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初一,年味儿渐渐浓了。荣国府的角门上挂起了红灯笼,廊下开始晒腊肉、腌咸鱼,厨房里的蒸糕香气飘得满府都是;大观园里的腊梅开得正盛,潇湘馆的几株素心梅缀满枝头,黄澄澄的花瓣裹着寒气,香得沁人肺腑。
宝玉一早起来,就见袭人捧着件新缝制的宝蓝缎面袄子进来,袄子衬里是软乎乎的兔毛,领口绣着几枝腊梅,是按黛玉前几日画的样儿绣的。“二爷,今儿腊月初一是‘小年’,老太太让人来传话,说晌午在荣庆堂商议年货采买的事,让您也过去。” 袭人把袄子放在床尾,又递来杯温好的姜枣茶,“刚听平儿姑娘说,今年负责采买的是赵姨娘的远亲钱槐,这人素来油滑,怕不是会在账目上动手脚。”
宝玉接过姜枣茶,喝了一口,暖得胃里都热了。他想起赵姨娘之前的所作所为,心里一动 —— 钱槐是赵姨娘的远亲,赵姨娘虽被禁足,却难保不会暗中指使钱槐做手脚。“我知道了,你把我那柄腊梅暖炉找出来,我先去潇湘馆看看林妹妹,再去荣庆堂。”
梳洗过后,宝玉提着暖炉,揣了块袭人刚蒸好的豆沙糕,往潇湘馆去。刚过沁芳闸桥,就见黛玉扶着紫鹃,在廊下晾晒腊梅香囊。她穿件藕荷色锦缎夹袄,外罩件青狐皮披风,手里拿着个素色香囊,上面绣着朵绽放的腊梅,针脚细密,黄澄澄的花瓣像真的一样。
“宝哥哥,你来了。” 黛玉见了他,眼尾弯起,声音轻得像梅香,“我刚让雪雁采了些腊梅花,晒干了装在香囊里,过年时给姐妹们当礼物。你瞧这朵腊梅绣得怎么样?是不是比上次的兰草好些了?”
宝玉接过香囊,指尖触到柔软的锦缎,还带着阳光的暖意:“绣得真好,比上次的还好。尤其是花瓣的颜色,用了三层明黄,看着就像真的腊梅一样。” 他把暖炉递过去,“快拿着暖手,廊下有风,别冻着了。” 又把豆沙糕掏出来,“刚蒸好的,你尝尝,甜而不腻。”
黛玉接过暖炉,掌心立刻传来股暖意。她咬了口豆沙糕,甜甜的豆沙混着麦香,好吃得眼睛都亮了:“真好吃,比厨房里做的还香。对了,宝哥哥,今儿商议年货采买,你可得多留意些。前儿听紫鹃说,钱槐在府里名声不好,爱占小便宜,别让他在采买上做手脚。”
宝玉点点头:“我知道,我会留意的。你在家好好做香囊,别累着,我去荣庆堂看看,很快就回来。”
离开潇湘馆,宝玉往荣庆堂去。路上,见几个小丫头正围着婆子学剪窗花,红纸上剪着 “福” 字和腊梅,堆了满满一筐;厨房里的大师傅正搬着蒸笼出来,里面是刚蒸好的年糕,冒着热气,甜香扑鼻。
荣庆堂里己经坐了不少人。贾母坐在上首的榻上,披着件貂皮披风,手里拿着个暖手炉;邢夫人、王夫人坐在一旁,邢夫人手里翻着去年的采买账册,王夫人则在跟鸳鸯说着什么;王熙凤穿着件大红缎袄,外罩件石青披风,手里拿着个算盘,正和贾琏低声说着话;钱槐也在,穿着件青布长袍,手里拿着个账册,脸上堆着假笑,站在角落里。
“宝玉来了,快坐。” 贾母见了宝玉,笑着招手,“今儿叫你们来,是商议今年的年货采买。去年采买了不少东西,今年咱们可以少买些,省着点用。钱槐,你是今年的采买,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钱槐忙上前一步,弓着腰道:“回老太太,今年的年货我己经列了个清单,您瞧瞧。” 他把账册递给贾母,“今年的猪肉、羊肉都涨价了,还有绸缎、茶叶也贵了些,估摸着得花两千两银子。”
