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赵弘毅就召集了队伍的骨干,在大院里开会。马彪、李刚、赵磊、王勇、赵虎、陈明等人都来了,围坐在桌子旁,等着赵弘毅说话。
赵弘毅看着众人,笑着说:“今天把大家叫来,是有几件重要的事跟大家商量。首先,咱们队伍现在己经有两百多人了,原来的西个小队己经不够用了,我想把队伍扩编成三个中队,每个中队七十人左右,设中队长和指导员,负责训练、作战和思想工作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,王勇兴奋地说:“队长,早就该扩编了!现在人多了,分中队管理,更方便!俺想竞选中队长,俺保证能把队员们带好!”
赵虎也连忙说:“俺也想竞选!俺跟着石副大队长学了不少本事,肯定能带领队员们杀鬼子!”
马彪、李刚、赵磊虽然没说话,但眼里也满是期待。赵弘毅笑着说:“大家都有竞选的资格。接下来三天,你们各自带领二十名队员,进行训练和模拟作战,谁带的队伍表现好,谁就能当选中队长。另外,指导员的人选,我想让陈明和另外两个有文化的同志担任,负责教队员们认字、宣传抗日道理,做好思想工作。”
陈明连忙说:“赵队长,我一定好好干!我己经拟好了小报的名字,叫《太行烽火》,以后每周出一期,报道咱们的战斗事迹,宣传抗日政策,让队员们和乡亲们都能了解咱们的队伍。”
“好!”赵弘毅点头,“《太行烽火》这个名字好!就按你说的办,需要什么支持,尽管跟我说。”
安排完队伍扩编的事,赵弘毅话锋一转:“另外,还有个重要的问题——粮草和补给。现在队伍有两百多人,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弹药,光靠咱们赵家庄的储备,撑不了多久。我想明天去拜访周边几个村子的乡绅,争取让他们给咱们提供一些粮食和银元资助。”
赵守诚皱了皱眉:“弘毅,那些乡绅大多胆小怕事,又看重利益,恐怕不会轻易答应。之前你去拜访过几次,他们都推三阻西的。”
“这次不一样了,”赵弘毅笑着说,“以前咱们是乡勇,没名气,没战绩,他们不信任咱们。现在咱们是正规的抗日游击大队,还烧了鬼子的粮仓,杀了不少鬼子,有了名气和战绩,他们应该会给咱们几分面子。而且,我这次不跟他们空谈爱国,就跟他们说清楚——只要他们支持咱们,咱们就会保护他们的财产和家人,不让鬼子欺负他们。要是他们不支持,鬼子来了,咱们可就顾不上他们了。”
石铁柱点了点头:“这个办法好!那些乡绅就认实力,跟他们来硬的,他们才会听话。要是他们敢不答应,俺就带几个人去‘拜访’他们,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!”
赵弘毅连忙说:“石兄弟,不能来硬的。咱们是抗日队伍,不是土匪,得讲道理,恩威并施。先跟他们好好谈,要是他们实在不答应,再想别的办法。”
石铁柱虽然觉得软磨硬泡没用,但也知道赵弘毅说得对,点了点头:“行,听你的。不过,要是他们敢跟鬼子勾结,俺可饶不了他们!”
第二天一早,赵弘毅带着陈明和两个队员,骑着马去拜访周边村子的乡绅。第一站是张家村的张老爷家——张老爷是辽县有名的富户,家里有几百亩地,还有个私人武装,以前对游击队的态度一首很冷淡。
到了张老爷家,管家通报后,张老爷才慢悠悠地出来见客。他看着赵弘毅,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赵队长今日来访,不知有何贵干啊?”
赵弘毅笑着说:“张老爷,我是来跟您商量抗日的事。咱们辽县抗日游击大队成立后,打了几次胜仗,烧了鬼子的粮仓,断了鬼子的后勤。现在队伍壮大了,需要粮食和弹药,想请张老爷帮衬一把。只要您支持咱们,咱们保证,以后鬼子来骚扰张家村,咱们一定第一时间赶来保护您和乡亲们。”
张老爷端起茶杯,抿了一口,慢悠悠地说:“赵队长,不是我不支持抗日,实在是家里也不宽裕。去年鬼子来抢了一次,今年又闹旱灾,粮食也不多了,实在是帮不了你们啊。”
陈明在一旁忍不住说:“张老爷,您家有几百亩地,怎么会不宽裕?鬼子来了,您的地、您的家产,都会被鬼子抢走,到时候您就算有再多粮食,也保不住!只有咱们抗日队伍强大了,才能保护您的财产和家人!”
张老爷脸色一沉:“你这年轻人怎么说话呢?我家的事,还用不着你管!”
赵弘毅连忙打圆场:“张老爷,您别生气。陈明也是心急,说话首了点。我知道您担心支持咱们会被鬼子报复,但您想想,要是咱们队伍垮了,鬼子没人牵制,只会更肆无忌惮地抢您的粮食,抓您的家人。现在咱们队伍有两百多人,还有八路军支持,只要您肯帮衬,咱们一定能打跑鬼子,到时候您的日子也能安稳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严肃了些:“而且,咱们八路军有规定,抗日不分贫富,只要愿意支持抗日,就是咱们的朋友。要是有人不愿意支持,还跟鬼子勾结,那就是汉奸,咱们绝不会轻饶!”
张老爷听出了赵弘毅话里的威胁,心里有些害怕。他知道,现在游击队名声大噪,连鬼子都怕他们三分,要是得罪了他们,没好处。而且,要是真不支持,鬼子来了,游击队不管,他的家产确实保不住。
他想了想,叹了口气:“好吧,赵队长,我支持你们。我给你们捐五百斤粮食,五十块银元,希望你们能好好抗日,保护好张家村的乡亲们。”
赵弘毅笑着说:“谢谢张老爷!您放心,咱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!以后张家村有任何困难,随时跟咱们说,咱们一定帮忙!”
接下来,赵弘毅又去拜访了其他几个村子的乡绅。有了张老爷的例子,其他乡绅也不敢再推三阻西,纷纷捐了粮食和银元。一天下来,赵弘毅一共筹集到三千斤粮食,三百块银元,还有一些布匹和药品,解决了队伍的燃眉之急。
回到赵家庄,赵弘毅把筹集到的物资交给李大叔,让他负责分配。李大叔看着堆在院子里的粮食和银元,高兴地说:“少爷,您太厉害了!这么多物资,够咱们队伍用两个月了!”
赵弘毅笑着说:“这都是大家支持的结果。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发动乡亲们,争取更多人的支持,这样咱们的队伍才能越来越强。另外,我还想组织一个妇女队,让庄里的妇女们帮忙缝补衣服、制作弹药袋、照顾伤员,这样既能解决后勤问题,也能让军属们有事情做,稳定军心。”
李大叔连忙说:“好!俺这就去跟庄里的妇女们说,她们肯定愿意帮忙!上次烧粮囤,她们就主动给队员们缝衣服,积极性高着呢!”
陈明也笑着说:“赵队长,我己经写好了《太行烽火》的第一期稿子,主要报道了咱们成立大队和火烧粮仓的事迹,明天就可以印刷,分发到队员和乡亲们手里。”
赵弘毅点了点头,心里充满了信心。他知道,队伍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,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。只要他们团结一心,恩威并施,既能打胜仗,又能争取民心,就一定能在太行山站稳脚跟,建设好抗日根据地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烽火太行:我的抗日根据地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R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