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津冀暴雨过后的第十天,应急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如积水。
复盘会上,各部门代表围着灾情地图争论不休:“排水系统预警滞后三分钟!”“山区泄洪通知没传到位!”“城市内涝点排查有遗漏!”
争执声越来越大,烟灰缸里堆满烟蒂,白板上的分析图表被画得乱七八糟,可问题根源始终没理清楚,连总指挥都忍不住揉起了太阳穴。
“都别吵了!”一首坐在角落的赵卫华突然开口,手里拎着个油纸包。
他是街道应急队的志愿者,暴雨中用土法救出了二十多个人,今天被请来做基层经验分享。
大家都愣住了,看着他解开油纸包,露出里面热气腾腾的糖火烧——金黄的外皮烤得酥脆,掰开后能看见红糖层像岩层一样清晰分层,糖汁顺着裂缝微微渗出。
“尝尝?刚从胡同口买的。”赵卫华把糖火烧分给众人,自己拿起一个咬了一大口,“这玩意儿跟咱复盘的洪水一样,学问大着呢。”
有人皱眉:“老赵,这都啥时候了还吃?我们在讨论正事!”赵卫华却指着糖火烧的断层:“你们看这红糖层,是不是像暴雨冲刷出的裂缝?
外层没破时看不出来,水一泡就从最薄弱的地方漏糖。”
这话让总指挥眼睛一亮:“你继续说!”赵卫华掰着糖火烧解释:“咱这糖火烧,面是基础,红糖是隐患点。
和好的面团看似紧实,其实红糖颗粒之间有空隙,烤的时候受热不均就会形成细缝——就像城市地下管网,平时看着没问题,暴雨一来,接口松动、管道老化的地方就成了内涝点。”
他把咬过的糖火烧对着灯光照:“你们看这漏糖的地方,是不是跟地图上的积水点位置很像?都是从最薄弱的断层开始扩散。
咱争论预警差几秒、通知晚几分,不如看看这‘糖火烧’的结构问题——面没发好是基础不牢,红糖没拌匀是隐患分散,烤得太急是工程赶工,这些才是根儿上的毛病!”
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,有人拿着糖火烧仔细观察,有人低头对照灾情记录。
排水部门的老张突然一拍大腿:“对啊!我们管网就像这糖火烧的面皮,年久失修的管道段就像红糖断层,平时水流小没感觉,暴雨一来压力增大,肯定从这些地方溃堤!”
赵卫华又拿起一个完整的糖火烧:“再看这没掰开的,表面光溜,谁能想到里面红糖分布不均?就像山区的地质隐患,表面看着是完整的山体,底下早就被雨水泡松了,这就是‘看不见的裂缝’。咱排查隐患不能只看表面,得像掰糖火烧一样,一层层分析结构。”
他让大家把糖火烧掰成几瓣,指着断面的红糖纹路画在白板上:“你们看这红糖形成的‘水流曲线’,哪里堆积厚,哪里裂缝宽,跟我们统计的降雨量分布图几乎重合!暴雨就像渗透的糖汁,总是往阻力最小的地方走,这就是为什么老城区胡同比新小区积水严重——就像糖火烧边缘的薄面皮,更容易被泡透。”
原本激烈的争论变成了热烈的讨论。
作者“用户84123374”推荐阅读《中国超人赤胆忠心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大家围着糖火烧比划:“这个漏糖点对应地铁五号线的进水口!”“这处红糖堆积区像山区的汇水盆地!”“面皮厚度差异不就是管网管径不一的问题吗?”赵卫华笑着补充:“解决内涝就得像做糖火烧——面要和匀(基础工程要扎实),红糖要铺匀(隐患排查要全面),火候要适中(工程进度要合理),这样才能经得住‘雨水浸泡’。”
总指挥让秘书拿来灾情地图,在上面画出类似糖火烧断层的曲线:“这就是‘糖火烧曲线’!把积水点、降雨量、管网老化程度标在对应的‘断层’上,隐患点一目了然!”
技术人员立刻按这个思路调整分析模型,果然,原本杂乱的数据分析图变得清晰起来,各部门的分歧点也找到了交汇的“断层线”。
“老赵这招绝了!”环保部门的代表举着糖火烧赞叹,“比看那些复杂的计算公式首观多了!这红糖断层就是天然的隐患示意图!”赵卫华啃着糖火烧说:“老祖宗传下来的吃食都藏着道理。
过去胡同里老人看糖火烧的裂缝能预测天气,说‘糖漏得凶,雨下得猛’,其实就是观察结构弱点的学问。”
复盘会的后半程变得高效起来。大家以“糖火烧结构”为模型,梳理出三层问题:“面皮层”对应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建设,“红糖层”代表分散的隐患点,“裂缝走向”就是暴雨的水流路径。
原本需要三天的复盘会,用一下午就理清了关键问题,还制定出“补面、匀糖、防裂”的整改方案——分别对应管网维修、隐患排查和应急预警。
散会时,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半块糖火烧。
总指挥把糖火烧的断层照片发在工作群里:“这就是我们的‘隐患警示图’,以后每次开会都得摆上糖火烧,提醒大家别忘了基础结构的重要性!”技术人员则开始研发基于“糖火烧曲线”的内涝预测模型,用红糖分布模拟隐患点密度。
赵卫华离开时,总指挥特意塞给他两盒包装精美的糖火烧:“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,就说这是‘防汛教具’。”
赵卫华笑着摆手:“不用不用,下次复盘我再带新出炉的来。这玩意儿热乎着才好吃,就像咱解决问题,得趁热打铁才管用。”
后来,应急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真的多了个特殊的“教具”——玻璃罐里装着不同状态的糖火烧,有完整的、有裂缝的、有完全漏糖的,旁边标注着“完好管网”“隐患管网”“溃堤管网”。
新来的年轻干部培训时,第一课就是观察糖火烧的结构,老员工们会告诉他们:“解决复杂问题,有时不用盯着精密仪器,看看手里的糖火烧就行,生活早就把答案藏在烟火气里了。”
秋雨过后,赵卫华路过胡同口的烧饼铺,看见老板在新出炉的糖火烧上印了个小水滴图案。老板笑着说:“应急队的人说咱这糖火烧成了‘防汛明星’,我得做个记号。”
赵卫华买了两个刚出炉的糖火烧,掰开后看着均匀分布的红糖层,突然觉得这平凡的吃食里,藏着最实在的处世智慧——复杂的问题往往能靠简单的道理化解,就像这糖火烧,用最朴素的结构,给了城市防汛最生动的启示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UB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