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击大队撤回黑风山山洞的第二天清晨,天空放晴,阳光透过山洞的缝隙洒进来,照亮了队员们疲惫却兴奋的脸庞。医护队员们还在忙着为受伤的队员换药,炊事员则在山洞外的空地上生火做饭,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。
“队长,您快吃点东西吧!您己经一天没合眼了!”李刚端着一碗热粥,走到赵弘毅面前。他的肩膀还缠着绷带,脸色有些苍白,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喜悦。
赵弘毅接过粥,点了点头:“谢谢你,李刚。大家都吃了吗?受伤的兄弟们怎么样了?”
“都吃了,”李刚坐在赵弘毅身边,“受伤的兄弟们情况都还好,就是有几个兄弟伤得比较重,需要好好休养。昨天晚上,咱们还从鬼子那里缴获了两挺步枪,十几发子弹,虽然不多,但也算是战利品了。”
赵弘毅笑了笑:“不错!这次战斗,咱们虽然付出了代价,但也有收获。等主力部队那边传来捷报,咱们就更有底气了!”
就在这时,通信员跑了进来,兴奋地大喊:“队长!好消息!八路军派来的人到了,说黑石峪据点己经被攻克了,还带来了首长的嘉奖令!”
赵弘毅和李刚立刻站起来,跟着通信员朝着山洞外跑去。山洞外,几个穿着八路军军装的同志正站在那里,为首的正是林枫老师。
“林老师!”赵弘毅激动地跑过去,握住林枫的手。
林枫笑着拍了拍赵弘毅的肩膀:“弘毅,你们打得好!主力部队己经攻克了黑石峪据点,歼灭日军一百二十多人,缴获重机枪两挺,步兵炮一门,步枪八十多支,弹药一大批!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!要是没有你们在鹰嘴隘阻击援军西个小时,主力部队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攻克据点!”
赵弘毅心里很是激动:“林老师,这是咱们共同的功劳!要是没有主力部队的英勇作战,咱们也不可能完成任务。”
林枫从包里掏出一份嘉奖令,递给赵弘毅:“这是八路军首长给你们的嘉奖令,上面写着‘辽县游击大队,作战英勇,顽强阻击日军援军,为攻克黑石峪据点做出重大贡献,特予以嘉奖,授予‘抗日先锋大队’称号,并奖励弹药五百发,药品一批,步枪十支!’”
赵弘毅接过嘉奖令,双手有些颤抖。他打开嘉奖令,看着上面的文字,眼睛了——这是对游击大队最大的认可,是对牺牲战友最好的告慰!
“谢谢林老师!谢谢首长!”赵弘毅对着林枫敬了一个军礼。
队员们也纷纷围了过来,看着嘉奖令,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。石铁柱走上前,看着林枫,不好意思地说:“林政委,之前俺还觉得挖地道是怂办法,现在看来,是俺错了。以后,俺一定跟着赵队长,跟着八路军,好好抗日!”
林枫笑着说:“石铁柱同志,知错能改就好。抗日需要勇气,更需要智慧。你们在鹰嘴隘的战斗,就充分体现了勇气和智慧。以后,咱们要继续合作,把抗日根据地建设得更好,把鬼子赶出中国!”
林枫还带来了一批药品和弹药,医护队员们立刻将药品送到临时救护所,为受伤的队员换药。队员们则兴奋地搬运着弹药,有的擦拭着新缴获的步枪,有的则拿着弹药,互相交流着战斗经验。
当天下午,赵弘毅在山洞里召开了庆功大会。林枫亲自参加了大会,并发表了讲话。他高度赞扬了游击大队在鹰嘴隘的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精神,鼓励大家继续努力,为抗日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大会结束后,林枫单独找到了赵弘毅,对他说:“弘毅,现在辽县游击大队己经声名鹊起,周边的乡亲们都知道你们是抗日的好队伍。但这也意味着,你们会更加引起日军的重视和仇恨,以后的斗争会更加残酷。你们要做好准备,加强根据地建设,扩大队伍规模,提高战斗力,才能应对更大的挑战。”
赵弘毅点了点头:“林老师,您放心!俺们己经制定了计划,接下来会继续扩展地道网络,加强队员训练,扩大情报网络,争取早日把队伍发展壮大,为抗日做更多的贡献。”
林枫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好!八路军会一首支持你们。以后,有什么困难,随时跟我们联系。我们也会派一些有经验的干部来帮你们训练队伍,指导根据地建设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游击大队的名声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太行山区。鹰嘴隘一战和黑石峪据点的胜利,让乡亲们津津乐道。消息越传越远,周边村庄的人们纷纷来到赵家庄,有的推着小车送来粮食和药品,有的则带着满腔热血要求加入队伍。
“听说你们在鹰嘴隘打跑了鬼子,还帮八路军拿下了黑石峪!俺们也想加入,跟你们一起抗日!”一个皮肤黝黑、眼神坚毅的青年,握着拳头激动地说。他的身后,还站着十几个和他一样的年轻人。
赵弘毅高兴地迎了上去:“欢迎你们!抗日需要更多的人,只要咱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去,重建咱们的家园!”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让在场的人都热血沸腾。
短短几天,就有三十多名青年加入了游击大队,队伍规模迅速扩大到一百多人。为了让新队员尽快适应,赵弘毅亲自组织训练,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武器,如何在山林中隐蔽前进,如何侦察敌情并安全传递消息。石铁柱则带着队员们在空地上练习格斗技巧,还传授野外生存的方法——如何辨别方向、寻找水源、设置陷阱。队员们学得格外认真,彼此之间的默契也在不断增加。
周边地区的其他游击队也闻风而动,纷纷派人前来“取经”。他们对鹰嘴隘的战斗经验和赵家庄的地道建设充满好奇。赵弘毅毫不保留,详细讲解了战斗中如何利用地形设伏、如何配合八路军行动,以及地道的布局和防御设计。他还亲自带着他们穿过蜿蜒的地道网络,展示各种隐蔽出口和陷阱机关。
“只要咱们所有的抗日队伍都团结起来,互相学习,互相支持,鬼子就无处可逃!”赵弘毅坚定地说。
赵家庄的乡亲们也更加积极地支持游击队。青壮年主动帮忙挖掘和加固地道,妇女们则在灯下缝制衣服和布鞋,老人们则细心照顾受伤的队员,为他们熬药、擦洗伤口。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团结和希望的气息。
在夕阳的映照下,赵家庄的山岗上飘扬着一面破旧却依旧鲜艳的红旗。游击队员们站在旗下,眼神坚定——他们知道,只要齐心协力,终有一天,这片土地会重获安宁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R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