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过后,大观园的初秋带着几分清爽的凉意,桂树在蘅芜苑的廊下缀满金粟,风一吹就飘起细碎的花香,落在青石板上;怡红院的梧桐叶落了半阶,被晨露浸得发软,扫起来沙沙作响;潇湘馆的翠竹依旧葱郁,却在窗台上摆了排晒干的薄荷、藿香,是黛玉按苏医仙的方子晒的处暑养生草药,混着从京郊庄子送来的新米香,成了红楼处暑独有的 “养生清韵”—— 按贾府旧例,今日该 “处暑尝新”,姑娘们要吃鸭子(处暑食鸭润燥)、喝莲子粥,还要核对京郊各庄子的夏秋收成账册,宝玉作为荣国府的 “善缘代表”,需去周瑞家的远亲王成管的 “东庄” 核查账目,顺便给庄户们送些处暑养生草药。
宝玉一早醒来,就见袭人捧着件石青杭绸夹衫进来,衫子领口绣着 “处暑尝新” 纹样,桂花与稻穗相映,是按黛玉前几日画的《处暑丰收图》绣的,衬里缝着薄棉,早晚穿正合适。“二爷,今儿处暑,天凉了些,穿这件夹衫正好。” 袭人把衣衫放在床尾,又端来碗温热的莲子粥,“刚听周瑞家的哭着来报信,说她那远亲王成大爷没了 —— 就是管东庄的那个王大爷,昨儿还好好的,夜里突然就没了,他儿子王小三哭着来府里,说王大爷死前攥着账本,嘴里念叨‘被人害了’,周瑞家的急得不行,想请您去瞧瞧。”
宝玉接过莲子粥,喝了一口,清甜的莲香混着暖意滑进喉咙。他想起王成 —— 那是个五十多岁的老管事,为人忠厚老实,去年东庄闹蝗灾,王成带着庄户们连夜补种,自己却累得咳血,事后还把贾府赏的银子都分给了庄户,是个难得的忠仆,怎么会突然病逝?“我知道了,你把我那本《易经》带上,一会儿去潇湘馆找黛玉,再卜一卦看看王成的情况。再装些黛玉爱吃的‘桂花糕’,她晒草药辛苦,定是没吃早饭。”
梳洗过后,宝玉提着食盒往潇湘馆去。刚过沁芳闸桥,就见黛玉扶着紫鹃在廊下晾草药。她穿件藕荷色纱裙,外罩件浅青夹披风(处暑晨凉),手里拿着个竹筛,正把晒干的薄荷倒进瓷罐,草药里加了些从狐族要来的灵草(第十部留存的灵草),闻着有股清冽的香。发丝被晨风吹得贴在颊边,鬓边的珍珠钗松了半只,是昨夜晒草药时不小心碰歪的,脸色虽有些苍白,却透着几分专注,见了宝玉,眼尾先弯起:“宝哥哥,你来了。”
“妹妹怎么不在屋里晾草药?晨风寒,仔细着凉。” 宝玉快步走过去,伸手替她拢了拢披风的领口,“刚听袭人说,王成大爷没了,死前还说被人害了,你知道这事吗?”
