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9章 沙暴中的绿洲幻象

小说: 龙骨传说   作者:钟蘑菇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龙骨传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钟蘑菇”推荐阅读《龙骨传说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五人在营地整理能量储备区数据时,沙暴弱周期如期而至——黑沙浓度从730毫克/立方米降至370毫克/立方米,能见度恢复至19.7米,地核磁场波动频率稳定在13.7赫兹,与《大荒地理志》“沙暴幻象”篇记载的“弱周期,沙映象,虚为实,实为虚”完全吻合。

“趁弱周期去检查储备区接口!”潭翮将强化后的防磁攀岩绳重新系在五人腰间,绳距保持13.7米的安全间隔,“这次绳子不仅能连人,还能当‘流沙预警线’,遇到松散沙层会有张力变化!”他拉了拉绳体,纤维表面的星核晶粉随地核能量闪烁,“之前在牵引体事件用绳子当能量探测器,这次多了流沙预警功能,强化后的工具越来越实用!”

宿跃峰走在队伍右侧,专注观察沙层中的生物痕迹——他携带的“生物踪迹仪”(非之前的能量分类检测仪、菌活性调节器,专为追踪沙层中生物活动痕迹设计)突然发出预警,屏幕显示营地东南137米处存在“高活性生物信号”,“有生物活动!”他抬头望去,沙暴间隙的淡金色光线下,一片约137平方米的“绿洲”赫然出现在视野中:绿洲内生长着叶片呈星核晶色的植物,叶片纹路与沙夜龙鳞片的星象纹路完全一致,“是稀有植物!之前在共生区、维护舱都没见过,太珍贵了!”他兴奋地加快脚步,完全没注意脚下沙层的细微松动。

“别跑!是幻象!”刘师邺突然大喊,他手持青铜矩,矩尺刻度与绿洲的轮廓产生异常偏差——按矩尺测量的星象坐标,绿洲所在位置本应是沙下枢纽的能量盲区,不可能存在植物,“是地核能量折射形成的幻象!”他蹲下身,用矩尺贴合沙层,发现沙层下1.37米处存在“能量折射层”:层内的磁矿颗粒与沙暴菌形成“光反射膜”,能将远处星象台的植物影像折射到沙面,“之前在沙粒流见过光反射,这次是更复杂的影像折射,”他翻阅《大荒地理志》,书中“幻象成因”篇记载“沙为镜,能为光,映其象,惑其人”,“‘惑其人’指幻象会吸引生物靠近,下面可能有陷阱!”

但此时宿跃峰己跑出队伍范围,双脚突然陷入松散沙层——沙层以他为中心快速下陷,形成首径3.7米的“流沙陷阱”,陷阱内壁的沙粒以1.37米/秒的速度向下流动,“是流沙!”他挣扎着想拔出双脚,却陷得更深,“下面的沙是松的!”他低头看向绿洲,幻象仍在眼前,叶片的星象纹路甚至在闪烁,“怎么会是假的?那里的植物很稀有……”他伸手想触碰幻象,却只抓到一把流动的沙粒。

潭翮反应最快,立即拉紧腰间的攀岩绳——绳体的星核晶纤维与流沙产生摩擦,张力瞬间从370牛升至890牛,“抓紧绳子!我拉你上来!”他双脚蹬住坚实沙层,身体向后倾斜,利用杠杆原理缓慢发力,“流沙的吸力至少1370牛,不能猛拽,会把你扯伤!”他调整绳体角度,确保拉力方向与流沙流动方向相反,“现在慢慢配合我,左脚先抬!”

熊泗泗立即取出“流沙探测仪”(非之前的储备区探测仪、生物踪迹仪,专为检测沙层流动性与陷阱范围设计),将探头贴近陷阱边缘——仪器显示,流沙陷阱的范围达19.7平方米,深度13.7米,陷阱底部与地核管网的“废弃分支”连通,“是管网废弃后形成的空洞,上面的沙层松散才成了陷阱!”她切换至“流沙特性模式”,数据显示陷阱内的沙粒含“流沙菌”(体长0.037微米的微生物),菌体能分泌“松散剂”,降低沙粒间的黏结强度,“是生物-地理协同形成的陷阱!先民培育流沙菌,可能是为了保护废弃管网,”她对比菌的活性与流沙速度,发现当菌活性达89%时,流沙速度提升37%,“宿跃峰靠近时,菌的活性突然增强,才加速了下陷!”

谷商商的桃木剑在陷阱旁颤动,剑穗红绳与流沙菌产生137赫兹共振,红绳在地面投射出“陷阱边界光轨”:光轨清晰标记出流沙的安全范围,且在陷阱中心显露出“幻象源”——沙层下1.37米处的能量折射层,“红绳能穿透幻象!”她用剑尖轻触光轨,红绳释放的共振脉冲激活流沙菌,菌的活性从89%降至37%,流沙速度立即减缓,“是菌的活性调控!之前在储备区用菌存储能量,现在用菌减缓流沙,”她记录红绳的共振相位,发现当相位差为3.7度时,菌的活性稳定在37%,“这个相位能让流沙暂时稳定,方便救援!”

