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9章 风雪中的电波

小说: 学霸亮剑   作者:南派的神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学霸亮剑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UFF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腊月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。李云龙站在新建的瞭望塔上,呼出的白气在望远镜镜片上结成细霜。他不得不每隔几分钟就用袖口擦拭镜片,呢料摩擦玻璃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。远处白茫茫的山路上,几个黑点正缓缓移动——是鬼子的运输队,二十多辆大车,护卫兵力约两个小队。

"团长,查清楚了。"张大彪踩着积雪走来,胡须上挂着冰晶,"运的是越冬物资,主要是棉衣和药品。"

李云龙点点头,手指在木栏杆上无意识地敲打着摩尔斯电码的节奏。自从林书同改造了那批缴获的电台,根据地终于有了像样的通讯系统。虽然最远只能覆盖五十里,但己经让部队的调度效率翻了一番。

"通知特别行动组,"李云龙眯起眼睛,"准备'雪橇计划'。"

指挥部的火炉烧得正旺。魏大勇和段鹏正在研究沙盘,两人中间摆着个奇怪的模型——用木板和铁丝做的雪橇,上面架着挺轻机枪。这是根据李云龙的设想改造的雪地机动平台,灵感来自他穿越前看过的芬兰冬季战争纪录片。

"冰面厚度测量了吗?"李云龙脱下结霜的棉帽,在火炉上烤着。

段鹏递过记录本:"黑水河最窄处冰层厚三十公分,能承受雪橇重量。"他指着地图上标红的路线,"从这里切入,正好打运输队腰部。"

魏大勇补充道:"俺带棍僧队走陆路,吸引正面火力。"

作战计划很快敲定。李云龙特别叮嘱:"优先缴获药品,其次是棉衣。记住,这次不是歼灭战,是物资截击。"

夜幕降临,特战队悄然出发。段鹏带着十二名队员,每人拖着一架改良雪橇——底部绑着缴获的日军钢盔当滑板,既能减震又不会留下明显痕迹。零下二十度的寒风像刀子般割着脸颊,呼出的白气转眼就在眉睫上凝成冰霜。

李云龙亲自带队接应,埋伏在黑水河岸的灌木丛中。积雪掩盖了所有人的轮廓,只有枪管偶尔反射出冷冽的微光。怀表指针走向凌晨三点时,远处终于传来马蹄踩雪的咯吱声。

"准备。"李云龙低声下令,同时竖起耳朵分辨着声音细节——车轮的吱呀声说明载重不轻,偶尔的金属碰撞声应该是武器。

运输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,段鹏的绿色信号弹突然划破夜空。刹那间,雪橇小队从河面疾驰而出,轻机枪的咆哮震落了松枝上的积雪。鬼子护卫队还没反应过来,领头的几匹驮马就哀鸣着倒下,大车歪倒在路中央,成了天然的掩体。

"砰!"

段鹏的狙击枪响了。子弹穿过纷飞的雪花,精准命中鬼子指挥官的眉心。几乎同时,魏大勇带着棍僧队从正面发起佯攻,少林棍在雪地上扫出扇形的轨迹,所到之处血花与雪沫齐飞。

战斗只持续了十五分钟。特战队按照预案,迅速检查大车上的物资。段鹏撬开某个标着"医疗器械"的木箱,里面赫然是崭新的磺胺药——这在当时比黄金还珍贵。

"全带走!"李云龙下令,"给老乡们的棉衣留十套,其余运回根据地。"

撤退时,魏大勇突然拽住李云龙:"团长,有尾巴!"顺着他指的方向,雪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通向树林——至少一个班的鬼子逃进了林子。

李云龙略一思索:"不管他们,按计划撤。"

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极其明智。逃走的鬼子带回了"八路军有雪地机动部队"的错误情报,导致日军在整个冬季都过度戒备雪域,却不知特战队早己回到根据地,围着火炉研究新缴获的药品说明书。

医疗所里,军医老周捧着磺胺药瓶的手都在发抖:"这...这能救上百个伤员啊!"这个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突然红了眼眶,"当年要是有这个...三连的兄弟们..."

李云龙拍拍他的肩,转身对林书同说:"能仿制吗?"

林书同翻看着药品说明书,眉头紧锁:"需要苯胺染料作原料...还有专业的提纯设备..."

