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大校园的梧桐大道上,金黄的落叶还未铺满,江楠星载誉归来的消息己如同秋风卷起的火种,点燃了整个校园。
校门口拉起了鲜红的横幅:“热烈祝贺我校江楠星同学勇夺全国射箭锦标赛冠军!”
校报头版是她站在最高领奖台上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巨幅照片,配以醒目标题:《箭破风雨!清大学子江楠星科学思维铸就全国冠军!》。
校领导亲自接见表彰,闪光灯下,她胸前的金牌熠熠生辉。
走在校园里,迎接她的是前所未有的热情。
认识的、不认识的同学纷纷投来敬佩和羡慕的目光。
“江学姐!太牛了!全国冠军啊!”
“电视上都看到了!风雨中断弦还能夺冠,神了!”
“给我们清大长脸了!”
连曾经有意无意孤立过她的林薇,也挤在人群里,脸上堆着略显僵硬的笑容,说着言不由衷的祝贺:“楠星,恭喜你啊!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。”
周晓梅和李红英更是兴奋地围着她,叽叽喳喳问个不停。
这巨大的荣光如同温暖的潮水,包裹着她连日征战的疲惫。然而,当她背着书包,踏进物理系那座庄严肃穆的主楼时,温暖瞬间褪去,一股无形的寒意悄然袭来。
走廊里依旧安静,只有脚步声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回响。
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粉笔灰的味道。
那些投向她的目光,不再是单纯的敬佩,而是混杂了更复杂的意味——惊叹于她的赛场奇迹,却又带着一丝对“运动员”身份的疏离和审视。
仿佛那枚金牌的光芒,无法照亮这座知识殿堂深处的某些角落。
她怀揣着修改后的课题方案,再次站在了钱振华教授办公室的门外。
方案己被她反复打磨,剔除了最初略显宏大的“材料微结构”模拟构想,聚焦到最核心、最可行的切入点:利用经典连续介质力学(弹性力学)基本方程,结合有限差分法,对单一材料(如低碳钢)在特定简单载荷(如轴向拉伸)下的宏观应力分布进行初步数值模拟。
目标极其明确:只为验证最简化模型的有效性,不追求复杂材料或工况。
她甚至列出了详细的公式推导步骤和所需的最小计算量(仅需模拟几个关键点的应力值变化)。
敲门,进入。
钱教授依旧坐在那张堆满文献的巨大实木办公桌后,烟雾缭绕中,他抬起眼皮,目光扫过江楠星,在她胸前的金牌上停留了半秒,没有任何温度,又落回手中的文献上。
“钱教授,打扰了。这是我修改后的课题申请报告,针对单一材料在简单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模拟……”
江楠星恭敬地递上报告。
钱教授这次接了过来,但只是随手翻了翻前面几页,眉头便习惯性地拧紧。
他摘下老花镜,捏了捏鼻梁,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和不耐烦,像是在驱赶一只不识趣的苍蝇:
“怎么又是这个?江楠星同学,全国冠军的荣誉来之不易,精力应该放在为国争光的训练上,或者……”
他顿了顿,语气陡然加重,带着一种刻意的强调,“好好学学你的经典力学基础!把麦克斯韦方程组搞明白,把拉格朗日力学吃透,比什么都强!”
他将报告随意地丢回桌角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,目光锐利如刀:
“数值模拟?有限差分?听起来很高大上嘛。你以为在计算机上敲几个方程,画几条曲线,就是科研了?材料力学,是建立在无数实验数据和严谨理论推导上的!是金相显微镜下的晶格,是拉伸机上的断裂声!不是你这种坐在屋子里、对着破机器搞的‘空中楼阁’!”
他的话语充满了对计算模拟这一方向的根深蒂固的蔑视,作者“木mu木mu”推荐阅读《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!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“不要总想些不切实际的花样!脚踏实地,把根基打牢!这才是物理学的正途!拿着你的冠军,安心去训练吧,别在这里浪费你和我的时间!”
冰冷的否定,比上一次更加彻底、更加不留情面。
他甚至没有细看报告的核心内容,就将她的努力和构想,连同她的“运动员”身份一起,彻底钉死在了“不务正业”、“异想天开”的耻辱柱上。
那扇通往科研梦想的门,被钱教授用学术权威的冰冷铁壁,彻底焊死。
设备申请毫无悬念地再次被驳回,理由依旧是“方向不成熟”、“资源优先保障重点”。
巨大的挫败感如同冰水浇头。
江楠星没有放弃。
她开始尝试绕过物理系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山,寻求其他可能的出路。
她利用课余时间,拿着那份修改精简后的方案,小心翼翼地敲开了力学系、工程力学系几位年轻讲师的办公室门。
“江同学,你的想法……很有意思,很有创新性。”
一位戴着眼镜、看起来比较温和的力学系讲师翻看着报告,眼中流露出真诚的兴趣,“利用有限差分做初步应力模拟,验证基本理论,这个切入点很聪明,也符合你的基础。”
然而,他很快面露难色,压低了声音:“但是……你也知道,计算资源太紧张了。DJS-130的机时都排到几个月后了,而且……钱老在系里……”
他没有说完,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,意思不言而喻——
钱振华教授的威望和态度,是横亘在资源申请前不可逾越的大山。
另一位工程系的年轻副教授则更首接:“想法不错,但可行性……说实话,很难。没有钱教授点头,系里不可能批给你机时和材料。而且,跨系合作……程序很麻烦。要不,你再沉淀沉淀?或者……找找其他方向?”
话语委婉,但拒绝之意明确。
希望的火苗在现实的寒风中摇曳,最终熄灭。
学术圈无形的壁垒,远比赛场上的狂风暴雨更难撼动。
资源的匮乏、资历的浅薄、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学术权威的阴影,将她牢牢困在冰冷的孤岛。
于是,在喧嚣的赞誉和冰冷的学术壁垒之间,江楠星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。
图书馆最僻静的角落,成了她新的“实验室”。
摊开厚重的《弹性力学》、《计算数学基础》、《有限差分法导论》,在演算纸上进行着更加深入、更加艰难的理论推导,尝试构建更稳健的简化模型。
熄灯后的宿舍走廊,昏黄的长明灯下,她裹着外套,蜷坐在冰冷的水磨石台阶上。
借着微弱的光线,笔尖在稿纸上沙沙作响,推导着二维应力场的差分格式,计算着网格划分的步长,设计着最基础的输入输出接口逻辑。
她的“小本本”上,除了训练数据和身体日志,又增添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推导和模型架构图。
然而,这一切都如同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,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撑和计算机的验证,显得苍白而脆弱。
空中楼阁,摇摇欲坠。
深夜,她疲惫地合上写满公式的笔记本,指尖无意识地抚摸着书页旁那枚冰冷的金牌。
赛场上的风雨可以计算,可以征服,而人心里的成见,学术圈无形的壁垒,却如同无解的方程,横亘在前路。
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和孤独感,在寂静的深夜里无声蔓延。
就在这时,宿舍管理员轻轻敲响了307的门,递进来一个厚厚的、沾着些许尘土的牛皮纸信封。
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地址,只有一个熟悉的部队信箱编号,邮戳地点是西北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。
信封带着风沙的气息,沉甸甸的,仿佛承载着遥远边疆的寒霜与星光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TM8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