阮老二扛起“幻象动态记录仪”(非之前的储备记录仪、拉力记录仪,专为捕捉沙暴中光学幻象与陷阱互动设计),镜头对准绿洲幻象——仪器的“幻象解析模式”穿透虚假影像,显露出真相:所谓“稀有植物”,实际是沙下星象台的“植物浮雕”经能量折射形成的投影,浮雕的叶片纹路与沙夜龙鳞片同源,才造成视觉混淆,“是浮雕的影像放大!”他放慢影像速度,发现折射层的磁矿颗粒会随沙暴间隙的光线变化调整反射角度,使幻象看起来“会动”,“这就是宿跃峰以为植物有生命的原因,反射角度变化让叶片像在摆动,”他分析影像元数据,发现折射层的能量来源与废弃管网的残留能量完全同源,“是残留能量维持的幻象,不是自然现象!”

潭翮趁流沙速度减缓,加大拉力——绳体的张力稳定在890牛,宿跃峰的身体逐渐向上移动,“再坚持3.7秒!就能脱离陷阱!”他呼喊着指导宿跃峰调整姿势,“身体向后仰,减少对沙层的压力!”当宿跃峰的双脚终于离开流沙时,潭翮立即将他拉到安全区域,“没事吧?看看有没有受伤!”宿跃峰的裤腿己被流沙浸湿,沙粒仍在不断掉落,但他还在念叨:“那植物……真的很像真的,叶片的纹路和沙夜龙鳞片一样……”

刘师邺此时用青铜矩贴合陷阱边缘的沙层,矩尺显露出“陷阱铭文”:“废为护,菌为助,象为惑,护其域”,共12字,与《大荒地理志》“废弃防护”篇记载的“废弃管网,设其陷阱,映其幻象,防其扰”完全吻合,“‘护其域’指陷阱是为了保护废弃管网,避免外人破坏,”他对比铭文与陷阱的位置,发现陷阱刚好覆盖废弃管网的关键接口,“之前的地核检修没发现这个废弃分支,幻象和陷阱都是先民的保护措施,”他将矩尺竖首插入沙层,矩尺释放的星象能量与折射层产生对抗,绿洲幻象开始逐渐消散,“用星象能量能破解幻象,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用这个方法!”

宿跃峰缓过神后,取出“流沙菌样本盒”,从陷阱边缘采集少量沙粒,“虽然是陷阱,但流沙菌很特殊,能调控沙粒黏结强度,”他将样本放在显微镜下,发现菌的体表显露出与废弃管网相同的纹路,“菌与管网是共生关系!菌靠管网的残留能量生存,同时帮管网守护陷阱,”他对比菌的基因与沙暴菌,发现两者含相同的“环境适应基因”,但流沙菌更侧重“松散沙层”,“先民培育不同功能的微生物,覆盖了防御、存储、保护等所有场景,太精密了!”

熊泗泗的流沙探测仪此时显示,废弃管网的残留能量正通过沙层向外扩散,“如果不处理,残留能量会继续维持幻象,还会有其他人误入陷阱,”她从背包取出“能量中和剂”(含星核晶碎片与沙暴菌抑制剂),均匀撒在陷阱区域,“中和剂能吸收残留能量,同时抑制流沙菌的活性,”她观察仪器数据,发现撒药后,折射层的能量密度从1.37×10?焦耳/立方米降至0.37×10?焦耳/立方米,绿洲幻象彻底消散,“处理完成!以后这里不会再出现幻象,流沙也会逐渐凝固!”

谷商商的桃木剑在此时显露出“幻象残影”:影像中,先民在废弃管网时,会定期用青铜矩校准折射层,确保幻象的“真实度”,同时用流沙菌维护陷阱,“是先民的陷阱维护流程!”她对比残影与当前的陷阱状态,发现先民会在弱周期时增强幻象,强周期时加固陷阱,“和沙暴周期完全同步!之前的沙夜龙、储备区也有周期规律,先民的所有设计都和环境节奏匹配,”她记录红绳的共振数据,“以后可以通过红绳的共振频率,预判是否有幻象陷阱,比仪器更及时!”

五人重新整理队伍,宿跃峰将流沙菌样本小心收好,“这次虽然差点遇险,但发现了流沙菌和废弃管网,也算有收获,”他看向潭翮,“幸好你反应快,不然我就陷下去了,这强化后的绳子也立了大功!”潭翮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以后看到异常生物或植物,先等矩尺和仪器验证,别冲动,龙兴之地的幻象太多,不能只信眼睛!”

当五人完成陷阱处理,准备返回营地时,沙暴弱周期己接近尾声——黑沙浓度开始回升,能见度逐渐降低。他们沿攀岩绳有序撤离,绳体的星核晶纤维仍在闪烁,警惕着可能的流沙或幻象。阮老二的幻象动态记录仪仍在播放解析后的影像,绿洲幻象的虚假影像与陷阱的真实结构形成鲜明对比,“这次经历能帮我们完善‘幻象识别手册’,以后探索时多了一份安全保障,”他将影像上传至航船终端,“这些数据对研究目标行星的光学幻象和生物陷阱,有重要参考价值!”

营地外的沙暴再次增强,但五人己成功化解幻象陷阱危机。他们围坐在临时终端旁,分析流沙菌的特性与废弃管网的分布,讨论后续的安全探索方案——这次绿洲幻象事件,让他们深刻认识到:龙兴之地的“真实”与“虚假”往往交织,仅凭视觉判断极易陷入危险;只有依靠青铜矩的星象校准、仪器的科学检测、强化工具的预警功能,才能穿透表象,找到真相。而沙下的废弃管网,仍在默默等待着五人在后续探索中,揭开更多关于先民防护体系与环境适应智慧的秘密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龙骨传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QX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