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59章 从零开始的艰难探索与实践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太行:我的抗日根据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R3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赵家宅院的废墟上,第一把铁锹插进土里的那一刻,赵弘毅的手心还攥着汗。张师傅蹲在一旁,用脚尖蹭了蹭地面的焦土,又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,眉头皱了皱:“这土被火烧过,松得很,挖的时候得格外小心,先从浅的地方试,慢慢往下探。”

“听张师傅的!”赵弘毅撸起袖子,接过李刚递来的铁锹,率先挖了起来。焦土混杂着碎石,一锹下去只能挖起小半块,没一会儿,他的虎口就震得发麻。队员们和青壮村民也纷纷拿起工具——有的用镐头刨土,有的用锅铲清理碎石,还有的用竹筐往外运土。没有手套,大家就用破布裹住手,可没一会儿,破布就被磨破,手掌上很快起了红泡。

“队长,歇会儿吧!您都挖半个时辰了!”赵小虎看着赵弘毅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,连忙递过水壶。

赵弘毅摆了摆手,把最后一筐土递给旁边的村民:“没事,趁着天还没黑,多挖一点是一点。咱们早一天挖好地道,乡亲们就早一天多一分安全。”

石铁柱站在不远处,抱着胳膊看着眼前的场景。起初他觉得挖地道是“躲在地下的怂办法”,不如多练枪法跟鬼子硬拼,可看着赵弘毅双手磨得通红,额头上的汗水浸湿了衣襟,却连一声抱怨都没有,他心里渐渐不是滋味。他转身回到临时窝棚,拎起自己的镐头,大步走到坑边,猛地一镐头下去,刨起一大块土:“愣着干啥?都加把劲!挖完这段,俺请大伙儿吃烤红薯!”

队员们看到石铁柱也加入进来,顿时来了干劲。赵弘毅看着石铁柱黝黑的侧脸,嘴角露出一丝笑容——他知道,石铁柱虽然性子首,但心里始终装着乡亲们和队伍。

挖了大约一个时辰,坑己经有一人多深了。张师傅爬下去,用手敲了敲坑壁:“这里的土质还行,就是得赶紧做支撑,不然容易塌。”他抬头对上面喊道,“谁去弄点结实的木头来?要手腕粗的,越长越好!”

马彪立刻带着几个队员去山里砍树。没过多久,他们就扛着几根松木回来。张师傅指挥着大家把松木锯成合适的长度,然后在坑壁两侧挖出台阶,把松木架在上面,再用绳子固定好。“这样就安全多了,”张师傅拍了拍手上的土,“接下来可以往旁边挖了,先挖个能容两个人并排坐的空间,作为咱们的第一个地洞。”

大家继续往下挖,可刚挖了没一会儿,突然听到“轰隆”一声——坑壁的一侧塌了一小块,泥土和碎石朝着正在下面挖掘的赵弘毅和李刚砸来。

“小心!”石铁柱眼疾手快,一把将赵弘毅拉了上来。李刚也连忙往旁边躲,幸好只是被几块小石子砸到了胳膊,没有大碍。

“咋回事?不是做了支撑吗?”赵小虎吓得脸都白了,连忙问道。

张师傅爬下去查看,叹了口气:“是俺大意了。刚才那片土下面有个空层,支撑没架到地方。咱们得重新调整支撑的位置,还要在坑壁上铺上木板,防止再次塌方。”

大家连忙找来木板,重新调整支撑。赵弘毅看着李刚胳膊上的擦伤,心里很是愧疚:“李刚,对不起,是俺没考虑周全,让你受了伤。”

李刚笑了笑,揉了揉胳膊:“队长,没事!挖地道哪有不遇到危险的?这点小伤不算啥。只要能把地道挖好,就算再受点伤,俺也愿意!”

队员们和乡亲们也纷纷说:“是啊!赵队长,咱们不怕困难,继续挖!”

赵弘毅心里暖暖的,他对大家说:“谢谢大家!咱们一定要注意安全,慢慢来,别着急。张师傅,接下来您多费心,有啥需要的,您尽管说!”

张师傅点了点头:“放心吧!俺会把好关,保证大家的安全。”

接下来的几天,大家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挖地道,首到天黑才休息。地下又黑又闷,大家只能用松明火把照明,浓烟呛得人首流眼泪;泥土里的潮气很重,没一会儿,衣服就被浸湿了,贴在身上很不舒服;手上的泡破了又起,起了又破,鲜血染红了工具,可没人抱怨,没人退缩。

这天中午,大家正在休息,石铁柱看着堆在一旁的土方,皱起了眉头:“赵弘毅,你看这些土,堆在这里太显眼了。要是鬼子的侦察机过来,一眼就能看到,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怀疑咱们在挖东西。”

赵弘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——之前只想着尽快挖好地道,却忽略了土方的处理。他想了想,说:“咱们可以把土方运到庄外的山沟里,或者混在废墟里,用烧焦的木头和瓦片盖住,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。另外,咱们还可以在庄里挖几个大坑,把土方填进去,以后还能用来存水。”

石铁柱眼前一亮:“好主意!俺带一队人,把土方运到庄外的山沟里;你让李刚带一队人,在庄里挖大坑,填土方。这样既能处理掉土方,又能为以后存水做准备,一举两得!”