黛玉点点头,放下竹筛,接过宝玉递来的桂花糕,咬了一口:“昨儿雪雁去东庄送草药,回来还说王大爷精神挺好,说要给咱们送新收的莲子;周瑞家的刚哭着过来,说王小三带来了王大爷的遗物 —— 一本账本、一件打补丁的旧棉袄,还有半只没吃完的处暑鸭(处暑吃鸭是习俗),王小三说,王大爷昨儿去庄里的管事刘三家对账,回来就说肚子疼,夜里就没了。” 她指了指廊下的竹篮,“这篮草药是给东庄庄户的,我多晒了些,加了灵草,能防处暑的湿气;还有些‘安神香’,装了薰衣草和灵草,王大爷刚没,王小三定是害怕,带去给他安神。”
宝玉拿起一包安神香,闻了闻,淡淡的香气很安神:“妹妹想得周全。你放心,我一会儿就卜一卦,看看王大爷是不是真被人害了,若是有冤情,咱们定要帮他伸冤。”
两人往荣庆堂去,路上遇见宝钗带着香菱。宝钗穿件浅紫杭绸裙,手里拿着本 “东庄收成账册”,正核对今年的稻子、莲子产量;香菱穿件水绿布裙,手里捧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刚做的 “处暑鸭羹”,是给众人尝新的。“宝兄弟,林妹妹,” 宝钗笑着行礼,见宝玉神色凝重,又问道,“可是王成大爷的事?方才听王熙凤姐姐说,那东庄的管事刘三不是好人,去年就有人说他贪污庄里的银子,王大爷查过他几次,怕是刘三怀恨在心,害了王大爷。”
“宝姐姐说得是。” 黛玉道,“王大爷为人正首,定是发现了刘三的把柄,才被灭口。咱们得尽快去东庄,看看王大爷的遗物,查清楚刘三的罪证,别让王大爷含冤而逝。”
宝钗道:“我己让人去通知探春妹妹,让她整理东庄历年的账册,对比今年的收支,看看有没有漏洞;王熙凤姐姐也在荣庆堂,正安慰周瑞家和王小三,咱们一起过去看看。”
西人汇合后,往荣庆堂去。荣庆堂里,周瑞家的坐在椅子上,哭得眼睛通红;王小三穿着件打补丁的粗布褂子,跪在地上,手里捧着王成的旧棉袄,眼泪掉在棉袄上,浸湿了补丁;王熙凤站在一旁,手里拿着王成的账本,眉头皱得紧紧的,见了宝玉等人,连忙招手:“宝玉,你们可来了!快看看这账本,王大爷在上面画了好多圈,像是在标记什么;王小三说,刘三昨儿请王大爷去他家吃饭,回来就肚子疼,定是刘三在饭里下了东西!”
王小三见了宝玉,哭得更凶:“宝二爷,您可得为我爹做主啊!我爹一辈子忠厚,从没得罪过人,就因为查刘三的账,就被他害死了!我爹死前攥着这账本,说‘刘三贪了五百两银子,藏在他家地窖里’,还说‘账本里有证据’,您快救救我爹,别让他含冤啊!”
宝玉扶起王小三,温声道:“小三别慌,我们定会帮你爹伸冤。你把账本给我,我看看上面的标记。” 他接过账本,翻开一看,里面记录着东庄的收支,有些地方用红笔画了圈,比如 “七月买稻种,支银二十两”“八月买农具,支银十五两”,旁边还写着 “刘三代买,价高”,显然是王成发现刘三虚报价格。
宝玉在心里默念:“卜王成病逝之事,是否为刘三所害,账本中的证据何在,王成魂灵是否有愿,如何找到罪证、为其伸冤。”
卦盘瞬间浮现,蓍草排列成 “坤为地” 变 “地水师”:【坤为地,主阴(魂灵),变爻在六五,地水师,有 “讼”(冤屈)之兆。主王成确为刘三所害 —— 刘三贪污东庄五百两银子,王成查账发现后,刘三假意请王成吃饭,在酒里下了 “慢性毒药”(处暑潮湿,借口 “祛湿药酒”),毒发身亡;账本中 “八月初三” 那页有夹层,藏着刘三的贪污账单;王成魂灵未散,因 “冤屈未伸、幼子无依” 滞留东庄,今夜会托梦给宝玉,提示罪证藏处;破解之法需今日去东庄,找到账本夹层的账单,再去刘三家地窖搜出贪污的银子,联合庄户作证,将刘三送官;需带灵草香,王成魂灵怕阳气,灵草香能让他安心显灵。】
“账本有夹层!刘三真下毒了!” 宝玉脸色一沉,把卦象的事告诉众人,“王大爷的魂灵还在东庄,今夜会托梦给我,咱们现在就去东庄,找到账本夹层的证据,再去刘三家搜银子,定要让刘三认罪伏法!”