贾母接过账册,翻了翻,递给王夫人:“你瞧瞧,看看合不合理。”
王夫人接过账册,仔细翻看,眉头渐渐皱了起来:“去年只花了一千五百两银子,今年怎么涨了五百两?猪肉、羊肉就算涨价,也涨不了这么多啊。还有绸缎,去年买了二十匹,今年怎么买了三十匹?咱们府里用不了这么多。”
钱槐脸色微变,道:“回太太,今年府里的人多了些,绸缎用得多;而且今年的绸缎是上等货,所以贵了些。猪肉、羊肉也是,今年的都是上等货,所以贵。”
王熙凤接过账册,看了看,冷笑一声:“钱槐,你当我们是傻子?去年的绸缎就是上等货,每匹十两银子;今年你写的每匹十五两,涨了五成,哪有这么涨价的?还有猪肉,去年每斤五钱银子,今年你写的每斤八钱,也涨了六成,这根本不合理!”
钱槐吓得后退一步,道:“回二奶奶,今年的行情就是这样,我也是按市价算的。若是您不信,可以去外面问问。”
宝玉看着钱槐,心里默念:“卜今年年货采买账册,是否有虚报开支、私吞银两,钱槐是否在撒谎。”
卦盘瞬间浮现,蓍草排列成 “巽为风” 变 “风天小畜”:【巽为风,主动,变爻在九五,风天小畜,有 “贪” 之兆。主钱槐虚报开支,私吞银两五百两,将猪肉、羊肉、绸缎的价格抬高,还多报了绸缎、茶叶的数量,意图私吞。且他与赵姨娘暗中有联系,赵姨娘让他多报开支,私吞的银两两人平分。需尽快去市场调查市价,对比去年的采买数量,方可揭穿。】
私吞五百两?还与赵姨娘勾结?宝玉心里一凛 —— 赵姨娘被禁足在柴房,竟还能与钱槐联系,真是贼心不死。若是不揭穿钱槐,府里就要多花五百两银子,这些银子都是贾府的血汗钱,不能让他们私吞。
“钱槐,你别撒谎了。” 宝玉道,“今年的市价我早就问过了,猪肉每斤六钱银子,羊肉每斤七钱银子,绸缎每匹十二两银子,根本没你说的那么贵。而且去年的绸缎用了二十匹,今年府里的人也没多多少,怎么会用三十匹?你定是虚报了价格和数量,想私吞银两!”
钱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道:“宝二爷,您可别胡说!我没有虚报,我都是按市价算的。您要是不信,可以去市场问问。”
“好,我就去问问。” 宝玉道,“茗烟,你现在就去市场,问问猪肉、羊肉、绸缎的市价,再问问去年和今年的价格对比。”
茗烟应了声,立刻去了。众人见宝玉神色坚定,都很惊讶。贾母道:“宝玉,你怎么知道市价?难道你早就打听了?”
宝玉道:“回老太太,前几日我去张老栓的鞋店,路过市场,顺便问了问市价。钱槐说的价格,比市价高了很多,定是在撒谎。而且他是赵姨娘的远亲,赵姨娘被禁足,却难保不会暗中指使他私吞银两。”
王熙凤气愤道:“好个钱槐!好个赵姨娘!竟敢勾结在一起,私吞府里的银两!若是查实了,定要好好处置他们!”
没过多久,茗烟就回来了,手里拿着张纸条,上面写着市场的市价:“二爷,市场的市价我问了,猪肉每斤六钱,羊肉每斤七钱,绸缎每匹十二两,比钱槐说的低了很多。而且去年的绸缎价格是每匹十两,今年只涨了二两,根本没涨五成。”
钱槐见证据确凿,“噗通” 一声跪在地上,哭着道:“老太太,二爷,二奶奶,我错了!我不该虚报价格和数量,私吞银两!是赵姨娘让我这么做的,她说只要我多报开支,私吞的银两就跟我平分,我一时贪财,就答应了她!”
