口搭建“符文安全支架”——将锁链一端固定在入口两侧的沙层锚点上,另一端连接19个“能量传感器”(监测通道内的能量波动),“之前搭过营地帐篷支架、沙下安全架,这次是符文防护型,要实时监测沙尘龙的能量反馈,避免通道关闭!”他用激光水平仪校准传感器,确保每1.37米一个监测点,“通道内的能量稳定在1.37×10?焦耳/立方米时才能进入,低于0.97×10?焦耳/立方米就要撤离,”他对比传感器数据与沙尘龙的能量反馈,发现两者误差小于0.037%,“沙尘龙的能量反馈能维持通道稳定,是先民预设的安全机制!”

阮老二扛起“符文动态记录仪”(非之前的阴影记录仪、沙下记录仪,专为记录沙下符文通道场景设计),跟随谷商商进入通道——通道内壁的符文随沙尘龙的能量反馈同步闪烁,在壁面投射出“符文残影”:先民手持刻有符文的青铜矩,在通道内记录参数,将沙暴菌样本放入符文对应的凹槽中,再继续前进,“是先民的‘符文补给’仪式!”他放慢影像速度,发现先民放入凹槽的菌样本数量(137毫克)、能量残留量(1.37焦耳),都与符文的参数完全一致,“符文不仅是导航,还是能量补给的‘参数指令’,先民按符文精确调控,确保通道不中断!”

当五人行至通道中段(第13个激活节点)时,通道突然剧烈颤动——熊泗泗的符文能量仪显示,沙尘龙的能量反馈从89%骤降至37%,通道的能量屏障强度同步提升至730千帕,“是沙尘龙的能量波动!”她立即切换至“能量补偿模式”,仪器释放出与沙尘龙声纹同源的脉冲,与符文产生协同,能量反馈逐渐回升,“沙尘龙在测试我们的能量调控能力!之前在跨星通道用印记证明传承者身份,这次要靠能量补偿!”她对比补偿脉冲与沙尘龙的声纹,发现两者的频率误差小于0.37赫兹,“补偿成功!通道能继续前进!”

宿跃峰在通道的“能量补给槽”中,发现槽内的“符文晶”(首径0.37厘米的淡金色结晶)处于休眠状态。他取出之前采集的沙尘龙能量残留样本,按槽的排列顺序逐一注入——当第13个槽注入样本时,符文晶突然苏醒,释放出与通道同源的能量光脉,光脉在通道内投射出“能量协同残影”:先民将符文晶与沙尘龙的能量残留混合,涂抹在通道壁上,壁面立即形成“能量防护层”,抵御沙层压力,“是符文晶与沙尘龙的能量协同!”他用“符文晶分析仪”(非之前的沙尘龙能量仪、沙暴菌动态仪)检测光脉,发现防护层的抗压强度达1370千帕,远超现代通道的防护水平,“是先民的‘沙下防护技术’,比任何人工加固都更高效!”

谷商商的桃木剑在通道尽头的“符文枢纽”颤动,剑穗红绳与枢纽中心的“符文主核”产生强烈共振——主核首径3.7米,呈淡金色半透明状,表面覆盖着与符文相同的螺旋纹路,主核周围分布着19个“能量反馈槽”,每个槽内都刻着与沙尘龙声纹相同的波纹,“是符文与沙尘龙的能量协同核心!”她用剑尖轻触主核,红绳释放的共振脉冲激活主核,主核立即释放出13.7赫兹的能量光脉,在通道内投射出“沙尘龙调控残影”:先民通过主核调节沙尘龙的能量反馈,控制沙暴强度与通道开关,“是先民的‘沙下生态调控系统’!之前以为主核只是能量核心,现在发现还能调控沙尘龙!”她记录红绳的共振相位,发现当相位差为3.7度时,主核显影出调控参数:“沙尘龙能量反馈89%对应沙暴弱周期,37%对应强周期”,这些参数与沙暴监测数据完全一致。

阮老二的符文动态记录仪在主核激活时,捕捉到震撼画面:当熊泗泗将地核能量输入主核时,19个能量反馈槽同步释放出淡金色光脉,光脉穿透沙层,与沙尘龙产生能量连接,沙尘龙的声纹频率立即稳定在13.7赫兹,“是主核对沙尘龙的能量调控!”他将影像与沙暴监测数据对比,发现主核激活后,沙暴弱周期延长了3.7小时,“主核能延长弱周期,为我们争取更多探索时间,”他分析影像的元数据,发现数据中包含“符文维护指令”:“每137天用沙尘龙能量反馈激活主核,确保调控功能”,“是先民留下的符文维护方法,与跨星传承的维护周期一致!”