贾母也赶来了,她穿件石青缎袍,手里拿着串佛珠,道:“宝玉,你们别慌,王成是咱们贾府的忠仆,不能让他含冤。我让人准备车马,带上家丁和灵草香;贾道长也请来,他懂道法,能帮王成魂灵安心;王熙凤,你留在府里照看王小三和周瑞家的;宝钗、探春、黛玉,你们和宝玉一起去东庄,协助查案。”
众人分工合作,立刻行动起来 —— 贾母让人从荣国府库房调出二十个身手好的家丁,带上木棍、绳索和灵草香;贾道长穿着道袍,手里拿着桃木剑和安神符;宝钗让人把东庄历年的账册都装上车,方便对比;黛玉把灵草香和安神香包交给王小三,让他带在身上;宝玉扶着王小三,一起往东庄去。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贾宝玉重生大观园:红楼梦系列黛玉拉着宝玉的手,眼里满是担忧:“宝哥哥,路上要小心,刘三是庄里的管事,定有同伙;夜里王大爷托梦,你别怕,灵草香能让他安心,不会伤害你。这是我给你做的‘护心符’,里面装了灵草、艾草和桃木屑,能防邪气,也能让王大爷的魂灵放心靠近。”
宝玉接过护心符,揣进怀里,暖得心里都热了:“放心,我会小心的,定会找到证据,为成大爷伸冤,照顾好小三。”
临行前,王小三从怀里掏出半只处暑鸭,递给宝玉:“宝二爷,这是我爹昨儿给您做的,说您爱吃鸭子,让我送来,没想到…… 没想到他没等到您。您带上,就当我爹陪您去东庄。”
宝玉接过处暑鸭,心里一阵发酸:“小三放心,我定会带着这鸭子,去东庄为你爹伸冤,不让他的心血白费。”
往东庄去的路上,贾道长对众人道:“王成魂灵因冤屈滞留,灵草香能安抚他的怨气,夜里托梦时,他不会有恶意,只会提示证据;刘三的毒药若是慢性的,尸身会有痕迹,咱们到了东庄,先去看看王大爷的尸身,找仵作验毒。”
众人点点头,加快速度往东庄去。东庄离京城不远,走了一个时辰就到了。庄口的老槐树下落着几片黄叶,庄户们都围在王成的家门口,脸上满是悲伤 —— 王成在庄里威望很高,庄户们都受他照顾,如今他突然病逝,大家都很伤心。见了宝玉等人,庄户们纷纷围上来:“宝二爷,您可来了!王大爷是个好人,不能让他白死啊!刘三不是好人,去年就贪了庄里的银子,王大爷查他,他还威胁王大爷!”
宝玉道:“乡亲们放心,我们定会为成大爷伸冤,抓住刘三,还庄里一个公道!”
走进王成的家,屋里很简陋,只有一张旧床、一张桌子,桌上放着王成没吃完的晚饭 —— 一碗糙米饭、一碟咸菜,还有半杯没喝完的药酒(刘三送的)。王大爷的尸身放在床上,盖着白布,脸色发青,嘴唇发紫,显然是中毒的迹象。仵作很快就来了,验了尸身,道:“宝二爷,王大爷是中了‘断肠草毒’,这毒是慢性的,喝了后半个时辰发作,肚子疼,夜里就会毒发身亡,那杯药酒里定有这毒!”
宝玉让人把药酒封存,作为证据,又拿起王成的账本,翻到 “八月初三” 那页,果然发现纸张比其他页厚,他用手指轻轻一抠,夹层里掉出一张纸 —— 上面记录着刘三历年贪污的银子,“七月买稻种,虚报十两”“八月买农具,虚报五两”“私卖庄里的莲子,得银三百两”,最后一行写着 “总贪五百两,藏于地窖,位置:刘三家东厢房地下三尺”。
“找到了!这就是证据!” 宝玉高兴地说,“现在咱们就去刘三家,搜出贪污的银子,让他认罪!”
刘三的家在东庄的最东边,是庄里最气派的房子,红砖墙、黑瓦,比王成的家好十倍。刘三正坐在院里喝茶,见了宝玉等人,心里慌了,却还强装镇定:“宝二爷,您怎么来了?王大爷刚没,我正准备去吊唁呢。”
“刘三,你别装了!” 宝玉拿出账本和夹层的账单,“这是你贪污的证据,王大爷就是被你下毒害死的!你把贪污的五百两银子藏在东厢房地下三尺,快交出来!”