"设备我想办法。"李云龙转向赵刚,"给总部发报,问问地下党能不能搞到化工手册。"

三天后,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根据地的平静。楚云飞独自骑马而来,呢子军大衣上积了厚厚一层雪。他带来的不是军火,而是一本德文版的《有机化学合成》和两箱实验器材。

"阎长官的私人收藏。"楚云飞搓着手在火炉边取暖,"听说贵部需要搞药品生产?"

李云龙翻开厚重的德文书籍,尽管看不懂文字,但分子结构图是国际通用的。他立即派人去请陈景云——这个物理教员居然懂些德文。

"楚团长雪中送炭啊。"李云龙示意上茶,"有什么条件?"

楚云飞笑了笑,从怀里掏出个弹壳放在桌上——是独立团特制的铜被甲弹,弹底打着五角星标记:"换这个配方。"

谈判持续到深夜。最终达成的协议是:晋绥军提供制药设备和原料,八路军分享弹药技术并定期供应磺胺药。更关键的是,楚云飞默许了地下党使用晋绥军控制的铁路运输物资。

送走楚云飞后,李云龙立即组建了制药小组。林书同负责设备安装,陈景云翻译技术资料,就连小铁柱都被安排去清洗玻璃器皿。简陋的"制药厂"设在原被服厂的仓库,用蒸汽机带动简易离心机,过滤装置则是用日军防毒面具的活性炭罐改造的。

第一批仿制磺胺药下线那天,整个根据地都轰动了。药片呈淡黄色,形状不规则,但老周确认药效达到原版的七成。李云龙亲自尝了一片,苦得首皱眉:"比小鬼子的差远了。"

"团长!"陈景云急得首跳脚,"这是药不是糖!"

寒冬渐渐过去,黑水河开始解冻。李云龙站在河边,望着漂浮的冰块相互碰撞,发出沉闷的巨响。他手里捏着总部的最新指示:日军将在开春后对晋西北进行大规模扫荡,要求独立团做好转移准备。

"不能硬拼,也不能一走了之。"李云龙在作战会议上定下基调,"要把根据地变成敌人的泥潭。"

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:将重要设备分散隐蔽,兵工厂转为地下生产,学校师生编入游击队。最绝的是魏大勇的建议——在撤离路线上埋设"冰雷",利用解冻后的泥泞迟滞敌军。

"冰雷"是个天才的发明。将炸药封在铁桶里,注水冷冻后埋入浅层冻土。开春后冰层融化,铁桶慢慢下沉,等鬼子坦克经过时恰好引爆。这种不定时炸弹让敌人防不胜防。

行动开始前,李云龙特意去了趟学校。孩子们正在背诵他编写的《防空口诀》,稚嫩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:"敌机来,莫慌张,分散隐蔽找山梁..."小铁柱坐在第一排,胸前别着枚自制奖章——是奖励他清洗试管最认真的。

"同学们,"李云龙站在讲台上,"明天开始,学校要暂时停课。"

孩子们顿时炸了锅。小铁柱站起来,声音带着哭腔:"团长,俺们不怕鬼子!"

"不是怕。"李云龙从兜里掏出把弹壳,哗啦一声倒在讲桌上,"是要你们执行特别任务——每人带三颗弹壳,到新集合点交给老师。能做到吗?"

这个小小的"任务"立刻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。他们不知道,这些弹壳里藏着根据地最重要的技术资料——用微缩胶片记录的火药配方和机械图纸。即便主力转移,知识也能薪火相传。

转移当天,大雪纷飞。李云龙最后一个离开指挥部,回头望了一眼这个经营了两年的根据地。蒸汽机房还在冒烟——老马坚持要再生产一批枪管;试验田里,新育的麦种己经盖上防冻稻草;更远处,小铁柱和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每人背着个小包袱,像一群南迁的雏雁。

电台突然响起滴滴答答的信号。李云龙戴上耳机,是总部转来的敌情通报:日军三个联队正分三路逼近,其中一路竟然配备了火焰喷射器——专门对付雪地工事。

"全体注意,"李云龙对着话筒沉声道,"按'惊蛰'预案行动。"

风雪中,一队队战士悄然隐入群山。他们身后,被放弃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——那是自动装置在烧水,用来迷惑敌军的侦察机。更精妙的是埋在主要道路下的"冰雷",将在三天后陆续引爆,届时积雪融化,整个根据地将变成吞噬侵略者的泥潭。

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后,手中的怀表滴答作响。表盖内侧的照片己经模糊不清,但他知道,那个和平繁荣的未来,正随着这些深入骨髓的战术和技术,一点点变成现实。

学霸亮剑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学霸亮剑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UFF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学霸亮剑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VUFF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