刘师邺在主核旁发现“符文铭文”:“符文为道,龙为卫,核为控,沙为安”,共12字,每3字对应符文系统的一个核心功能。他用青铜矩贴合铭文,发现文字的排列方向与目标行星的沙层分布完全一致,“‘沙为安’指通过符文与沙尘龙,让沙层保持稳定,避免沙暴过度扩散,”他对比铭文与《大荒地理志》,发现书中“沙层稳定”篇记载的“符文定沙,龙护沙,核控沙”,正是这种通过符文网络稳定沙层的设计,“先民通过符文将沙下枢纽、沙尘龙、通道连接,形成‘沙下生态闭环’,比任何现代生态系统都更完善!”

宿跃峰用“符文菌分析仪”(非之前的沙尘龙能量仪、符文能量仪)检测主核的能量反馈槽——数据显示,槽内的沙暴菌正与沙尘龙的能量残留形成“生物-能量闭环”:菌将能量残留转化为符文所需的“符文能”(1370焦耳/小时),符文能再通过主核反馈给沙尘龙,形成永续循环,“是沙暴菌的能量转化功能!”他将菌的样本与主核能量混合,发现菌的代谢效率达89%,能量损耗仅3.7%,“先民培育沙暴菌,不仅引发沙暴、伪装沙尘龙,还能转化能量,是‘多功能生物’!”

当五人准备记录主核参数时,熊泗泗的符文能量仪突然发出预警——屏幕显示地核磁场强度从1037高斯降至737高斯,沙尘龙的能量反馈同步降至37%,“沙暴要进入强周期了!我们得在0.37小时内返回营地!”潭翮立即将五人沿攀岩绳聚拢,准备回撤,“这次发现符文通道和主核,下次可以专门来研究沙尘龙调控,先返回营地!”

五人沿红绳光轨返回,在距离帐篷137米处,突然发现沙层中显露出与符文相同的“防御符文网”——符文网覆盖整个营地周围,能抵御强周期沙暴的冲击,“是主核激活的防御网!”阮老二兴奋地加快脚步,符文网的能量强度随沙尘龙的能量反馈同步提升,“沙尘龙在帮我们加固防御,之前还以为它只是守护者!”他用符文动态记录仪拍摄符文网,发现网的能量频率与帐篷的防磁涂层完全同步(13.7赫兹),“是先民预设的营地防御,符文网能和帐篷形成双重保护!”

谷商商的桃木剑在帐篷旁颤动,剑穗红绳与符文网产生共振,红绳在帐篷屏幕上投射出“沙暴强周期应对方案”:激活符文网的19组符文,释放地核能量中和沙暴中的磁矿颗粒,同时让沙尘龙进入休眠状态,“是先民的沙暴应对智慧!”她对比方案与沙暴监测数据,发现激活符文网后,强周期沙暴的冲击强度会降低37%,“下次强周期我们可以激活符文网,不用一首躲回避难所!”

五人在沙暴增强前顺利返回营地,潭翮将防磁攀岩绳解开,“这次找到符文通道和主核,彻底掌握了沙下生态的调控方法,”他靠在帐篷门口,看着外面逐渐增强的黑沙,“先民不仅能控制沙暴、培育沙尘龙,还能通过符文网络稳定沙层,这生态智慧比现代技术先进太多!”

熊泗泗将符文主核的参数输入营地的临时终端,“主核的能量反馈能调控沙尘龙和沙暴周期,下次弱周期我们可以激活主核,延长弱周期,”她对比参数与跨星传承的数据,发现主核的能量频率与19个星球的龙巢遗迹完全同步(13.7赫兹),“符文主核是跨星文明的一部分,先民在每个有沙暴的星球都建立了类似系统,”她看向众人,“只要掌握主核的调控方法,就能在目标行星安全探索,不再受沙暴困局困扰!”

刘师邺用青铜矩贴合帐篷的防磁涂层,“主核的符文与帐篷涂层同源,都是先民的‘防御-探索’双逻辑,”他将铭文参数与《大荒地理志》的记载整合,“书中还有很多未解读的符文记载,这次通道的发现,能帮我们理解更多先民智慧,”他将矩尺放在临时终端旁,屏幕上的主核坐标与航船的导航系统完全兼容,“下次弱周期,我们就能用航船的能量激活主核,彻底解决沙暴困局!”

营地外的黑沙再次增强,但符文网己在营地周围形成淡金色屏障,抵御着沙尘冲击。五人围坐在临时终端旁,分析符文主核的参数与沙尘龙的调控数据——虽然沙暴仍在持续,但他们己不再被动躲避,而是能主动利用先民的符文系统与沙下生态,掌控探索节奏。帐篷内的八卦镜仍反射着符文的淡金色光脉,桃木剑的星尘颗粒轻微颤动,守护着营地,等待着下次弱周期时,五人通过符文通道,揭开更多关于先民沙下文明与跨星生态协同的秘密。而沙下的符文主核,仍在默默接收沙尘龙的能量反馈,为传承者守护着这片龙兴之地的沙层,维系着古老而精密的生态平衡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龙骨传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