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老边境的热带雨林里,跨境光缆像一条隐形的绸带,穿梭在藤蔓与溪流之间,连接着两国的通信网络。
但这个雨季的清晨,通信监测中心的屏幕突然出现异常波动——光缆传输的数据流中夹杂着陌生的加密信号,显然有人在光缆沿线植入了窃听芯片,正悄无声息地窃取过境数据。
“必须找到窃听点!”边境通信站站长岩峰盯着信号图谱,眉头紧锁。光缆埋设在茂密的雨林深处,总长超过50公里,要在茫茫林海中找到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窃听芯片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更棘手的是,窃听装置带有反侦察功能,常规的信号探测仪一靠近就会自动休眠,监测车在泥泞的雨林小道上根本无法通行。
侦察队员们背着设备在雨林中穿行,湿热的空气让仪器频频失灵,藤蔓和荆棘划破了迷彩服,却连窃听信号的源头都没找到。
岩峰通过对讲机嘶吼:“芯片每小时都会上传一次数据,再找不到,下一批跨境贸易数据就要被截获了!”雨林深处的虫鸣格外刺耳,像在嘲笑他们的徒劳。
就在这时,山路上传来竹篓滚动的声音。赵卫华背着满篓的菠萝饭走来,饭香混着菠萝的甜酸气息驱散了些许焦灼。
他是边境村寨的傣家汉子,做的菠萝饭在两国边民中很有名气。
看到侦察队的窘境,突然指着竹篓里金黄的菠萝饭说:“用这玩意儿设陷阱!菠萝蜜汁能干扰信号,让窃听器只偷假数据!”
众人疑惑地看着他,赵卫华却拿起一个挖空的菠萝壳解释:“咱这菠萝饭用的是本地香水菠萝,汁液里含天然果酸,能微弱干扰电子信号。把伪信号源藏进菠萝壳,再混在光缆旁,窃听芯片会优先抓取这些‘香甜数据’,真信息咱走备用线路!”
他又晃了晃菠萝壳,“这壳密封性好,雨水进不去,还能骗过探测器!”
岩峰半信半疑,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赵卫华立刻回村寨带来二十个新鲜菠萝,掏空果肉做成“信号容器”,把预先录制的伪数据存储器藏在里面,再填满香甜的糯米和菠萝丁:“窃听器爱偷数据?就让它偷菠萝蜜!”
他指挥队员把菠萝饭沿着光缆每隔三公里埋一个,“记得留个小开口,让信号能传出去!”
奇妙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当窃听芯片再次启动传输时,监测屏幕上的陌生信号突然变得杂乱无章,数据流里夹杂着大量重复的“噪声”。
岩峰分析后激动地大喊:“窃听器被误导了!它在抓取菠萝饭里的伪信号!”原来菠萝的天然果酸改变了局部电磁环境,让窃听芯片误以为找到了“数据密集区”,疯狂抓取那些毫无价值的伪信息。
赵卫华又想出个主意:“用芒果做真信号通道!”他带着队员在远离光缆主线路的芒果树下布设备用光纤,“芒果树的汁液能屏蔽电磁干扰,窃听器只会盯着光缆主干,想不到咱在果林里开了‘秘密通道’!”
他边说边往光纤接头处塞了片芒果叶,“这叶子防水,还能防虫子咬线路!”
侦察队员们趁机顺着伪信号的传输方向追踪,很快在一棵大榕树下发现了异常——光缆表皮有细微的切割痕迹,一枚伪装成树皮颜色的窃听芯片正牢牢粘在上面,数据接口还在“贪婪”地接收着来自菠萝饭的伪信号。
“找到了!”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拆除芯片,发现存储器里果然存满了乱码,像被菠萝蜜汁泡过的数据流。
当最后一枚窃听芯片被清除,真正的跨境数据通过芒果林里的备用线路安全传输。
赵卫华打开竹篓,把剩下的菠萝饭分给大家:“来,尝尝这‘反窃听专用饭’,甜的!”队员们坐在雨林里,咬着香甜的糯米和菠萝丁,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,驱散了一身疲惫。
岩峰举着菠萝壳赞叹:“赵师傅,您这菠萝饭比反间谍设备还厉害!这叫‘舌尖上的信息战’啊!”
赵卫华哈哈大笑,往大家碗里加了块芒果:“在咱边境,菠萝芒果不光能当饭吃,还能当‘信号卫士’,让那些坏东西偷不着真家伙!”
夕阳透过雨林的缝隙洒下光斑,跨境光缆在暮色中静静流淌着数据。赵卫华收拾着竹篓,把用过的菠萝壳埋在光缆旁:“这壳能当肥料,让光缆边的树长得更茂盛,保护线路!”
侦察队员们在清理记录上写下:“菠萝饭信号陷阱,利用天然果酸干扰+伪数据诱导,成功反制窃听装置。”
后来,中老边境的通信维护手册里多了一项“热带水果反窃听法”,配图是赵卫华在菠萝壳里装设备的照片。
每当有新队员来轮岗,老兵都会讲起这个故事:“在这片雨林里,最厉害的反间谍武器不是仪器,是带着菠萝香的智慧!”
而赵卫华的菠萝饭,也成了边境通信站的“战备物资”,大家都说:“吃了赵师傅的菠萝饭,数据传输都带着甜丝丝的安全感。”
用户84123374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UB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