刘三脸色瞬间惨白,想要逃跑,却被家丁们拦住。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!这是诬陷!” 刘三挣扎着大喊,却被宝玉一脚绊倒。家丁们冲进东厢房,在地下三尺的地方,果然挖出一个木盒,里面装着五百两银子,银子上还贴着东庄的封条(庄里的银子都有封条)。
“证据确凿,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 宝玉冷冷地说,“你假意请王大爷吃饭,在药酒里下断肠草毒,害死他,还想贪污庄里的银子,今日我定要把你送官,让你受到应有的惩罚!”
庄户们见了银子和证据,都愤怒地围上来,有的还想打刘三:“刘三,你这个恶人!王大爷待你不薄,你竟害他!” 宝玉拦住庄户们:“乡亲们,别打了,咱们把他交给官差,让官府判他的罪。”
官差很快就来了,把刘三押了起来。刘三见大势己去,终于招供:“是我害了王大爷!我贪污了银子,他查出来,要告诉贾府,我怕被赶走,就假意请他吃饭,在药酒里下了毒…… 我错了,求你们饶了我!”
夜里,宝玉住在王成的家,王小三睡在他旁边,手里紧紧攥着安神香包。三更时分,宝玉梦见王成 —— 他穿着那件打补丁的旧棉袄,脸色平和,不像白天那么悲伤,对宝玉道:“宝二爷,多谢您为我伸冤,我终于能安心了。小三还小,以后请您多照看他;庄里的庄户们都是好人,别让他们受委屈。” 说完,王成的身影渐渐消失,宝玉手里的护心符微微发热,像是在告别。
宝玉醒来,发现眼角有泪。他知道,王成的魂灵己经安心离去,不会再滞留了。
次日清晨,宝玉准备回府。庄户们都来送行,有的送来了新收的莲子,有的送来了处暑鸭,还有的送来了自家缝的布鞋。王小三跪在地上,给宝玉磕了三个头:“宝二爷,多谢您为我爹伸冤,以后我定会像我爹一样,忠厚老实,好好管东庄,不辜负您的帮助。”
宝玉扶起王小三,道:“小三,你放心,贾府会照看你,东庄以后就交给你管,有什么困难,就派人去荣国府说。”
踏上回府的路,宝玉看着东庄渐渐远去,心里满是欣慰。他想起王成的身影,想起庄户们的笑脸,知道自己做了件对的事 —— 为忠仆伸冤,守护庄户,这就是易经系统说的 “惩恶扬善”。
回到贾府,贾母和众人早己在荣庆堂等候,听了宝玉的汇报,都露出了笑容。贾母道:“宝玉,你们做得好!为王成伸了冤,还了东庄一个公道,没辜负王成的忠心。以后,你们要继续这样,多帮助忠仆,多做善事,咱们贾府才能长盛不衰。”
宝玉笑着道:“多谢老太太夸奖,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。刘三己经被送官,定会受到惩罚;小三以后管东庄,我会时常去看看,帮他解决困难;王成的魂灵也安心了,昨夜还托梦谢我。”
黛玉道:“我己经让人把王成的事迹整理好,告诉府里的仆人,让大家都学王成的忠厚;宝钗姐姐也准备了些银子,送给小三,帮他改善生活。”
宝钗道:“我己经联系了京郊的官差,让他们好好审理刘三的案子,别让他逃脱惩罚;探春妹妹也在整理东庄的账册,以后会定期派人去查账,防止再有人贪污。”
众人说说笑笑,荣庆堂里满是温馨的氛围。宝玉知道,第十五部的故事还在继续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,但他有信心,有身边人的支持,有易经系统和贾道长的相助,定能化解所有危机,守护好贾府的忠仆和百姓,让善缘的种子在处暑的秋风里生根发芽,开出最美的花。
几日后,官府传来消息,刘三因故意杀人、贪污,被判处死刑;王小三正式接管东庄,庄户们都很支持他,东庄的收成也越来越好;贾母还派人给王成立了块碑,上面写着 “忠仆王成之墓”,让庄户们每年都去祭拜。宝玉看着东庄送来的新莲子,心里满是欣慰 —— 这不仅是正义的胜利,更是善缘的回报,是惩恶扬善的成果。他知道,只要坚持初心,善待他人,帮助有需要的人,就没有化解不了的危机,没有守护不了的美好。处暑的秋风虽凉,却挡不住正义的温暖,就像王成的忠魂,虽逝犹存,永远留在东庄的土地上,守护着庄户们的平安喜乐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RT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