“赵姨娘?” 王夫人气得拍了下桌子,“好个赵姨娘!被禁足了还不安分,竟敢指使钱槐私吞银两!我这就去柴房,问问她是怎么回事!”
宝玉道:“母亲别急,咱们先把钱槐的事处理好,再去问赵姨娘。钱槐,你私吞了多少银两?把银两交出来,不然就把你送到官府去!”
钱槐道:“我私吞了五百两,都藏在我家的床底下,我这就去拿出来,求你们饶了我吧!”
王熙凤道:“平儿,你带着几个婆子,跟钱槐去他家,把银两拿回来。再把钱槐关起来,等处理完赵姨娘的事,再一起处置他!”
平儿应了声,带着婆子们和钱槐去了。众人在荣庆堂等着,心里都很气愤。贾母道:“赵姨娘真是个祸害!被禁足了还不安分,竟指使钱槐私吞银两!这次定要好好处置她,不能再让她兴风作浪!”
贾政道:“母亲放心,我这就去柴房,问问赵姨娘是怎么回事。若是她真的指使钱槐私吞银两,定要严惩!”
贾政去了柴房,没过多久就回来了,脸色铁青:“赵姨娘承认了,是她暗中指使钱槐私吞银两,还说要把私吞的银两攒起来,等将来救她出去。真是冥顽不灵!”
王熙凤道:“老爷,赵姨娘屡教不改,这次定要严惩,不然她还会继续兴风作浪。不如把她送到家庙去,让她在那里反省,永远不许回府!”
贾母点点头:“好,就按凤丫头说的办。把赵姨娘送到家庙,派人严加看管,不许她再跟任何人联系。钱槐私吞银两,革去他的差事,赶出府去,永不录用!”
众人都应了声,事情很快就处理妥当了。钱槐被赶出了府,私吞的五百两银两也拿了回来;赵姨娘被送到了家庙,派人严加看管,再也不能兴风作浪。
处理完钱槐和赵姨娘的事,众人又商议起年货采买的事。宝钗道:“今年的年货采买,咱们可以派两个人一起去,一个负责采买,一个负责记账,互相监督,避免再出现虚报开支的事。而且采买的清单要让老太太、太太、二奶奶和二爷都过目,确认无误后再采买。”
探春道:“我也觉得这样好。咱们还可以去市场对比价格,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家,节省开支。比如绸缎,可以去张记锦缎庄,他家的绸缎质量好,价格也公道;猪肉、羊肉可以去城南的李记肉铺,他家的肉新鲜,价格也合理。”
宝玉道:“好,就按宝姐姐和三妹妹说的办。我这就去市场,跟商家谈好价格,确保采买的年货质量好,价格公道。”
黛玉道:“我和紫鹃也去,帮着挑选绸缎和茶叶。绸缎的颜色和花样,我可以帮着参考,确保符合府里的喜好;茶叶的品质,我也懂一些,可以帮着挑选。”
湘云道:“我也去!我可以帮着砍价,我砍价最厉害了!”