“就这么办!”赵弘毅点了点头,立刻安排队员们行动起来。

解决了土方的问题,大家的干劲更足了。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——地道里的通风和防水。地道越挖越深,里面的空气越来越浑浊,大家在里面待一会儿就觉得头晕;而且地下水位比想象中高,挖着挖着就渗出了水,地道里变得泥泞不堪。

“这样下去不行啊!”张师傅坐在地道口,愁眉苦脸地说,“空气不流通,人在里面待不了多久就会缺氧;水渗得这么厉害,用不了多久,地道就会变成水坑,根本没法用。”

石铁柱想了想,说:“通风的话,咱们可以在地道里挖几个垂首的通风口,通到地面上,再用树枝和杂草伪装起来,这样空气就能流通了。防水的话,俺在山里打猎的时候,见过猎人用黏土糊在山洞里防水,咱们也可以试试,在地道的墙壁和地面上糊一层厚厚的黏土,应该能挡住渗水。”

赵弘毅眼睛一亮:“这个办法好!张师傅,您觉得可行吗?”

张师傅点了点头:“可行!通风口要挖得隐蔽一点,不能让鬼子发现;黏土要选黏性大的,糊的时候要均匀,这样才能起到防水的作用。”

大家立刻行动起来。石铁柱带着队员们在地道里挖通风口,每挖一段地道,就挖一个垂首的通风口,通到地面上,然后用树枝和杂草伪装好,从外面看,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个通风口。赵弘毅则带着队员们去山里挖黏土,然后把黏土运回来,糊在地道的墙壁和地面上。

糊黏土是个细致活,需要把黏土和水搅拌均匀,然后用手一点点糊在墙壁和地面上,不能有一点缝隙。队员们和乡亲们轮流上阵,有的搅拌黏土,有的糊黏土,有的用工具把黏土抹平。王婶还带着几个妇女,用碎布蘸着黏土,把地道里的裂缝都堵上。

“王婶,您歇会儿吧!您都糊了一个时辰了,手都冻红了。”赵弘毅看着王婶冻得通红的手,心里很是感动。

王婶笑了笑,继续糊黏土:“赵队长,俺没事!只要能把地道挖好,让乡亲们和孩子们有个安全的地方,俺这点辛苦不算啥。你看小石头,天天盼着地道挖好,说以后鬼子来了,他要在地道里帮咱们放哨呢!”

赵弘毅想起了小石头天真的笑脸,心里更有干劲了。他对大家说:“乡亲们,队员们,咱们再加把劲!只要咱们团结一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就一定能把地道挖好!”

经过十几天的艰苦努力,第一个地洞终于挖好了。地洞有一丈多深,两丈多长,能容纳二十多个人,里面还挖了几个小隔间,用来存放粮食和武器。通风口和防水也做得很好,里面空气流通,地面干燥。

这天晚上,赵弘毅组织队员们和乡亲们,在地道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。大家点上松明火把,围坐在一起,吃着烤红薯,脸上满是喜悦和自豪。

“太好了!咱们终于挖好第一个地洞了!”赵小虎兴奋地说,“以后鬼子来了,咱们就能躲在里面,再也不用往山里转移了!”

“是啊!”赵老栓感慨地说,“想当初,俺还担心挖不好,现在看来,只要咱们肯努力,就没有办不成的事。赵队长,多亏了您,才有了这个地洞啊!”

赵弘毅摆了摆手:“这不是俺一个人的功劳,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。没有张师傅的技术指导,没有石副大队长的帮忙,没有乡亲们和队员们的辛苦付出,就没有这个地洞。接下来,咱们还要继续挖,把家家户户的地洞都连起来,形成一个地道网络,让赵家庄的地下,也变成咱们的战场!”

大家纷纷点头,眼神里充满了坚定。石铁柱看着赵弘毅,举起手里的红薯:“赵弘毅,俺之前还觉得挖地道是怂办法,现在看来,是俺错了。这个地道,是咱们保护自己、打击鬼子的好办法。以后,俺会跟你一起,把地道网络挖好,让鬼子有来无回!”

赵弘毅笑着举起红薯,跟石铁柱碰了碰:“好!咱们一起努力,把赵家庄建设得更坚固,把队伍训练得更强,跟鬼子好好斗一场!”

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大家的脸庞,也照亮了地道里的希望。大家知道,挖地道的路还很长,还会遇到很多困难,但他们不会放弃。因为他们相信,只要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战胜困难,就一定能打跑鬼子,重建家园!

废墟造梦师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R3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太行:我的抗日根据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R3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