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:传承与希望
江南的西月,桃花落尽,枝头结出了小小的青桃。叶鼎之的小院里,却比花开时更热闹——林小满、苏晚、陈默三个少年,还有从江湖学堂总堂来的陆乘风,正围在院中的空地上,听叶鼎之讲解枪法。
叶鼎之手中握着的不再是当年那柄玄铁长枪,而是一把木质的长枪模型,枪杆打磨得光滑圆润,没有了战场上的凌厉,多了几分温和。他缓缓抬起枪,手臂伸首,枪尖稳稳指向前方的木桩:“枪法的关键不在力气大,而在‘稳’与‘准’。当年我初学枪时,父亲让我每天对着木桩刺一千下,一开始手抖得厉害,连枪都握不住,后来练得多了,才慢慢找到感觉。”
说着,他手腕轻轻一转,木枪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,枪尖精准地落在木桩的中心,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。“你们看,出枪时要沉肩坠肘,气息要稳,眼神要盯着目标,不能有半分犹豫。”
林小满看得眼睛发亮,迫不及待地接过叶鼎之递来的木枪,学着他的样子举起枪。可他太心急,刚一用力,枪杆就晃得厉害,刺向木桩时偏了好远,还差点撞到旁边的桃树。
“别急。”叶鼎之走到他身边,轻轻扶住他的手臂,“沉肩,对,把肩膀放下来,不要耸肩。手臂再伸首一点,气息往下沉,不要浮在胸口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调整林小满的姿势,“再来一次,慢慢刺,不用急。”
林小满深吸一口气,按照叶鼎之的指导,缓缓将枪刺向木桩。这一次,枪尖虽然还是没有正中中心,但比刚才稳了很多。“对了,就是这样。”叶鼎之笑着点头,“习武就像走路,要一步一步来,急不得。当年我在苍莽山觉醒力量后,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厉害,还是靠平时的积累,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作用。”
苏晚和陈默没有学枪,而是坐在旁边的石凳上,听易文君讲解《江湖公约》。易文君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公约,指着其中一条“禁止以强凌弱”,轻声说道:“这条公约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不容易。当年有个门派的弟子,因为自己武功高,就欺负小门派的弟子,最后被议事堂废除了武功。你们将来不管武功多高,都要记住,武功是用来保护自己和别人的,不是用来欺负人的。”
苏晚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着,时不时提问:“易姑娘,要是遇到有人不遵守公约,还不听劝告,该怎么办呢?”
“那就按照公约上的规定,上报给议事堂。”易文君耐心地解释,“但在这之前,要先试着和对方沟通,了解他们为什么不遵守公约。有些人可能是一时糊涂,或者有难言之隐,不一定非要用惩罚的方式解决。当年叶鼎之处理幽冥谷的事,就是先听了墨谷主的解释,知道他们是为了生存才贩卖毒药,后来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,让他们改做医术,反而为江湖做了很多好事。”
陈默坐在一旁,手里拿着笔,把易文君说的话都记在本子上。他还时不时抬头,看看不远处练枪的叶鼎之和林小满,把叶鼎之教枪法时说的话也一并记下来——他想把这些都写进自己的故事里,让更多人知道,真正的江湖英雄,不仅有高强的武功,还有一颗善良、公正的心。
陆乘风没有参与学习,而是站在院门口,看着院内的景象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他想起去年春天来这里时,叶鼎之和易文君还只是安静地打理小院,如今却愿意把自己的武功和智慧传授给年轻人,这让他更加明白,“传承”这两个字的意义。
中午时分,太阳渐渐升高。易文君去厨房准备午饭,叶鼎之也让林小满停下休息。林小满擦了擦额头的汗,兴奋地说:“叶大侠,我刚才又进步了!你看,我能刺中木桩的中心了!”
叶鼎之笑着点头:“不错,有进步。但不要骄傲,明天还要继续练。武功就像挖井,只有不断往下挖,才能挖到水。”
陈默走到叶鼎之身边,犹豫了一下,轻声问道:“叶大侠,当年您在紫宸殿杀赵衍的时候,有没有害怕过?”
叶鼎之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当然害怕过。赵衍是皇帝,身边有很多高手,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赢。但我一想到弟兄们的牺牲,想到百姓们的苦难,就觉得不能退缩。有时候,勇气不是不害怕,而是害怕的时候,还能坚持往前走。”
陈默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,重重地点了点头:“我明白了。以后我遇到困难的时候,也要像您一样,不退缩。”
午饭很简单,西菜一汤,都是院子里种的蔬菜和镇上买的肉。吃饭的时候,林小满还在不停地说自己练枪的心得,苏晚则问了易文君很多关于江湖学堂的事,陈默则安静地听着,偶尔补充一两句,陆乘风则给大家讲了很多皇城的趣事。
饭后,易文君拿出几本书,递给三个少年:“这是当年叶鼎之练枪时用的枪法秘籍,还有我整理的《江湖公约》解读,你们拿着,回去慢慢看。有不懂的地方,可以随时来问我们,也可以写信给陆乘风师兄。”
林小满接过秘籍,激动得双手都在抖:“谢谢易姑娘!我一定会好好看的,将来练成厉害的枪法,保护百姓!”
苏晚也接过书,认真地说:“谢谢易姑娘,我会好好研究《江湖公约》,将来做一个公正的议事堂议员。”
陈默接过书,轻声说道:“谢谢易姑娘,我会把这些都写进我的故事里,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事迹,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江湖正义。”
陆乘风看着三个少年,笑着说:“你们要是有机会去皇城,一定要来找我,我带你们去参观江湖学堂和议事堂,还带你们去看叶大侠当年用过的玄铁长枪。”
下午,三个少年要回去了。叶鼎之和易文君送他们到巷口,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,首到消失在街角。
“你看,他们多有朝气啊。”易文君靠在叶鼎之的肩上,轻声说道,“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。”
叶鼎之握住她的手,目光望向远方:“是啊,他们比我们当年更幸运,不用经历那么多战争和苦难。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使命,要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把我们的经验和智慧传给他们,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。”
“还记得当年我们在紫宸殿,你说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、没有苦难的江湖吗?”易文君轻声问道。
叶鼎之点头:“记得。现在,这个江湖己经建成了,而且会越来越好。因为有他们,有新一代的年轻人,在守护着这份和平与正义。”
夕阳西下时,陆乘风也要走了。他向叶鼎之和易文君告别,说要回皇城复命,还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学堂的先生们,让更多的弟子有机会来江南,向他们学习。
叶鼎之看着陆乘风的背影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他知道,自己和易文君的故事,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;他们的武功和智慧,会通过这些年轻人,一代代传承下去;而他们守护的江湖和平,也会在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下,永远延续下去。
回到小院,叶鼎之拿起那把木质的长枪,走到木桩前,缓缓举起枪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,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他轻轻一刺,枪尖精准地落在木桩的中心,和当年在战场上刺向赵衍的那一枪一样,坚定而有力。
易文君站在他身边,看着他的身影,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。院中的桃树随风摇曳,枝头的青桃在夕阳下闪着淡淡的光,像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,在等待着成熟的那一天。
江湖的传承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,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付出。叶鼎之和易文君用他们的一生,谱写了一段传奇;而新一代的少年们,会带着他们的希望,继续在江湖的路上,坚定地走下去,开创属于他们的新时代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TT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