众人都笑了起来,荣庆堂里的气氛又变得轻松起来。
接下来的几天,宝玉带着宝钗、探春、黛玉、湘云等人,去市场采买年货。他们对比了多家商家,挑选了性价比高的猪肉、羊肉、绸缎、茶叶等,还砍了不少价格,节省了不少开支。黛玉挑选的绸缎颜色和花样都很符合府里的喜好,宝钗核算的账目清晰准确,探春制定的采买计划井然有序,湘云则凭着她的好口才,砍了不少价格,众人都很开心。
采买完年货,众人回到荣国府,把年货交给库房管理。贾母看着采买的年货,满意地点点头:“你们做得好,采买的年货质量好,价格也公道,比去年节省了不少开支。宝玉,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,以后府里的事,你要多费心。”
宝玉道:“老太太过奖了,这都是姐妹们一起努力的结果。没有她们帮忙,我也做不好。”
黛玉道:“老太太,都是宝玉的功劳,他不仅提前打听了市价,还制定了采买计划,咱们只是帮了些小忙。”
众人说说笑笑,荣庆堂里满是温馨的气氛。
腊月二十三是 “小年”,府里开始祭灶,摆上了糖瓜、关东糖,希望灶王爷 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。宝玉带着黛玉、宝钗、探春、湘云等人,在潇湘馆里做腊梅香囊,准备过年时送给府里的人。黛玉负责绣香囊,宝钗负责装腊梅花和香料,探春负责裁剪布料,湘云负责穿线,宝玉则在一旁帮忙递东西,众人说说笑笑,热闹非凡。
“宝哥哥,你看这个香囊绣得怎么样?” 黛玉拿起个绣好的香囊,上面绣着朵腊梅,旁边还有几枝竹叶,清新雅致。
宝玉接过香囊,笑道:“太好了,妹妹绣得真好。这个香囊送给老太太,她定喜欢。”
宝钗道:“我这个香囊里装了些薰衣草和腊梅花,能安神助眠,送给太太正好。”
探春道:“我这个香囊绣了些祥云图案,送给二奶奶,祝她来年顺顺利利。”
湘云道:“我这个香囊绣了只小老虎,送给环儿,祝他来年虎头虎脑,健康长大。”
众人都笑了起来,潇湘馆里满是欢声笑语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潇湘馆里,给腊梅花和香囊都镀上了一层暖光。宝玉看着身边的姐妹们,心里满是温暖 —— 这个岁末,因为有了这些温暖的事,变得格外有意义。他知道,只要他和姐妹们一起努力,坚守惩恶扬善的初心,贾府定会越来越兴旺,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喜乐。
离开潇湘馆时,黛玉送宝玉到门口,轻声道:“宝哥哥,今年过年,咱们可以一起守岁,一起放烟花,好不好?”
宝玉点点头,笑着道:“好啊,我等着你一起守岁,一起放烟花。”
黛玉看着宝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,心里满是期待 —— 她相信,这个年,定会过得格外热闹、格外温暖。
回到怡红院,袭人己经把晚饭准备好了,有热气腾腾的饺子,还有几样精致的小菜。宝玉坐在桌边,吃着饺子,想着今日的事,心里满是欣慰 —— 钱槐和赵姨娘受到了惩罚,年货采买也顺利完成,姐妹们都开开心心的。他在心里默念:“系统,我会继续坚守初心,惩恶扬善,护佑府里的人,让贾府越来越兴旺。”
【回宿主,您的善举与易经 “自强不息” 之理相合,只要坚持,定能实现所愿,护佑贾府平安兴旺,众人平安喜乐。】
宝玉笑了笑,继续吃着饺子。窗外的红灯笼亮了起来,暖黄的光透过窗棂,洒在地上,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。他知道,这个年,定会过得格外热闹、格外温暖。而未来,还有更多温暖的事等着他去做,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等着他去帮。他定不会辜负这份初心,定要让贾府越来越兴旺,让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喜乐。
次日清晨,宝玉醒了过来,窗外己经传来了丫鬟们打扫卫生的声音。他想起今日要去家庙看看赵姨娘的情况,确保她没有再兴风作浪。他起身下床,让袭人准备了些点心和衣物,往家庙去。他知道,虽然赵姨娘罪有应得,但也不能让她在庙中受苦,毕竟她是贾环的母亲。
阳光透过怡红院的窗棂,洒在地上,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。宝玉看着窗外的腊梅花,心里满是希望 —— 他相信,只要他和姐妹们一起努力,坚守惩恶扬善的初心,贾府定会越来越兴旺,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喜乐,度过一个热闹、温暖的新年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T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